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盤子:關於解決問題的一切

blank

三個盤子:關於解決問題的一切

全文共11146字,帶你深度解析關於解決問題的一切。

.

一直以來,我們大部分的努力,都似乎是為了一件事情——解決我們在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比如:

如何取得一個好成績;

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

如何追到喜歡的異性;

如何拿到心儀的offer;

如何勝任當下的工作;

如何服務好自己的顧客;

如何組建一個幸福的家;

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

我們每天都被這些問題所包圍著,有的問題我們能夠解決;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並不能很好地解決;有些問題甚至會終身困擾我們,比如拖延症、早起早睡......

那麼解決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到底有沒有一個簡單的模型,能夠幫助我們快速解決掉人生中所遇到的所有問題?

我以前覺得是沒有的,因為問題太複雜,因果太混亂,根本不可能有一個通用的模型,可以用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但我最近改變了這個想法。

雖然問題是五花八門的,背後的因果也是複雜混亂的,但是解決問題的背後卻有一套共通的模型

如果我們能夠掌握這個通用模型,我認為它其實是能夠極大地提升我們解決問題的效率的。

這個模型是什麼呢?

我把它總結為三個盤:沙盤——操盤——復盤

blank

.

沙盤

——定義問題,洞悉因果,拿出方案

在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到底需要做些什麼? 有沒有一些必要的步驟?

我敢說,這個問題肯定好多人都沒思考過。

大多數人解決問題都是靠經驗、靠直覺,直接就拿出一套解決方案,然後去試,試一下發現有用,就沉澱下來;試一下發現沒用,再想別的辦法。

這種做法看似高效——因為思考的過程確實變少了。 但大多數時候,其實並不能給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甚至會一直被這件事所困擾著,一直耗在這個地方。

雖然思考是變少了,但是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卻更多了。

舉個例子,就拿拖延症這件事來說。

相信大部分人都深受拖延症的困擾,但是大部分人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他首先會自己想各種辦法,比如強行逼迫自己去做,結果往往都是三分鐘熱情,無法堅持;比如找人監督,在朋友圈發條說說,我要XXX了,請大家監督我;有的甚至直接放棄抵抗了,就一直拖,拖到截止日期,讓壓力逼迫自己行動,他們的口頭禪是"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當他們發現這些辦法都不太奏效時,有些人還會再掙扎一下,去知乎一下看看別人是怎麼解決的,直接把別人的解決方案拿來用。

這種做法很不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確實能找到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但大多數時候,也是不太奏效的。 因為問題背後的原因太複雜,每個人的情況可能都不太一樣,需要因地制宜。

這就是大多數人解決問題的步驟,可以簡單地概括為「直接從自己過去的經驗和認知中,直覺性地拿出解決方案」,用一個圖示來說大概是這樣:

blank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圖,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根據過去經驗(認知),直接一步到位給出解決方案,中間似乎沒有別的步驟了。

但中間真的沒有別的步驟了嗎?

有的,但這需要我們深刻地洞悉"解決方案"的本質是什麼。

那麼「解決方案」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從因果律的角度來說,解決方案就是因,是需要被解決的問題的因。

  • 完備的、正確的因得到正確的果,即問題得到完美解決。
  • 殘缺的、錯誤的因得到錯誤的果,即問題不能得到解決。
blank

簡單來說,解決方案就是因,被解決的問題是果,正確的因得到正確的果。

這就是解決方案的本質。

所以解決問題的本質,就是如何洞察問題背後的因果,並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當然,這需要基於一個大前提——世界是被無數因果所建構起來的。

具體為什麼世界是被因果所構建起來的,大家可以去看我的上一篇文章,這裡就不再展開論證了。

但找到問題背後的原因,並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個步驟。

解決問題的第一個步驟,應該是先定義問題。

即,先搞清楚是不是這個問題。

問題定義清楚之後,才能去尋找問題背後的原因,找到原因之後再根據原因給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這就是解決問題的前置性工作,要想得到一套好的解決方案,至少需要經過以下這三個步驟:

