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你不知道的B 端產品增長策略指南

blank

【揭秘】你不知道的B 端產品增長策略指南

背景

增長主要分為「增長戰略制定」和「增長戰術執行」兩大階段。目前我們產品普遍已完成第一階段,接下來將進入增長衝刺階段:產生實驗想法—排定優先級—設計和開發實驗—分析數據—應用結果。

為了產出更多高質量的實驗想法,我組織了一場「 B 端增長案例“腦洞”大開會」,讓對增長感興趣的小伙伴們一起集思廣益,挖掘B 端產品增長案例,同時希望復用到目前大家所做的產品。

會上對「獲客」和「客戶激活」等階段輸入了不少的案例和啟發,其中影響最深的兩塊: Dropbox設計師在B端對SMB (中小企業)增長的見解;如何在B端構建私域流量,降低獲客成本以及獲客精準度。下面是對會議收集到的增長策略進行匯總。

B2B 企業的增長很難,但SMB 很有機會

C 端,正確來說是B2C (Business to Consumer),企業面向大眾消費者的商業模式,例如:微信、網易新聞...
B 端,則是B2B (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面向企業的商業模式,通常是企業或商家,為工作或商業目的而使用的系統型軟件、工具或平台。例如:釘釘、阿里雲或企業內部的ERP 系統...

為什麼相對於B2C ,B2B企業增長難?

目前我們所了解到,市面上很多增長策略都是以B2C 的增長為主,而B2B 的增長策略少之又少。為什麼在B2B 的增長案例這麼少,也是和B2B 的行業有關係。

B2B用戶決策參與人多。 B2C 是個人決策,而B2B 行業是多人決策,由不同職位或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來做最終的決策。

B2B用戶決策週期長。 B2B 行業的產品服務要求高,即使用戶看到產品有了購買慾望以後也不會立刻就去採購,B2B 用戶需要比較長的決策流程,購買過程複雜,銷售週期長。

B2B用戶決策基於價值。 B2B 用戶大多是理性的購買行為,更關注價值和價格的平衡。這和B2C 用戶的特點完全不同,所以很多在B2C 領域有效的方法,在B2B 領域可能收效甚微。

B2B售前教育很重要。比如企業購買產品後,會在原有基礎上一直微調改善,這就需要乙方不停地提供服務支持,無論是服務器硬件,或是工程師上門共同完成後期開發(產品服務要求高),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甲方對乙方的產品質量的要求甚高而且特殊。

但B2B中的SMB(small medium business,即中小企業)做增長卻很有機會,也很有潛力。另外,中國大陸的中小企業數量1000萬, 占我國工商登記企業總數的99%以上, 60%的工業產值和40%的實現利稅來自中小企業。

Dropbox 設計師在B 端對SMB (中小企業)增長的見解

Dropbox設計師李銘設計師梓義交流,關於她對「 SMB增長設計」的思考和看法。

SMB 市場特徵

  • SMB 市場也是B2B 的企業市場,只不過通常團隊規模很小。
  • SMB 通常沒有錢僱傭專門的銷售團隊來決定購買產品,大部分都是self-service。
  • SMB 大部分客戶就是用戶本身,這些用戶可能是管理員或公司裡的專業人士,他們充當了財務和客戶的角色。
  • 這些用戶可能單位貢獻的價值不大,但總體市場潛力很大。比方說,一個小團隊,沒有必要買規模很大的產品,買一個適合20 人團隊的Plan 就好。所以說單位貢獻價值不大,但是這樣的SMB企業非常多,這樣做用戶增長實驗的槓桿,相對來說可能就很有效。
  • 如果用戶增長做的好,靠數量取勝,盈利也非常客觀。
  • 有別於面向B2B 大企的銷售大多集中在線下,線上僅有Portal 頁可作為觸點進行增長實驗。 SMB 由於用戶和客戶大多為同一個人,所以通常決策就發生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因此增長實驗可以跟B2C 產品一樣,在整個產品裡進行考慮。
  • 通常在線上提供試用,同時提供可供直接購買的選擇。
  • 像SMB 這類小團隊,一般購買一個付費的Plan,這種團隊用戶留存率很高。因為單個用戶可以隨時切換,但一旦購買Plan 之後,切換產品的話整個工作流程就會亂掉。所以SMB 做好留存很有用!

為何SMB 適合做用戶增長

  • SMB 客戶和用戶通常為同一類人。
  • SMB 購買產品的決策流程發生在使用產品上。
  • SMB 購買產品的付費流程簡短。
  • SMB 團隊人少,但企業數量多,所以總體實驗數據量也有保障,數據波動可觀測。
  • SMB單個成交額通常很小,因此如果線下銷售,ROI會很高,利用增長實驗,能節約很大的獲客成本

獲客階段案例

如何提升B2B客戶在購買旅程的轉化率?

