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客戶倒追你的成交課

讓客戶倒追你的成交課

2008年12月。

上海到斯圖加特的航班。

我的目的地是楚芬豪森,位於斯圖加特的保時捷全球總部,全世界保時捷密度最高的地方。

在航班上,我遇見了一位企業老闆。他知道我為保時捷進行培訓工作後,問我:“John,你覺得保時捷的行銷方式,和其他公司有什麼關鍵的區別?”

我說:“本質上,保時捷是讓客戶倒追它,大多數公司是拼命追客戶。”

他說:“我也想讓客戶倒追。可是那是奢侈品公司啊。”

其實無論身處何種行業,即使你是銷售新人,按照倒追成交模型,你都可能創造出強大的誘惑,吸引客戶主動選擇你。

我最早總結出這套模型並且加以實踐,是在我的求職培訓產品的推廣中。效果是:

1)抓潛成功率:2% -> 31%
2)諮詢成交率:14% -> 50%以上
3)人均諮詢時間:1到2小時-> 小於5分鐘

前兩個月一位房地產銷售,跟我談她的客戶很多都看上去有興趣,最後都沒有買單,跟進對方也很冷淡。

然後我跟她用了30分鐘的時間,講了”倒追成交模型“。

前兩天跟我說,成交率提高了20%左右,而且客戶明顯現在配合了對她態度更好,她有了種掌控的感覺,不像以前一樣被動。

作為銷售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話:“客戶拒絕是正常的事情,客戶拒絕你要堅持下去,說服客戶,打動客戶”。

這是銷售界頭號謬論。客戶的頻繁抗拒,並不是什麼正常的事情,而是牛不喝水強按頭的結果。

客戶的購買,一般分為3個階段:

1)調研階段
2)比較階段
3)決策階段

在調研階段,客戶這時候對於自己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缺乏一個清晰的認知,因此他們的核心任務,是理解自己的問題和可能的解決方案的選項。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人臉上最近長了比較多的痘痘。

那麼她要做的事情,首先不應該是下單買藥。而是可能到網上去搜索一下自己的症狀,看看怎麼回事,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影響有多大。還要了解一下,到底這個可能有什麼解決的辦法,例如:

  • 什麼都不做讓它自己消退
  • 去醫院檢查
  • 買點藥自己敷
  • 採取措施調理保養身體

在這個階段,用戶固然可能去諸如“去痘痘的藥”的產品網站逛,但他們的重點並不是馬上購買,而是藉助這些網站上的訊息,去把握自己問題和解決方案的整體脈絡。他們關注的是大框架,而不是購買細節。

同樣的例如買房子,用戶在這個階段,需要理解的可能是諸如:

  • 都有什麼樣的區域板塊
  • 什麼樣的房子適合我的需求
  • 不同類型的選擇可能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 不同地段、房型的歷史價格和升值潛力
  • 重點應該在什麼地方看房

在這些全局性的問題沒搞清楚之前,他們很難做出一個成熟的購買決定。

越是複雜的、重要的購買決策,客戶在調研階段花的精力往往就越多。

這個階段,客戶願意接觸銷售,並不是代表他們有多大意向在你這裡買單,而是通過跟你的交流,幫助他們建立對問題和解決方案的全局認識。

但銷售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在這個階段就開始拼命賣了。

例如前面的房地產銷售,說她以前經常接觸客戶帶客戶看房,就開始跟客戶說諸如“這個房子很好,你如果要買的話還可以有優惠balblabla...",卻沒有去把握客戶整體的購買階段。

如果你的客戶是在調研階段(事實上對於復雜購買決策,客戶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這裡),他們的核心需求就是”理解問題和解決方案全局“,所以如果你能夠在這方面提供價值,通常就有自然的吸引。

這位房地產銷售,一個目標群體是海外置業的台灣人。我跟她說,去寫一個台灣人澳洲置業指南,其中列出她的目標客戶最關心的常見問題,然後當有客戶來找她,就首先分享這份報告。