  1. 定義問題:真正的阻礙是什麼?
  2. 分析原因:尋找問題背後因果。
  3. 解決方案:根據原因拿出方案。
blank

下面我們一一展開來講。

一、定義問題

這一步是最被人們所忽視的一步。

很多人問題都還沒搞明白,就開始找解決方案。

這很可笑,如果你問題都錯了,在錯誤的問題上找解決方案有什麼用呢? 這跟燈下找鑰匙有什麼區別?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男人在街燈下趴著尋找東西。 一位路過的員警就問他在找什麼。 那個男人回答道:「找鑰匙。 "警官問:"是在這兒丟的嗎? 他說:"哦,在公園丟的。 ”

看到員警很困惑,他急忙解釋:"這裡的光線要亮得多。

blank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哲理小故事。

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大多數時候,都是那個在燈下找鑰匙的人。 問題都還沒有搞清楚是什麼問題,就立馬跑去尋找解決方案。

想起我前不久輔導過的一個案例:

有個讀者問我「如何才能做好時間管理? ”

我問他,你平時都做些什麼,然後他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結果我們分析后發現,他的問題根本就不是時間管理問題,而是職業規劃問題。

他之所以忙,不是因為時間安排不合理,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知道自己的職業規劃是什麼,於是盲目地學這學那,做這做那,實際他根本就不需要學那些東西,也不需要做那些事情,但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因此只能瞎忙。

你看,這就是沒有提出一個準確的問題,他以為他的問題是時間管理問題,但其實是職業規劃問題。

如果他一直在時間管理上找答案,最終就只能找到一個錯誤的答案,就像那個在燈下找鑰匙的男人一樣。

所以永遠要記住一句話「只有好的問題,才能得到好的答案。 因為問題決定了原因,而原因決定了答案」

正如愛因斯坦智慧地洞察到:

提出一個好的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愛因斯坦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周其仁,也說過類似的話:

問題比答案更重要。 我們學習不是要記住一堆答案,而是要知道答案從哪裡來,怎麼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併為知識海洋再貢獻一點增量。 ——周其仁

blank

那麼如何才能提出一個好的問題呢?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能否提出一個好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能否洞察造成這個問題背後的關鍵阻礙

找到關鍵阻礙之後,我們就能根據這些關鍵阻礙,去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好的問題。

比如早起的關鍵阻礙是什麼?

可能跟早睡有關,可能跟睡眠周期有關,可能跟早起的動機有關...... 洞悉了這些關鍵阻礙,你就可以提出更清晰的問題,比如「如何才能早睡? "、"在睡眠週期的哪一段更容易醒來? ”......

但比較難搞的是,能否洞察問題背後的關鍵阻礙,還是要很大程度取決於我們本身的認知。

認知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blank

二、分析原因

提出了一個好問題之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那麼下一步是什麼呢?

就是分析問題背後的原因。

那麼如何才能準確地洞察出問題背後的原因呢?

這要取決於你對事物背後因果關係的洞察,萬事萬物都不是毫無根據的。

黑格爾很早就智慧地洞察到了這件事,他說「存在即合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即任何事物的發生,背後必有其原因

存在即合理。 ——黑格爾

注意:很多杠精喜歡用"存在即合理"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但其實"存在即合理"的意思不是"存在就是對的",而是說"存在必有其原因",這是翻譯史上最大的誤解之一。

當然,因果律並不是黑格爾提出來的,事實上幾乎所有科學家都預設了這件事的存在,他們把因果律作為了研究事物的大前提,否則今天的一切知識都是沒有意義的。

今年,三位經濟學家就因為其在「因果關係分析方法論」上的重大突破,斬獲了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blank

關於因果律的證明,這裡就不再展開講了,我上一篇文章已經證明過了,感興趣的可以直接移步《因果律:關於認知、運氣、概率和堅持》。

懂了這一點之後,其實本質就很清晰了。

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思考事物背後因果關係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尋找"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的過程。

簡而言之,解決問題的核心,就在於你能夠快速而且準確地洞察出事物背後的因果關係。

我們可以把這種能力取個名字,姑且就叫做「洞察力」吧。

所謂洞察力,就是快速洞察事物背後因果關係的能力。

《教父》中有一段話:

花一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教父》

這種一眼就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正是洞察力,即快速看透事物背後因果關係的能力。

這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跟學習力、元認知等能力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因為它就是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最需要的能力。

blank

那麼洞察力取決於什麼呢? 如何才能提升洞察力?