B2B企業的客戶購買旅程可分為3個階段:認知階段考慮階段偏好階段

客戶購買旅程,是用戶與品牌和產品關係的生命歷程。對於B2B 買家來說,表面上是搜索產品,實際上是搜索和評估該產品供應商的供應能力和質量風險。 B2B 買家最關心的並不是哪裡有最便宜的產品,而是重點考慮風險問題,即如何篩選出風險最小的供應商,如何避免做出錯誤的決策。

blank

第一階段:認知階段

在最初的認知階段,是銷售和營銷週期的開始。用戶知道產品或服務,但尚未做好購買準備。內容營銷的策略應該是創造需求,幫助用戶建立對品牌及解決方案的認知,並且與用戶之間建立持續的互動關係,最大化蒐集用戶的需求及興趣點,個性化推送相應的解決方案。如:電子書、博客文章、研究數據、有趣的視頻、活動信息、信息圖表。

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1、創造需求:將品牌內容髮佈在行業網站或微信服務號上,然後轉發相關微信群。

2、搜索引擎優化:讓公司品牌列在搜索引擎第一頁上。

3、搜索頁落地:搜索的目的頁直接引入案例頁面,讓用戶看到價值。

第二階段:考慮階段

當用戶從認知階段進入到考慮階段之後,說明用戶已經對品牌產生一定的興趣,但還沒進入到偏好階段。在這個階段,內容的營銷策略就應該向客戶輸出產品或所在行業的解決方案,以及傳遞信任感,需要持續提供教育性的內容,要傳達你的解決方案的特點。如:白皮書、購買指南、ROI(投資回報率)計算器、分析報告。

具體實施時,可以從評測、品牌信任、產品細節著手。評測指第三方評測或者第三方報導。品牌信任,如增加人性化信息,比如營造公司文化、靠譜的員工、慈祥的領導、幸福的用戶、有實力的投資方。產品細節,如漂亮的產品介紹、價格單,以及用戶評價,並據此向用戶電話或當面介紹。

第三階段:偏好階段

一旦進入偏好階段,就需要讓用戶更加深入地了解產品,讓用戶了解到通過你的產品及服務,他能達到怎樣的增長及收益,讓用戶深入地了解產品,還包括在用戶沒購買之前就會用,知道使用之後的好處。可以嘗試將同行業的典型用戶的成功案例分享給對方,指出優惠政策,推動購買。具體實施:可以從產品的持續跟進、試用、在線演示著手

案例一:Slack 史上增長最快的SaaS 公司的增長策略

實現精準客戶投放渠道,拉攏目標用戶的關聯用戶

Slack 一開始在Google Display Network 的投放比大於Carbon Ads 上的投放,但發現Google Display Network 的獲客效果可能正在逐年下降,Google Display Network是非常寬泛的流量平台,主要靠量取勝,並沒有特定的人群屬性,泛流量或許無法為Slack提供長期支撐。不過,Carbon Ads 則非常特殊,受眾人群全部是程序員和設計師。那麼,除了Slack 本來的典型用戶developers,Slack 是否是想吸引新的設計師群體成為自己的用戶呢?

通過對展示廣告投放站點的分析,現象更加明顯了。面向設計師群體的圖片網站 pixabay.com投放比例逐漸升高。所以最終降低投放較寬泛的網站投放,加大投放對目標用戶的關聯用戶的網站

案例二: 微軟中國SMB 市場如何高效獲客和轉化

1、打造不同內容類型的營銷閉環

  • 微軟公司在中國獲客時,注意到中國用戶更習慣在微信上進行溝通,所以在微信上搭建營銷自動化平台,官網和微信打通,搭建會員體系
  • 將微信、直播、專家結合起來,打造微軟專家IP(知識產權),可參與分享,亦可在群裡進互動
  • 通過優質電子書吸引用戶先「註冊」後完成「下載」,下載的同時,發送匹配直播內容到直播平台
  • 打通官網、社交端、EDM(電子郵件營銷),建立全渠道獲客矩陣,實現統一用戶管理。線索在直播平台、官網、EDM、線下活動、線上直播、電子書的任何互動都能通過營銷自動化工具統一管理。

2、把低質線索變為高質線索

  • 根據用戶了解成本劃分用戶線索價值:將用戶線索分為“冷線索、溫線索、熱線索”,根據線索行為匹配相應的打分機制。冷線索:繼續內容培育;溫線索進行電話銷售和線下活動邀請;熱線索將交給銷售直接跟進。
  • 循序邏輯,引導用戶“下一步”行為,分階推送CTA :如果用戶下載了電子書,判斷其有沒有看過直播,如果沒有就引導他們去看直播。如果用戶看了直播可以推送其去試用產品,然後再觀察其是不是適合下一步跟進。