她說“這樣我下來還要先做些調研和整理工作,把這個寫出來”,我說是啊,這個年代,你要做好銷售,專業化的服務能夠幫客戶解決好問題,這個是必須的。

然後她的客戶看了指南會問更有針對性的問題,這樣她也可以給客戶更好的建議。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幫助客戶找到合適的房子,就容易了很多。

同時這篇報告她分享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又激活了一些以前的客戶成交。而且她的客戶群體也把指南分享給了自己的圈子,這樣又帶來了新的客戶。

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她以前跟進過幾個客戶,問對方要不要買,對方一直沒有理睬她。然後她把這個報告發給對方之後,很快就收到了諮詢回應。

她跟我說以前也參加過銷售培訓,重點是諸如行銷話術、逼單手法之類的銷售技巧,從來沒有意識到要做這樣的事情。

克勞德·霍普金斯,現代廣告業的奠基人之一,說:”如何高效的銷售術,都是建立在吸引人的服務上的“。

如果你接受到的銷售訓練核心是關於”銷售“,這個恐怕很難有效果。在這個時代,一流銷售的基礎是一流的服務。而專業型銷售,對客戶最基本的服務就是”幫助客戶做出高質量的購買決策“。

調研階段的客戶,最需要的服務是”能夠幫我理解全局“的教育服務。這也是作為銷售人員,應該修煉的關鍵能力。

在調研階段之後,是比較階段。

調研階段是一個發散的過程,客戶收集大量的訊息,建立自己的整體認知。而在比較階段,客戶開始做減法了。

這個階段客戶會排除掉大多數選項,保留少數的候選,進行進一步的比較。這就像上淘寶店,一開始你可能看到覺得還可以的,都放進購物車。然後差不多了,就要從購物車裡面挑幾個重點,作為下一步的考慮方向。

在比較階段一個核心的事情,是”選擇標準“。

有句話叫做"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服務、四流企業賣產品、末流企業賣苦力"。大家看一下站在行業頂端的企業,或者站在社會生態鏈上方的階層,他們往往是掌控了標準,例如法律就是一種標準。對於銷售人員也是這樣,你影響客戶決策標準的能力,往往決定了你的檔次。

舉個例子,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管理軟件公司,公司的產品,都是跑在微軟數據庫軟件上的。有一天聽到同事說,他們去打單,客戶的招標要求中,包含了一條:考慮到數據的擴展性,數據庫將來必須能夠放到小型機上。

因為微軟數據庫軟件只能安裝在PC服務器上,這一條如果執行,其實就等於判了我們公司的死刑。對方的銷售人員,介入得早,已經給客戶做了教育:“小型機等於高性能”。儘管他們的實際狀況,其實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

那麼好了,如果你不能逆轉標準,在這個案例中,連上場的機會都沒有。

我寫下”讓客戶倒追你的成交模型“這篇文章,其實目的是銷售我的在線課程。 ”讓客戶倒追“也是在幫助大家樹立選擇標準。

這個市場上有無數的銷售課程,但是幾乎所有都是”如何追求客戶“的。如果大家接受了”讓客戶倒追“的標準,那麼基本上我已經排除掉了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競爭對手,甚至可能你們會發現,沒有別的選擇。

這也是在客戶調研階段,你就應該主動的去教育客戶,幫助對方建立整體認知框架的另一個原因:在調研階段的教育過程中,同時影響對方的決策標準。

比較得比較充分了,也就進入了最後的決策階段。

在這個階段,用戶已經要做最後的決定了。

在面臨重大決策時候,人類心理本能會有不安全感。例如”婚前恐懼症“,就是這種不安全感的典型反映。有些時候這種不安全感有明確的理由,但即使沒有任何理由,本身也可能是”說不准就會出問題呢”,害怕做決定。

這個階段客戶會面臨自己的內心選擇壓力。如果通過了,那麼會購買。如果沒有通過,很可能或拖延甚至決策流產。

在很多情況下,銷售人員面臨最大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同行,而是客戶“沒有購買”。

我們看客戶購買週期的這三個階段:

1)調研階段
2)比較階段
3)決策階段

其實這三個階段的發展過程,也是客戶購買決策的成熟過程。

如果客戶每個階段工作做得紮實,認識到位,那麼最後,無論是決定買還是不買,選A還是選B,這個決策都是成熟的,他們內心都是有安全感的,相信自己做出了好的選擇。

但如果這三個階段任何一個階段出現“不紮實”的狀況,那就可能出現如下的情況之一:

1)直接在前面階段終止,購買決策流產

我前一階段準備買個可以站立工作的電腦桌。然後調研了一下,各種型號各種價格眼花繚亂,到底什麼適合我呢?