從我過去的經驗來看,它跟兩個東西有關:

  • 你此刻的認知水準
  • 一些重要的思維方式

我稍微展開講一下。

1、認知水準

很多人不知道認知有啥用,甚至覺得讀書沒用,還不如直接搞錢來得實在。

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洞察。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證明瞭,教育跟收入是息息相關的。

這點台灣的父母做得很棒,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要盡可能地支援孩子去上學。

當然,這是經濟學家藉由實驗方法和數據得到的科學結論,其實從邏輯上,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這件事。

簡單來說就是,你的搞錢能力,很大程度上其實要取決於你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解決問題的能力,跟你能否準確洞察事物背後的因果關係是分不開的。

而能否快速、準確地洞察事物背後的因果關係,其實要取決於你的認知水準。

所以,你的認知水準跟你的搞錢能力是分不開的。

blank

那麼為什麼認知決定了洞察力?

我舉個例子:

比如學習這件事,即使你知道了你學習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是記憶方法不好,但是如果你對記憶的本質一無所知,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你不能。

為什麼不能?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記憶效率低下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為什麼不知道是記憶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 因為你對記憶這件事缺乏根本性的認知,所以你無法拿出一套好的解決方案。

你看,這就是認知的重要性。 如果你想解決你的記憶問題,你就必須對記憶這件事建立足夠的認知。

那麼如何才能快速地提升自己的認知呢?

答案就是學習。

學習,就是能夠快速提升認知,進而提升洞察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blank

學習分為兩種,一種是從自己的經歷中學習,這種方式是必要的,但是成長速度很慢;一種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比如閱讀書籍或者請教他人。

這兩種都重要,都要有,不可偏廢哪一方。

我重點講講元學習——學習的學習,即學習方法。

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學習,卻很少有人學過如何學習,這是一件非常令人震驚的事。

如果我們算一筆賬的話,假設我們花10個小時學習了一門強大的學習方法,把我們的學習效率提升了10倍(實際有可能更多),再假設我們現在25歲,如果按照80歲來算,我們會有55年的學習時間。

即使我們一年學習100小時,三天半學習1小時,100×55×(10-1)=49500小時。

用10小時換來了49500小時,世界上恐怕沒有比這更划算的投資了。

說句心裡話,學習一下學習方法吧,真的沒有壞處。

我們常常在群裡說一句話「不要用學習上的勤奮,來掩飾學習方法上的懶惰」。

這一點跟查理·芒格的洞察不謀而合「我們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之後,才能快速進步」

那麼我們應該學習哪些學習方法呢?

這裡我跟你真誠推薦「模型樹」,目前我們已經有幾千學員在用這套學習方法學習,如果你去聽聽他們的反饋,你就會後悔沒有早點掌握它。

它幾乎融合了所有學習的底層原理,而且還有第一原理等哲科思維在裡面,它是一種真正為洞察事物因果,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生的學習方法。

具體,公眾號功能表欄里有免費課,大家可以去領取學習。

當然,學習方法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有了好的學習方法,你還得拿著它去大量學習才行。

這裡著重提醒一下,不要東學一點,西學一點,一定要在一段時間內集中學習某個東西。

簡而言之,就是盡可能地去做主題閱讀

只有這樣,你才能深刻洞察事物背後的因果,建立起一個強大的認知體系。

blank

以上,就是認知對洞察力的影響,它的核心有兩個,一個是學習,一個是學習方法。 學習是提升認知的手段,而學習方法是提升學習效率的工具。

但光有認知還不夠,我們還得有一套分析事物因果關係的工具。

2、思維方式

我最近一個月最大的成長之一,就是掌握了一套簡單而強大的分析事物因果的思維方式。

這套思維方式是什麼呢?

就是:

  • 第一原理
  • 排列組合
  • 結構思維
  • 演繹思維

2.1 找到事物背後的第一原理

首先第一步,根據現有的認知,洞察出這個問題所有的第一因,即第一原理,也即事物的本質。

簡單來說,就是找出這個問題的所有原因,而且一定要盡可能找到那個起點原因,也叫第一因

為什麼要找那個起點原因呢?

