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时代,揭秘Z世代消费者的社交新趋势
什么是Z世代


Z世代是美国及欧洲的流行用语,意指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他们又被称为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统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
Z世代青年的成长过程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持续加大且加重,如果要用四个词来形容他们的话,那应该是:思想开明、行动力强、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联通能力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认识全球范围内更好的品牌。而且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他们可以和智能移动端得以保持亲密的接触。
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热爱网购,与智能手机形影不离,习惯通过互联网获取訊息;
他们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良好的家庭条件使他们的消费倾向更高;
他们是活跃社交者,自我意识和个性较强;
他们偏爱直播、短视频,内容消费更加碎片化和视觉化;
行进中的Z世代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消费者,除了社交聊天,还要社交购物,约三分之一的年轻消费者青睐更丰富的社交平台,比如直播类、视频类平台、短视频和社交网络,偏碎片化的訊息。
据相关数据显示,短视频月人均播放次数和时长均为Z世代前的1.8倍,直播的月人均播放次数是2倍。
年轻消费者更容易受到分享带来的刺激和影响,从而增加购物的冲动。而购物之后,往往都会跟随进行分享,最后变成了“分享-购买-分享-再购买”的裂变模式。
社交行业已迈入成熟期,年轻人更希望能在活泼生动的线上场景中拓展关系;年轻人也更倾向于在社交平台上发表心情感悟、日常记录、才艺展示,在生产内容和消费内容的过程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海量的用户原创内容不仅包含了年轻人日常生活中的阳光幽默,也展示了年轻人多才多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面。
基于移动社交在台灣的普及,在作出奢侈品消费决策时,台灣消费者也体现出了强社交化的特点,有超过80%的台灣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会选择线上研究、线下购买的“理性”方式,远高出全球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发生在海外的消费,消费者在购买前也在境内受到线上触点极大影响。
消费社交化的Z世代


随着消费社交化趋势愈加明显,在年轻人群中,消费已然成为社交生活的副产品,而在这一趋势中,基于熟人关系的泛社交圈子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需求,追星圈、跑步圈和旅游圈等愈加细分的社交圈层,正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在所有触点当中,尽管品牌线下展览、快闪店等创意活动已经对消费者产生了吸引力,社交内容和数字媒体还是占据接近一半的注意力。
其中,微信生态圈是发现和研究环节消费者使用最多的社交平台,其次为微博和小红书,影响台灣奢侈品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核心渠道正向着高度數位化方向转变,其中社交媒体渗透率高达67%。
奢侈品品牌可以通过社交平台更好地触达目标用户,并通过发布定制化的内容,吸引并影响着年轻一代核心消费人群的购买决策。
过去一年为了适应台灣消费者年轻化、數位化的趋势,奢侈品品牌继续加大了在台灣的数字行銷投入,尤其重视通过社交媒体和平台提升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动,甚至拓展线上消费渠道。
传统渠道的影响投入持续转移,快闪店和PR线下活动成为不多的增长点。
奢侈品牌更乐于投资大型活动,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同时宣传品牌精神。快闪店的投入成本小,但是能够吸引更多客流并转化为销售。其他传统线下行銷投入减少或持平。
而新租赁经济正在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从租房租车,到租衣服租包,刻板印象中喜欢冲动消费的小年轻们,也越来越偏爱“以租代买”的轻生活。
不同于传统租赁经济,“信用租赁”通过芝麻信用“免押”模式,赋能商家,降低年轻人体验全新生活方式的门槛。
内心的平静、自主的兴趣、独立的能力,都是健全之人追求生命成色时不能缺少的。太沉迷于物质世界,容易丧失对自我精神的砥砺。
社交只是生命的一种过程与工具,而生命不能成为社交的奴隶,不能躺在风尚的洪流里,躺在理性的缺席里,躺在各种社交网络,表演和被赞的死循环里。
只要是有关软件开发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关注「BeTo科技」公众号,获取最新最优的解决方案与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