我也忙於是這事就擱置了。

其實卡在“調研階段”了,始終沒有建立起一個簡單清晰的整體框架。

越是重大的、客戶沒接觸過的難以理清頭緒的購買,這種死在前期的可能性越大。

2)前期問題爆發到決策階段,購買決策流產

調研、比較不充分也可能進入決策,但是這時候客戶的不安全感會很大,最終放棄購買。

我有次在一個教育行業的銷售群潛水,發現每天討論的最熱烈的問題就是“逼單”。大家討論各種方法諸如現場施加壓力呀、回去給折扣啊、隔三差五送溫暖打感情牌啊。

可是拜託,這裡面家長們之所以不願意買單,往往很多人是“我家小孩問題是什麼解決方案該怎麼樣“這樣的整體框架都不清楚好嗎,聽銷售說的一頭霧水,人家這時候本來就難以選擇。

3)客戶做出低質量購買決策

有些時候儘管客戶的購買認知不成熟,依然會做出決策。例如家長儘管一頭霧水,還是會挑一家公司讓小孩學習。

但這種情況,往往客戶在購買的時候是有比較強的不安全感的,因為自己也能感覺到對做出決策,缺乏充分的掌控和信心。

有次我的朋友最近忙的團團轉,問他為什麼這麼忙。告訴我他們要統計不少報表,從各地分公司的人員那裡要數據,一塌糊塗。

我就問他:“這件事情不是一般管理軟件會自動的出來的嗎?”

他告訴我,當時公司要上管理軟件的時候,有好幾家供應商。他們感覺其中一家不錯,但老闆覺得都差不多,選了便宜的一家。他們也很難舉出可信的理由來說服老闆。結果上線後發現很多都做不了,反而給自己增加不少工作量。而供應商也幫不了什麼,一涉及到實際問題就要加錢,還懷疑他們能否搞定。

企業管理問題是典型的複雜問題。客戶面臨一大堆的問題,例如工作效率低、溝通不暢、執行力差,也搞不清楚到底“上管理系統對工作有什麼影響”。所以拍著腦袋選、比著價格選甚至按照回扣選,就成了經常的事情。

還有個超級普遍而頭疼的問題,一旦採用新的管理系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部門、人員的責任、權力、利益的調整,也就是說有“受益者”和“利益受損者”。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推動變革也是一種很有技巧的問題。還不用談本身IT系統方面的技術複雜性。

這種情況下他們因為現實的壓力,也的確買了,但是自己的決策都不成熟,導致後果很糟糕,也就正常。

顯然,這第三種情況,並不是你的客戶希望出現的結果。

作為銷售人員,你的重點不是“逼單”,而是幫助客戶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成長,提升他們的購買認知,從而讓他們感覺可以做出高質量的購買決策。

按照對客戶影響的重要性,購買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 一夜情
  • 戀愛
  • 婚姻

一夜情性質的購買,例如淘寶買件衣服,相對影響小哪怕錯了後果也不大,對於這種類型的購買,客戶即使在不成熟的認知的時候,也可能會做決策,能夠承受錯誤成本。這種情況下的“逼單”,往往還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技術,儘管我不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

但反過來如果是嚴肅的、影響重大的事情,客戶對於自己“購買決策質量”就非常重視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本身你沒能幫助客戶提升做出“高質量購買決策”的能力,就直接想要快速搞定,那很容易快速失去客戶的信任,激發反感。

在決策階段,越是重大的購買,客戶會在意“錯誤的風險”。在重大購買決策中的失敗,對於客戶造成的損失可能遠遠不是買產品和服務的那些錢,而是損失更多的金錢、在權力鬥爭中的出局、市場的失敗......