很簡單,因為這樣得到的解決方案才足夠全面、足夠高效

blank

我舉個例子,宇宙法則作用於現實世界,有點類似一棵樹,也叫樹狀結構,一個法則會誕生很多子現象,這些子現象,又推動了更多子子現象。

這點老子形容得非常精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

那個道,就是西方哲學里所說的"一",也叫第一因,第一原理。 這個道、這個一,會作用於很多物體,產生無窮無盡的現象。

這類似於決策樹,假設一件事情背後的因果關係是這樣的(實際可能要複雜得多):

blank

如果我們找到的原因,不是第一因,而是中間因A,或者中間因a,或者中間因1,他們中的一個或者幾個,那麼我們最終找出來的原因,就很可能是不全面的。

因此,要想拿出一套最科學的方案,我們盡可能地找到那個起點因,那個第一因,那個第一原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窮盡所有的原因。

但值得注意但是,一個問題可能不止一個第一因,它可能有多個第一因,即多個第一原理。

比如一個人要想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絕對不是某一方面做得好就可以的,它一定要滿足多個因素,因為商業的成功是多個第一因推動的,比如戰略、組織能力、行銷、產品......

只不過行業不同,背後的第一因也有所不同。

blank

另外還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領域,它的因果是複雜的、交織的、繁多的,比如股票市場,如果你做短期,基本上不可能找得出背後的規律,因為因果太多,每一個人的行為都可能會影響其他人。

天氣也是這樣,這樣的系統被稱之為複雜系統

所謂複雜系統,不是因為它們沒有因果,而是因為因果太多、太複雜,基本上無法找出來,因此很難準確預測。

blank

這種情況,我們暫時不做探討,關於複雜系統,我們到時候專門拿一篇文章來講。

大家只需要知道,我們生活中,很多都是簡單系統,是簡單因果,它們的第一因很簡單、很少,你是能夠通過學習快速掌握的。

比如記憶,這就是一個簡單系統,你只要研究清楚了人的大腦,就能立馬準確推理出記憶的本質,從而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

這是第一步,找到事物背後的第一原理,認知最大的作用,就是在這一步起作用。

2.2 排列組合

找到所有的第一原理之後,就需要對其進行排列組合,盡可能窮盡所有情況。

在排列組合里有幾種思維很重要:

  • 矩陣思維
  • 象限思維
  • 座標軸思維
blank

這個東西並不是每次都用,但我最近發現,有些時候非常好用。

比如我舉個我最近的運用例子,上周跟清華的老師在一起分析社群運營的本質,其中涉及到對社群成員需求與類型的洞察。

一個人加入社群可能有很多需求,最終我們定下來兩大核心需求「成長」和「社交」。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兩種需求,也不是每個人需求的程度都一樣,因此就涉及到了排列組合,而且是帶程度的排列組合。

最終我們根據一系列的排列組合,拿出了這樣的一份結果,我們認為人大致可以分為這麼幾類,類似16型人格。

blank

當然,這個圖沒有分析完,實際上每一個象限,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

通過這個圖,你就能快速定義哪些是你的使用者,以及你應該給他們解決什麼需求。

這就是排列組合思維的強大之處,是我最近比較大的感悟之一,發現很多時候,通過排列組合,能夠快速、清晰地分析一件事情。

2.3 結構思維

排列組合之後,就需要用到結構思維了。

在結構思維中有兩個東西非常重要,一個叫做框架思維,一個叫做金字塔原理。

框架思維:我們需要用一個大框架,把我們需要的幾種組合框起來,然後作為起點,去針對性地延伸出解決方案。

簡而言之,就是建立底層大框架。

金字塔原理: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按照以上統下、分類歸組、不重複、不遺漏等原則,去發散所有的知識。

最終,你會看到一個清晰的樹狀結構。

blank

2.4 演繹思維

根據底層大框架,去分別進行演繹推理,給出解決方案。

如此,走完這一步,基本上解決方案就出來了,而且是非常完備的解決方案。

不過,要拿出一套好的解決方案,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首先第一步,你得準確洞察所有的第一因,而前面說了,這跟你的認知有關。

其次第二步,根據某些思維方式,演繹推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思考深度、燒腦程度,不亞於修建模型樹。

建議你們找幾個認知同頻的人,一起來完成。

比如上面那個圖,就是我和微笑,還有清華的兩位老師,一起群策群力才推理出來的。

所以,建議你們在解決一些人生大難題的時候,叫上幾個小夥伴,一起來完成,一起來思考,會很爽。

blank

OK,裡面的重要思維方式,我已經給到了你們了,就是上面那些。

尤其是結構思維,或者框架思維,太重要了,大家在分析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用起來。

三、拿出方案

那麼理論如何到方法,原因如何到方案呢?

