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美好的心靈必有好運!

blank

稻盛和夫:美好的心靈必有好運!

稻盛和夫有個著名的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

其中思維方式是第一位的,是思維方式決定了人生的方向和事業的成敗。 舉個例子,比如20年前的年輕人找工作,是去IBM等外企,還是去阿裡巴巴這樣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就是不同思維認知決定的不同選擇。

還有2012年的時候,如果有人給你說有個公司要做手機打車,你是不是覺得不可能——智慧手機還沒有普及呢,計程車霸主地位看起來牢不可破。

所以你去了"更靠譜"的傳統行業,結果幾年後你發現,自己錯過了做"風口上的豬"的機會。

印象比較深的是2000年時期的華為,那段時間不少老華為人都紛紛離職,有的去了李一男的港灣網路,有的去了國外,有的跳到了國企——畢竟公司看起來形勢不妙,任正非自己都是內外交攻,愁得睡不著覺。 然後呢,傻傻堅持下去的人都可以提前退休了,而離開的人大都要繼續奮鬥。

blank

因此,人的思想真的太重要了,稻盛和夫把思維方式放在第一位是真知灼見,不同的思想決定了不同的人生命運。

在《思維方式》一書中,稻盛和夫提到了自己的哲學觀:

宇宙中存在著推動一切事物向著更好方向發展的意志。 當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與宇宙的意志波長相一致時,人生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如果持有違背宇宙意志的利己之心,逆宇宙的潮流而動,就無法得到好的結果。

這與我們古人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不是一個道理,頭上三尺有神明,冥冥中自有天意。

世界發展滾滾向前,歷史證明,凡是逆潮流而動的人,都被拋棄到垃圾堆裡去了。

如果你認可這一點,那麼你就能與稻盛和夫取得共識——利他思維才是自我成就的核心。

我們要承認人的天性是自私自利,不管東方人還是西方人,芸芸眾生,每個人千辛萬苦都是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稻盛和夫說,構建現代文明的動機,是人的慾望。

企業的組織邏輯,其實就是建立在這個慾望基礎上的。 任正非說自己在私慾上與員工"同流合汙",他還說無欲則剛違背人性:無欲者很難做到所謂剛強、有力量。

blank

在華為,公司運作的機制就是員工主觀上為自己,客觀上為公司和社會。 這才是實事求是。

但任正非還提到了華為高層必須具有使命感,要有理想主義,這就跳出了人的"私慾"的層次,達到更高的維度。

因為這關係到思維方式的升級,也關係到企業未來發展的遠見和格局。

在京瓷取得成功后,稻盛和夫又創辦了日本第二電電公司(KDDI),別人覺得他是在擴張,在正確更大是成功。 而稻盛和夫下決定前捫心自問了半年時間,最終確定自己創辦新的企業是"動機至善,私心了無"。

而第二電電的成功也證明瞭稻盛和夫這套哲學思想是可行的,是經受了名利和事實的考驗,他的心法是經過結果檢驗的正確理論。

特別是老年時期的稻盛和夫通過自己的經營哲學挽救了日航的事,證明瞭稻盛和夫——只要動機是善的,行動的過程是善的,就不必追問結果,因為結果必定成功——理論的成功。

所以稻盛和夫說日航是他54年經營人生的集大成之作。

一個不懂航空業的老人,僅僅憑藉對日航公司上下人的思想改變,從而讓企業煥然一新。 這就像是給一台電腦刷新了系統一樣,如果企業經營者掌握了這套思想方法,那對企業的成功來說就太重要了。

經常看老方文章的同學都知道我一直推薦大家要學習哲學,不管是任正非還是稻盛和夫,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他們的成功方法上,而要從根本上、也就是思想哲學上真正心領神會。

思維同頻了,方法不過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僅僅依靠哲學就能夠成就巨大的事業,真的是毋庸置疑的。 任正非曾提到民國學者王國維,當年他提出「振興中華要靠哲學」,這在當時被人批評為不合時宜,但後來證明,確實是這樣的,臺灣人真是需要在思想理論上站起來才能成功。

blank

最後分享稻盛和夫書裡的一句話:

每個人都分別擁有各自非凡的可能性,而能否發揮出這種可能性,則由努力決定。 所以,不能因為自己沒有錢和頭腦不聰明而隨便放棄。 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確實擁有無限的可能性,並不懈努力。 正是因為相信這種可能性並不斷努力,人才會不斷進步。

美好的心靈必有好運,一定是這樣。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blank

我們窮極一生,究竟追尋的是什麼? 稻盛和夫給出了答案:磨鍊心性

blank

稻盛和夫《活法》讀後感 分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