所以這種購買,客戶需要有高度的掌控感和信心。因此對於供應商和銷售人員,也會更加看重可靠性和安全感。而作為銷售人員的你,如果從客戶購買的調研階段開始,幫助客戶提升他的認識,從而提升決策質量。這種共事的關係會幫助客戶建立對你的信任和安全感,也會幫助你深刻的了解客戶。

銷售人員困擾的一個問題,就是“我跟客戶談價值,客戶跟我談價格”。

這裡面最常見的兩種情況是:

1)的確你的價值對客戶不是價值
2)客戶因為缺乏見識與能力,沒辦法理解你的產品和服務價值

越是複雜的產品和服務,如果客戶又是第一次購買,例如上面的企業管理軟件,的確人家搞不清楚啊。那怎麼辦呢,搞不清楚那就用自己清楚的標準來,例如價格。所以如果你是銷售的專業化產品和服務,從調研階段就培養客戶的認識,讓他們變得更有品味,能夠區分出事情的好壞,這樣才能產生實在的價值感。

如果你想加速客戶購買的進程,簡單粗暴的逼單,對於大一點的項目是幾乎沒有用的,但是如果你能幫客戶更快的更成熟的跨越每個階段,那麼最終的購買決策也就可以更快做出了。

例如“海外置業指南”加上隨後的諮詢,可能幫助購房的人用30分鐘的時間,明確了以前幾個月都沒有明確的大方向。那麼這樣客戶就可以進入後面的步驟。

有兩種做事的方式:克服問題vs 根除問題。

船的速度普遍要比車的速度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水中船會受到水的阻力。

用克服問題的思路,工程師用了更加光滑的船底塗料、設計更加流線型的船身,這些都有幫助,但是改進不是很大。

另外有人想,既然水的阻力是妨礙船速的關鍵因素,那麼能不能徹底根除水的因素呢?基於這個思路,氣墊船發明了。它運行的時候會利用氣墊,讓船身脫離水面,這樣徹底不用考慮水的阻力了。因此船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如果今天大家去三峽庫區之類的旅遊景區,高速的旅行船,往往都是氣墊船。

客戶的抗拒,是妨礙成交率的關鍵因素。

傳統的銷售方式,是基於“克服抗拒”。但這樣一來,牛不喝水強按頭的結果,反而是加深了客戶的抗拒心理,適得其反。

而倒追成交學的思路,則是根除客戶的抗拒,反過來激發客戶內心動力成交。因此可以大幅度突破你的成交率。

但要做到這一點,大家需要樹立新的思維方式。

其實銷售就像斗地主:

  • 農民:銷售人員和客戶
  • 地主:客戶面臨的問題

銷售和客戶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把客戶的問題搞定,大家才都有好處。在這樣一種模式下,作為銷售人員,你的思維是”幫助客戶成功“。

而傳統銷售模式下的行為,例如逼單,其實是銷售的重點,沒有放到”客戶的問題“上,而是放到跟客戶,也就是隊友鬥了,想要直接掏出對方的錢,客戶也不傻。你去壓他的牌,他反過來壓你的牌,互相打卻忘記了最重要的目標。

在知乎上有個問題”銷售最厲害的手段是什麼“。

回答裡有很多各種銷售技巧,例如見人說什麼話,如何逼單,過分關注這些,可能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我覺得作為銷售最厲害的手段,莫過於”成就客戶“。

客戶為什麼要跟著你走呢?因為跟著你,他們能得到他們想要的。

銷售人員有兩個常見問題:

1)沒錢賺
2)缺乏被客戶尊重的感覺

能夠成就客戶,才能夠有尊嚴的賺錢。

但成就客戶這件事情,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要體現在你的銷售過程中的。大多數銷售,之所以頻繁遇到抗拒,是因為他們的銷售過程,每一個環節,都是想”成就自己“,拼命地想要把客戶的錢掏到自己的口袋裡。