這一點,我上面講思維方式的時候,基本上就講完了。 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用到結構思維演繹思維

不過,我們到底是如何根據因果,藉由結構思維和演繹思維推理出解決方案的呢?

目前我還沒有得到答案,等以後有答案了我再來告訴你們。

另外,得到答案,不只是這一條路,還有一條路——巨人思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簡單來說,就是直接學習巨人的方法論。

這點也非常重要,很多時候,由於經驗的缺乏,我們可能一下子無法推理出太好的方法,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直接去學習別人的方法。

blank

我舉個例子,比如「如何寫出一個具有爆款潛質的標題? ”

即使我告訴你了,一個好的標題,它一定要切中人性,比如趨易避難、急於求成、貪婪、恐懼等等,但即使你知道了這一點,你也很難立馬演繹推理出一個好的標題。

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

答案就是:學習

去看看別人是如何把人性融入到標題裡的,比如這個標題《1年拿下15所名校,用對學習方法人生開掛》,這個內容在小紅書有21萬點讚,20萬收藏,實屬很牛了。

  • 1年拿下:利用了人性的急於求成
  • 15所名校:利用了人性里的貪婪
  • 用對學習方法:利用了人性的恐懼
  • 人生開掛:利用了人性裡的貪婪

你就可以模仿它去寫,比如我就看到一個這樣的標題《北大A4紙背單詞法:一小時背100個單詞》,點讚54萬,收藏43萬。

  • 北大:利用了人性的貪婪
  • 一小時背100個單詞:利用了人性的貪婪和急於求成

......

如果你稍微研究一下,你就會發現,那些高讚標題幾乎全是這種套路,這個時候,你就慢慢有了感知,就能自由根據人性結合自己的選題去取標題了。

插個小廣告:我們正在籌備一個《模型樹·寫作法》的訓練營,希望能幫你們快速打造個人IP,到時候歡迎一起來做自媒體。

當然,對於這類標題,我們不做價值觀上的判斷。

舉這些例子,只是為了向你展示,直接向他人學習方法論的重要性。

我們不僅需要掌握事物的底層原理,以洞察事物背後的因果關係,從而發現問題背後的第一因;同時也需要直接向他人學習,學習那些已經被驗證過的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說的:

問題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識重要。 ——周其仁

知識就是幫我們用來洞悉因果的那些理論,但洞悉了因果並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能拿出一套絕妙的方案,因此,方法也很重要。

只有兩者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無敵的效果。

blank

如此,走到這一步,基本上我們就能夠拿出一套非常不錯的解決方案了。 接下來,就可以去執行從而解決問題了。

.

操盤

所謂操盤,就是執行。

這一塊最重要的,就是熟練程度。

一、熟練程度

但熟練程度不是一下子就能練就的,它是大量重複之後的自然結果。

當你對一項行為重複多次,大腦中與之相關的神經元就會慢慢連接到一起,而且越來越粗,直到髓鞘的產生。

髓鞘的產生,能夠將神經信號的傳遞速度提升10倍之多。

這就是熟能生巧的秘密。

二、微觀體感

除了熟練程度還有一個模型,叫做微觀體感。

有些事情並非從思考中、從別人那裡就能得到的。 它還需要你自己在行動中去感受,去建立微觀體感。

我舉個例子:

比如寫作這件事,即使我告訴了你開頭有個經典模型,叫做SCQA,而且還給了你案例作為參考,但你在執行的時候,一開始依然會感到無所適從。

你需要慢慢去感受什麼是SCQA,你需要多寫幾遍,才能徹底理解這個東西。

這就叫微觀體感。

具體我就不再詳細闡述了,感興趣的可以移步文章《微觀體感:為什麼看了那麼多書,人生還是沒有一點改變? 》

blank

三、PDCA

除了熟練程度和微觀體感,執行的時候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模型,叫做PDCA。

PDCA迴圈是美國品質管理專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首先提出的,由戴明採納、宣傳,獲得普及,所以又稱戴明環

PDCA本身是用於做品質管理的,品質管理分為四個階段:

  • Plan:計劃
  • Do:執行
  • Check:檢查
  • Act:處理

簡單來說,就是作出計劃、實施計劃、檢查實施效果,然後將成功的納入標準,不成功的留待下一迴圈去解決。

後來人們發現,這一模型不僅僅適用於品質管理,它似乎也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

不過我們這裡要稍微變一下這個模型。 把Plan(計劃)部分替換為沙盤裡的3個模型:

  • 定義問題
  • 分析原因
  • 給出方案

這個解決方案,就是PDCA裡所說的計劃,不過它缺失了"定義問題"和"分析原因"。

而Do(執行)+Check(檢查)+Act(處理)部分,就是我們這裡所說的操盤部分。

blank

不過,這還沒有完。

如果解決方案能一次性成功,我們還需要從成功經歷里總結經驗,以便於下次使用。

如果解決方案失敗了,或者說並沒有完全解決問題,那麼我們還需要從失敗里汲取教訓,並重複上面的過程。

而這兩個過程,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復盤

.

復盤

如果問題是一次性的。

那麼我們只需要從裡面復盤獲取經驗就好了,無須再去重複以上過程。

不過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復盤的時候,我們到底需要復盤什麼? 另外,如何才能做一次科學的復盤?

一、需要復盤什麼

我認為一次好的復盤,至少需要沉澱以下幾個東西。

1、洞悉因果

我們經常說,復盤的時候,不僅要復盤成功的部分,也要復盤失敗的部分。

其實這兩個說的是一件事——我們需要通過成功和失敗,去洞悉做成一件事的因果。

我們不能只復盤成功的部分,因為這容易陷入各種偏差,比如倖存者偏差;也不能只復盤失敗的部分,因為成功的部分也能幫我們洞悉因果。

查理·芒格有句名言,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我這一輩子只做兩件事: 一件事情是去發現什麼是有效的,然後持續去做。 第二件事情是尋找什麼是無效的,然後堅決避免。 ——查理·芒格

你也要這樣,通過失敗,排除錯誤因果;通過成功,找尋正確因果。

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人復盤都只提煉方法而不思考因果,最終他就會慢慢變成一個呆板、固化的人。

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說的:

我們學習不是要記住一堆答案而是要知道答案從哪裡來,怎麼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未知問題,併為知識海洋再貢獻一點增量。 ——周其仁

blank

2、提煉方法

除了要從過去的經歷中洞悉事物的因果,你還要從裡面提煉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出來。

這是一筆非常珍貴的財富。

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說的「問題比答案重要,方法比知識重要」

3、提煉模式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有意識地去提煉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解決問題的時候,那些行之有效的思維方式、做事模式。

注意,這裡所說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模式,不同於上面所講的提煉方法,上面所說的提煉方法,指的是針對具體問題的方法論;而這裡所說的思維方式、做事模式指的是一種通用模式。

一種思考任何問題、解決任何問題都會用到的通用模式

比如第一原理思維,比如結構思維,比如PDCA等等。

blank

二、需要如何復盤

那麼我們在復盤的時候應該如何復盤呢?

這裡我們可以借用聯想的經典復盤框架。

雖然聯想現在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但當年的聯想可是如日中天,其復盤文化,還是很值得借鑒的。

這個復盤流程是什麼呢? 大概就是四個步驟:

  • 回顧目標:回顧當初的目標是什麼
  • 評估結果:把結果與目標的做對比
  • 分析原因:分析事物背後因果關係
  • 總結規律:總結規律,提煉方法論

你會發現,這個範本跟我們前面講的"復盤什麼有點像",其實就是一樣的,分析原因,就是復盤背後的因果——成功的因果、失敗的因果;同時還要從裡面提煉做事的方法論和通用思維方式等等。

不過我這兒還要加一條:復盤后的結果必須提煉成4個字左右的模型,而且要把它納入到你已有的知識體系之中,納入到雲筆記之中。

很多人雖然有復盤的習慣,但是卻沒有把它提煉成模型,更沒有把它們納入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之中,納入到雲筆記之中。

很多人的復盤,更多只是一種流水帳,一種偽勤奮。

雖然他一年復盤了上百次,但是這些復盤卻都成了一種形式,根本就記不住,復盤了個寂寞。

簡而言之,他們沒有把前、后的復盤連接起來。

因此,這樣的復盤只有短期意義,卻沒有長期意義。

因此我建議大家:

  • 但凡經歷,必須復盤
  • 但凡復盤,必提煉模型
  • 但凡模型,必納入模型樹

很多人經常問我的復盤方法是什麼,這就是我的復盤方法。

blank

具體原因這裡不再展開講,你只需要照做就行了,到時候你會感謝我的。

OK,以上是關於一次性問題的。

那麼如果問題不是一次性的,或者說,需要多次復盤迴圈才能得以解決呢?

