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营销中Z世代的行为特点有哪些

校园行銷中Z世代的行为特点有哪些

在校果研究院以前的文章内容中多次提及高校校园中的Z世代,相信大家对Z世代这类消费人群已不生疏。下面,校果研究院就跟大家聊一聊Z世代的行为特点有哪些的。

新的话语体系连接用户新的沟通方法

在《文化与承诺》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在前喻文化中,小辈向长辈学习着知识;在并喻文化中,小辈、长辈都在向同辈人之间互相学习着;而在后喻文化中,由于社会的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出现长辈向小辈学习、了解新认知的状态。

在后喻时代中,Z世代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演化出一套新的话语体系,胖次、嘴炮MAX、洗模杯、打call、2333、大触等一系列的语汇你看得懂吗?你了解怎样用他们的话语体系与他们沟通交流吗?

校园行銷,不仅是把握行銷方法,也不仅是把握校园广告宣传资源,更关键的是把握时下大学生的话语体系,便于更强的与时下大学生交流与沟通,洞悉他们的行为、习惯、喜好、特性。才可以保证与大学生变成朋友的校园行銷。

在《超级IP》这本书中有着这样一段话:移动互联网构建了这个加速时代,訊息过剩而注意力必定稀缺。从而造就IP化表达,使IP成为新的连接符号和话语体系。

亚文化、亚部落变成用户聚集的介质

为何B站会在大学生人群中广泛传播?为何亚文化是大学生的主流文化?

大部分Z世代人群已不追求大众趋同,而专注力慢慢转为小众自身。品牌的校园行銷慢慢以内容化趋势挨近,根据内容与Z世代建立联系,根据联络产生一个个单独却具有关系的社群行銷,而社群行銷持续反哺内容,持续循环、跨界、结合产生你所不明白的亚文化、亚部落。

小众才是大众,越小越大。流行文化是主动式的接纳着訊息资讯所产生的设计风格与使用价值,而亚文化则是一种用户积极地去追求自身所钟爱的小众设计风格,为爱而活,为爱痴狂。

内容+校园KOL+兴趣是传播路径

内容内置潜能,校园KOL连接用户,兴趣是分享前提。内容仅是具有诱惑力是还不够的,移动互联时代,每个人都能够使自媒体,标题党泛滥成灾,訊息化时代,大学生早就是“审美疲劳”,根据校园KOL开展内容的派发,让大量的用户见到你的訊息,当内容与用户兴趣相符合时,当用户对你的内容造成归属感时,用户会积极开展传播。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聚焦SaaS新生态力量,解析SAAS企业发展趋势

“乘风破浪”:带你缓解焦虑、更懂这群年轻人,加入Z世代、拥抱Z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