當你的銷售過程,是成就客戶的過程的時候,客戶就會主動的配合你。

具體怎麼落實呢?這就是我的倒追成交模型課,想要講的內容。

倒追成交模型,其實包含三個模型。這三個模型互相關聯,共同指導你打造一個讓客戶難以抗拒的成交過程。

今天這篇文章的內容,其實講的是第一個模型:“客戶購買週期模型”。

關於它的進一步講解,以及其他的兩個模型,我準備在在線課程中詳細分析。

課程主題:倒追成交課時間長度:3小時授課時間:10月27日(週四)
授課方式:微信群或者千聊

說明1:這套模型適合專業化產品和服務的銷售,也就是客戶期待銷售和供應商有專業性,希望銷售人員幫助自己提升決策質量的,不適合簡單快速消費品說明2:再好的銷售方法也不能幫助你賣垃圾產品,相反產品質量高,倒追成交模型的威力才會更大說明3:對於同質化產品,銷售人員的服務也是差異化的因素。倒追成交模型可以幫助你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從而造成差異化

課前思考題:

  • 客戶總是說要考慮一下,怎麼破?
  • 你跟客戶談價值,客戶總是談價格,為什麼?
  • 跟著跟著所有的招數就用光了,不知道該怎麼跟進了,還的硬著頭皮上,如何處理
  • 難以判斷客戶的成交意向,要么操之過急反而失去機會,要么浪費到手的機會,怎麼辦?
  • 銷售會談應該談什麼,怎麼談才能激發客戶的興趣和參與
  • 每天都很忙碌,到底有多少產生了價值?如何識別無用功,聚焦於高價值的事情上?
  • 在銷售中處於弱勢地位,一直無條件的讓步,例如給出更低的價格或者免費服務,卻沒有從客戶方獲得任何承諾,如何扭轉這種局面
  • 如何甄選出高質量的銷售機會
  • 客戶不配合很難推動進程怎麼辦
  • 頂尖銷售賣標準,到底如何影響客戶的決策標準
  • 如何在開發陌生客戶時,30秒激發對方的興趣獲得響應
  • 因為產品和服務的同質化和激烈競爭,陷入價格戰泥潭,怎麼辦
  • 一直被動響應客戶要求,掌控不了主動權,如何處理
  • 難以及時了解到客戶的購買進度和心理狀態,也就更談不上及時應對,怎麼破

在傳統的銷售思維中,往往推崇”銷售英雄“,那些在客戶抗拒的情況下,還不屈不撓堅持的人。

堅持當然有它的價值,但是倒追關係學的核心理念,不是一味的堅持,而是引導客戶走向水到渠成的成交。

孫子講”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如果說傳統銷售理念是“百戰百勝”,與客戶鬥智斗勇的話;倒追的核心則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個市場上大多數銷售課程,都是“狼性思維”,要對自己狠對客戶狠。但人又不是機器,到處碰壁還能堅持,往往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會機器化。哪怕是巴薩這樣的球隊,連輸幾場也會人心浮動。固然有心理建設,但最重要的是能夠贏,在勝利的基礎上才有信心。

要人性不要狼性,對自己對客戶都是如此,才是可持續的發展。

課程介紹和報名方式請參考倒追成交課課程介紹

補充訊息:

倒追成交課是倒追關係學的一門課程。

倒追關係學是關於如何打造高價值、高吸引關係的思想和技術體系,旨在幫助人們建立高質量的關係。目前主要圍繞情場(婚戀關係)、職場(工作關係)和商場(客戶關係)展開教育。

建議閱讀我的倒追關係學免費電子書系列,改變思維方式:

  • 情場(婚戀關係):《單身女人,讓男神倒追你》:關注公眾號“倒追學堂”獲取
  • 職場(工作關係):《求職者,讓雇主倒追你》:關注公眾號“讓雇主倒追你”獲取
  • 商場(客戶關係):《銷售員,讓客戶倒追你》:關注公眾號“讓客戶倒追你”獲取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blank

如何銷售專業性強的中高端產品(1):購買決策複雜度

blank

技術銷售者:讓客戶倒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