3、社交營銷&電話銷售跟進

  • 社交銷售,打造“專家”或“有價值的運營者”:社群運營階段,建立與用戶的對話關係,通過在社群中分享有價值的電子書、直播鏈接;讓更多用戶主動與銷售人員聯繫。

客戶激活階段案例

我們將B2B 的激活階段細分為「客戶激活」和「用戶激活」兩個階段:
客戶激活:負責提升將訪客轉化為註冊用戶/付費用戶用戶激活:負責提升將註冊用戶轉化為成功激活使用的用戶

案例一:GrowingIO 增加多個CTA 入口和產品附加值,以提升客戶付費轉化率

  • 體驗Demo:註冊試用後,提供多種類型的在線體驗Demo供用戶選擇。
  • 在線聊天窗口:羅列客戶最常諮詢的幾個問題,做到自動回复;特殊問題,轉接人工客服;諮詢窗口可幫助銷售團隊在你的客戶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
  • 客服電話:客服電話明顯透出。
  • 預約演示:告知客戶,預約演示可以解決客戶的哪些需求,提供解決方案。
  • 產品附加值:專業的文章、視頻解讀、產品白皮書、行業解決方案、成功案例、評估報告…
blank

案例二:HubSpot 年增長60% 的SaaS 公司

HubSpot 是一個一體化集客營銷(inbound marketing) 雲平台。市值25億美元、年收入超2 億美元、年增長60% 的SaaS 公司,在全世界的流量排名是第五位,在博客、Twitter、Facebook 和Linkedin 上供獲得了超過600 萬人的粉絲。

1、充分利用其他產品的受眾,從其他產品中獲取精準流量

HubSpot 通過與Chatfuel (一款基於人工智能的聊天機器人創建工具) 在內容方面展開合作,將自己的品牌推向了其他公司的受眾。直白的說,就是導其他產品的流量到自家的平台,Airbnb 初期時也這麼玩過。

聊天機器人問你幾個不同的問題,HubSpot 會通過你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來獲取有關你的更多信息。如:電話號碼、郵箱、公司網站等等。

blank

2、針對搜索量高的話題,寫博客文章,增加CTA入口,從而獲取銷售線索

HubSpot 的團隊調研發現,每個月有超過27000 人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如何使用Excel ”。然後針對每一個主題寫一篇深度博客文章,在每一篇博客文章中加入三個CTA,每個CTA都鏈接到一個內容,從而來獲取銷售線索。然後再利用郵件營銷工具來做電子郵件營銷。

blank

3、根據客戶行為數據來計算客戶滿意指數(CHI),從而最大化降低客戶流失率

HubSpot 根據每一位客戶的產品使用行為數據計算客戶滿意指數(CHI:Customer Happiness Index),來衡量客戶的產品使用情況,從而在客戶流失之前就能主動聯繫那些有流失可能的客戶。

blank

用戶激活階段案例

  • 幫助新用戶發現產品價值
  • 優化新用戶上手體驗
  • 促進新用戶完成關鍵行為路徑的流程,或者是完成產品的Aha 時刻的任務

案例一:salesforce 任務引導+ 30天免費試用引導,促進新用戶激活

  • 任務式引導:試用註冊後,分配4 個任務,通過引導完成新用戶激活。
  • 30 天免費試用:提示「剩餘時間」製造緊迫感。
  • 注意力召回,促進決策:識別停留時間過久,彈窗提示“需要幫助?
blank

案例二:Slack的新用戶引導模擬了一個資深Slack用戶的行為

為新用戶複製成功的案例和行為,讓新用戶感受到Slack 的價值,提升轉化。

blank

腦爆大會結果

除了上述的案例分享外,我們還將在過程中腦爆了不少idea,部分已運用到實際場景中。

blank
blank

參考文獻

主編: @覃一

副編: @梓義@梓源兒

感謝參會小伙伴: @林外@竹爾@劉大拐彎兒@Eleven么么@梓義@梓源兒、@晴風、@筱本

資料輸入:

@一根掛麵@梓義:《與Dropbox增長設計師的一些交流》,感謝Dropbox設計師李銘的給我們分享她對於SMB的增長設計的思考和看法, (注: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Dropbox公司真實策略)。

@梓源兒:《B端增長案例-獲客&客戶激活》

@覃一:《B端產品增長策略》、《B端增長:客戶購買決策》

書籍《獲客》——何潤、張艷琳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HubSpot Expert

blank

如何使用自動聊天機器人提升亞馬遜銷量(一)

blank

外貿充電站-如何通過客戶名字找到他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