這個時候復盤就能真正發揮它的威力了。

具體應該怎麼操作呢?

其實就是「沙盤+操盤+復盤」的迴圈。

不過我們需要稍微融合簡化一下這三個步驟里的所有模型。 這裡就不再詳細分析我的融合簡化過程了,直接放最終結果,我稱之為"PAPDF"

  • P(problem):定義問題
  • A(Analyze):分析原因
  • P(Plan):拿出方案
  • D(Do):執行方案
  • F(Feedback):獲得反饋

你可以這樣記:啪(PA)的一下,PDF就做好了。

blank

從「定義問題→分析原因→拿出方案」,這是第一次沙盤的重要模型。

而"執行方案",這是第一次執行。

而"獲得反饋→定義問題"、"獲得反饋→分析原因"、"獲得反饋→拿出方案"、"獲得反饋→分析原因→分析原因→拿出方案",這些都是第一次復盤的模型。

稍微解釋一下:

當我們執行完方案之後就會獲得反饋,不管是及時的反饋還是延遲的反饋,但都可能會獲得反饋。

一旦獲得反饋,我們就需要根據反饋檢查問題的解決情況,如果發現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或者並沒有完全得到解決,我們就需要根據反饋來獲得訊息,從而再優化解決方案

不過,反饋不一定是直接用於優化方案,它還可能幫助我們重新定義問題。

有時候,我們執行完一遍方案之後,會突然發現,之前把問題給定義錯了,這個時候就要重新定義問題。 這種情況實際上常常發生。

除此之外,反饋還能作用於第二步,幫我們分析問題背後的原因,幫我們洞悉事物背後的因果,從而糾正我們之前的錯誤分析或者是殘缺的分析。

除此之外,反饋還能直接作用於解決方案,直接幫我們優化解決方案。

簡而言之,執行完方案獲得反饋之後,我們需要重新走一遍沙盤的三大步驟"定義問題→分析原因→拿出方案"。

如果第二遍還沒有解決,我們還需要走第三遍、第四遍...... 直到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迴圈才停止。

blank

不過,光有反饋,這還遠遠不夠。

很多時候,反饋的作用於主要是告訴我們這個方案不行,需要重走一遍前面的過程。

但具體能不能更深入地、更準確地、更全面地定義問題、分析問題,能不能拿出更好的解決方案,我們還需要更多知識。

因此,這個過程還需要加入學習

比如,你發現了你的學習效率很低,你想解決這個問題,然後你通過上面的步驟,咣咣咣一通猛分析,拿出了一套解決方案,結果執行完之後發現學習效率還是很低。

這個時候,你獲得的反饋可能只能告訴你這個方法行不通,但是具體如何才能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你還是不知道。

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習了,通過學習輸入更多訊息,從而加深對學習的認知。

如此,才能重新給出一套新的解決方案。

blank

說到底,其實還是認知,一切都離不開認知。

而像PAPDF、PDCA、GRAI(復盤)這些模型,都是幫助我們把認知發揮出來的流程工具而已。

這件事我現在越來越感受深刻,認知才是那個最關鍵的東西。

很多人說認知沒用,只是因為他的認知太膚淺,沒有提煉模型,也沒有形成體系,更沒有主題閱讀,只是一種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這樣的認知當然沒多大卵用。

真正的認知,是能夠幫助我們洞悉事物背後的因果,幫我們遇到任何問題都能快速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的。

認知比什麼都重要。

正如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所說的:

我最近越來越覺得,其實對事情的認知是最關鍵的。 你對事情的理解,就是你在這件事情上的競爭力,因為理論上,其他生產要素都可以構建。 ——張一鳴

blank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啟發,希望可以按兩下點個讚,感謝~

我的主頁還有更多關於事物本質的深度文章,它們是一個系統,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我的主頁或者公眾號看看。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蘭陵王,一直專注於事物本質的研究。

blank

想了解更多關於 Facebook 與 Google 廣告投放?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blank

管理思維:22種世界500強都在用的高效工作方法,你了解幾種?

資訊流廣告投放的6個謬論,很多優化師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