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WOT分析法制定競爭戰略

用SWOT分析法制定競爭戰略

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最近都比較慌亂,介紹一個模型,SWOT分析法,來幫大家梳理思路,找准自己或者企業的能力優勢。

SWOT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SWOT分析法也叫道斯矩陣,是20世紀80年代初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韋里克提出,經常被用於企業戰略制定、競爭對手分析等場合,可以幫助企業把資源和行動聚集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並讓企業的戰略變得明朗SWOT分析法包括分析企業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因此,SWOT分析實際上是將對企業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組織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的一種方法。

SWOT分析法四個維度的拆解

優勢和劣勢是內部因素,自身實力相較於競爭對手的優勢和不足,機會和威脅說的外部因素,外部環境變化對自身可能產生的影響。使用SWOT分析法,首先你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或者主題,比如你要求職,或者創業,甚至是想追女孩子。

優勢Strengths

優勢就是你在競爭態勢中比別人強的地方,假設你要求職,我們按照人力資源資源的勝任力模型,從能力、素質、態度三個維度去綜合分析,此時的優勢就是你的勝任力分析。

  • 能力

指的是工作能力,分析能力、決策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跨部門溝通能力等等

  • 素質

指的是品行,價值觀

  • 態度

指的是驅動力

可以通過以下問題,幫助自己尋找優勢

  • 我擁有的專業能力有哪些?
  • 我比較擅長解決哪方面的問題?
  • 什麼地方我比其他人做的好?
  • 哪些事情我能在保證質量下做的快?
  • 哪些領域的事情我的判斷力、決策力、洞察力都很權威
  • 哪些領域我能保持好奇心,更願意花費力氣去鑽研?
  • 有哪些獨特的資源是我所獨占的?
  • 我的性格當中有什麼優點
  • 我擁有怎樣的天賦
  • 朋友/同事認為我的優勢是什麼?

劣勢Weaknesses

劣勢是與優勢相對的,是指在競爭態勢中你相對競爭對手不足的地方,可以參照尋找優勢的方法尋找劣勢,這裡聊聊如何揚長避短,還是以求職為例。

  • 避開核心劣勢區域

如果你不具備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就不建議過份期待了,比如一個管理崗位,但是你沒有管理的經驗,一個專業崗位,而你缺少專業技能。

  • 淡化非核心劣勢的衝擊

比如這個事情確實是你的劣勢,對結果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並不是最致命的因素,比如要求五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但是你只有四年,如果面試官問起,你要怎麼回答呢,你要拆解問題,把劣勢引導到你的優勢上。

機會Opportunities

所謂時勢造英雄,SWOT分析法中的機會,就是尋找那些有未來潛力的行業或者企業。我們可以簡單從五個維度進行思考,也可以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政治環境

指的是國家的方針、政策、法令等,這些因素常常制約、影響著企業的經營行為,尤其影響企業較長期的投資行為,政府對某一事件的態度就是對於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企業一定要順勢而為,要尋找政府支持的領域,比如最近非常火熱的新基建。

政治法律環境因素對企業影響的特點

  • 經濟環境

指國民經濟發展的總概況,國際和國內經濟形式及經濟發展趨勢,企業所面臨的產業環境和競爭環境等.市場行銷人員需要從短期與長期兩個方面來看待一個國家的經濟與貿易,特別是在進行國際行銷的時候。

經濟環境因素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2.通貨膨脹率與人均就業率。 3.人均GDP的長遠預期等

  • 社會文化環境

一定時期整個社會發展的一般狀況。主要包括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社會道德風尚,文化傳統,人口變動趨勢,文化教育,價值觀念,社會結構等。有的時候社會文化環境也可以將公共衛生環境,自然環境加入其中。

  • 技術環境

是指社會技術總水平及變化趨勢,技術變遷,技術突破對企業影響,以及技術對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表現等(具有變化快,變化大,影響面大等特點)。科技不僅是全球化的驅動力,也是企業的競爭優勢所在。

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2.科技是否為消費者和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創新產品與服務3.科技是如何改變分銷渠道的,例如網絡書店、機票、拍賣等? 4.科技是否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與消費者進行溝通的渠道

  • 企業環境

企業處在什麼樣的生命週期,是上升還是下降,成長還是衰退,企業在行業之中價值鏈處在什麼位置,有沒有核心的產品和能力,有沒有話語權。

威脅Threats

有時候思考威脅比思考機會更重要,因為身處機會中不見得能夠成功,但是處在威脅裡則必死無疑,比如諾基亞,在傳統手機時代稱王稱霸,但是智能機時代到來就很快頹敗,有時候你打敗了對手,還是被時代淘汰了。

威脅和機會都是相對的,都是從大的環境分析外部因素對企業或者自身可能帶來的影響,還是可以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技術企業等角度去分析。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關注目標企業的競爭對手,和潛在替代者

  1. 我們現在的競爭對手是誰?
  2. 我們競爭對手正在做什麼?
  3. 哪些新的競爭對手加入會威脅我們公司?
  4. 這是一個夕陽行業嗎?
  5. 行業正在發生哪些不利於我們的改變?
  6. 我們的成本在增加嗎?
  7. 我們的供應商靠譜嗎?
  8. 有哪些新興技術正在替代我們產品?
  9. 我們有現金流的問題嗎?

SWOT的可以推導出的四個戰略

SWOT是常用的戰略規劃工具,通過上述的四個維度分析,可以幫助企業進行戰略選擇,下圖就是一個完整的SWOT分析。

當內外部維度重疊時,就產生了四種狀況,同時也對應了四種企業應該採取的戰略

1.槓桿效應(優勢+機會)-增值型戰略槓桿效應產生於內部優勢與外部機會相互一致和適應時。在這種情形下,企業可以用自身內部優勢撬起外部機會,使機會與優勢充分結合發揮出來。然而,機會往往是稍瞬即逝的,因此企業必須敏銳地捕捉機會,把握時機,以尋求更大的發展。

2.抑制性(劣勢+機會)-扭轉型戰略抑制性意味著妨礙、阻止、影響與控制。當環境提供的機會與企業內部資源優勢不相適合,或者不能相互重疊時,企業的優勢再大也將得不到發揮。在這種情形下,企業就需要提供和追加某種資源,以促進內部資源劣勢向優勢方面轉化,從而迎合或適應外部機會。

3.脆弱性(優勢+威脅)-多樣化戰略脆弱性意味著優勢的程度或強度的降低、減少。當環境狀況對公司優勢構成威脅時,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出現優勢不優的脆弱局面。在這種情形下,企業必須克服威脅,尋找更多的優勢,以發揮優勢。

4.問題性(劣勢+威脅)-防禦型戰略當企業內部劣勢與企業外部威脅相遇時,企業就面臨著嚴峻挑戰,如果處理不當,可能直接威脅到企業的生死存亡。

關注微信澤宇說,回复SWOT獲得企業問題清單

https://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茶葉電商方案]SWOT分析-心有靈犀

餐飲店選址的SWOT分析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