所謂人生,到底是什麼呢? 稻盛和夫用一句話就說明白了,醍醐灌頂

blank

所謂人生,到底是什麼呢? 稻盛和夫用一句話就說明白了,醍醐灌頂

blank

總有一句話能夠打動人心:

所謂人生,歸根到底,就是一瞬間、一瞬間持續的積累,如此而已。

稻盛和夫告訴人們,「每一秒鐘持續的積累,成為今天這一天;每一天持續的積累,成為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乃至人的一生。 那些讓人驚奇的偉業,實際上幾乎都是極為普通的人兢兢業業、一步一步持續積累的結果。 ”

真的是這樣,是過去的點點滴滴塑造了今天的我們,如果少了其中任何一個片段,"今天"都不能成立。

這就是人生的規律。

現代人有兩大根本性的問題,一個是人生到底是什麼,一個是快和慢的問題。

關於第一個問題,稻盛和夫已經給出了答案。 人的生命就是一段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從今年到明年,從孩子到老人,一切都是時間的演進、生命的演化。

至於第二個問題,可以說是我們焦慮、苦惱和困惑的根由之一。

小孩子盼著快點長大,大人盼著早點實現目標,老人盼著時間再慢一點...... 他們本質上都是在糾結「快」與「慢」的不同。

實際上,時間本身是不變的,所謂"時間",不過是人給自己設定的一個尺度而已,所以"快"與"慢"是人本身的主觀意識。

"不管多麼偉大的理想,都要靠一步一個腳印,孜孜不倦地、持續的努力才能實現。"

稻盛和夫認為,飯要一口一口吃,目標的實現是需要過程的,而過程不能省略:

"我想要這樣"、"我想要這種狀態"——描繪你心中夢想的目標,然後乘上噴氣式飛機,頃刻之間飛越千里,馬上到達目的地——世上沒有這樣高超的方法。

是這樣的吧,孫悟空一個跟鬥十萬八千里,但還是要一步一步走到西天才算數。

關鍵是修行在當下的每一個瞬間。

blank

曹德旺也曾談過這個道理,"人生的每一天的每一分鐘的每一件事,都是你在蓋歷史大廈的每一塊磚。 某一段磚用壞了,做了壞事,你蓋很高的時候,高處不勝寒,壓力一大,那個地方經不起推敲,大廈就這樣摧毀了。 ”

真正重要的道理都是常識,人生在世,只要尊重、遵循常識就夠了。

千萬不要想著耍花招、使巧勁、抖機靈,不要投機主義。

如果你想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那就牢記稻盛和夫的忠告:

不像豹子那樣行動迅猛,而是像牛一樣「愚直」地專注於一行一業,這樣才能磨鍊人格,提升能力。

功不唐捐。 其實古人早就給我們留下了成就美好人生的智慧,荀子就曾說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駒馬十駕,功在不捨。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稻盛和夫所推崇的愚直、愚拙之道,跟荀子所說的"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豈不是一個道理? 還是荀子簡練深刻,而稻盛和夫說得不過更通俗一些,也更容易為人所理解罷了。

人生的很多迷惑,都是因為胡思亂想太多,而實際做事太少。

將今天一天作為"生活的單位",小小的成就連綿不斷地積累、無限地持續...... 用這種踏實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blank

所以呢,我們不是、也不應該就活人生的那幾個"瞬間",而應該是活在每一個"瞬間"。

但問耕耘,莫問收穫。

這就是人生的"成法、活法、幹法"。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blank

《活法》——稻盛和夫

blank

稻盛和夫:越無能的人,越喜歡做的三件事,勸你別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