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跨境電商亞馬遜從業者困境開篇之何去何從
00後即將要嶄露頭角,95後可以撐起一片天,90後的跨境電商從業者何去何從。
第一批90後已經到了而立之年業,面臨的不僅是成家立業的壓力還有事業如何突破的迷茫。
接下來看看目前從業人員困惑
運營人員
操作店鋪這麼久是一直鋪貨還是手把手獨立選品到成功推成爆款。
單量沒起來吧,被離職。
單量起來了,排名穩定了,老闆一副無所謂你愛走不走的態度,過一段時間重新計算抽成方式,明明掙錢變多了,但是工資變少了。
離職吧,換一家公司又得從底薪重新幹起,而且單量起來了誰能保證不和前一個老闆一樣的套路削減抽成。
不離職吧,這樣天天變抽成方式真是抽自己的血汗錢,明明抽成夠低了,自己也咽不下這口氣,以對方的態度遲早是卸磨殺驢,倒時候店鋪交給另一個人運營還不用給抽成。
創業吧,能否獨當一面,產品從哪些入手,身上幾萬塊最多再加上信用卡上的錢能否萬無一失,旗開得勝。
不創業吧,這行從業人員永遠都是那麼年輕,老了不值錢,到時候就算屈尊打工都沒人要。畢竟00後都已經野心勃勃躍躍欲試創業,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萬一以後競爭激烈像天貓一樣,就錯過時機了。
小賣家老闆
鋪貨吧,越來越沒單,效果越來越差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精品吧,自己又不會,招人來吧,稍微有點水平的這工資人家也看不上,又想低成本又想高水平,看來畫大餅的能力得再提高一下,畢竟有時候畫餅充飢還是省下不少錢的。
中型家老闆
精品吧,CPC真的是越來越貴了,姐夫又更改廣告競價算法了,變著花樣收割我的血汗錢,一點都不客氣。競爭對手運營水平真的是神出鬼沒,活生生把我產品給擠下去,一點沒有反抗的餘地。
品牌化吧,產品議價確實高了,流量成本低了,還能融資上市建立品牌壁壘成為行業標杆,想想都開心。關鍵成功案例也就ANKER一家,感覺現在團隊很不穩定,過年了估計年終獎少發一點就單幹去了,只能邊走邊看吧。
傳統外貿老闆
不轉型吧,越來越沒單了,隔壁的老王今天寶馬明天奔馳,現在KTV也不唱了,動不動就是出入高級會所。聽說最近很火的白馬會所的帥哥都轉行幹亞馬遜了。
轉型吧,聽說好像也有人賠錢了,自己又不會,上了年紀再從頭學起真TM累人。
組建團隊吧,面試來一個不愛說話的,也不知道是沒乾貨還是保守,偶爾來了一個很能扯的,不知道是真水平還是天生就是靠嘴吃飯。
不組建團隊吧,弄個招聘信息天天套經驗,感覺也有一段時間了,貌似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也不知哪一個說的對。
找個合夥人吧,等單量起來了再招新人把他擠走,貌似這行運營厲害的不吃這一套,弄了半天也沒個願意。願意的感覺水平不咋地。
問問老王吧,面子又過不去,好像我沒他行一樣,人家支支吾吾的又不愛搭理我。低三下四也不是我的風格。想當年我還是這片區域做最好的。
不問老王吧,天天在我面前得瑟,感覺很行的樣子,感覺問他能少走很多彎路。想想還是算了。
工廠老闆
不開店吧,最近幾個天天在我1688店裡採購產品,搜一下亞馬遜竟然賣32.99美金,賣給他25人民幣還說貴,計算器拿起來敲幾下發現利潤還不小呢。關鍵這些傢伙天天壓價,明天一批才買22元,還說他不掙錢。
不同意22元吧,把我的產品給別的工廠生產,到時候連湯都沒的喝。
同意22元吧,辛辛苦苦設計的爆款竟然沒掙到錢,便宜了這些人。
開店吧,要不自己也搞個店,天天去查他們店鋪,他們好賣我也上。上了半天竟然沒單,開開廣告吧,還是沒單,真邪門。
要不招個吧人,招了一年竟然沒人要來,不就是工廠偏僻了點嗎,現在90後真不能吃苦。
你是否具備亞馬遜運營核心競爭力
能否獨當一面
亞馬遜運營會不會像現在天貓賣家一樣淡化運營人員
基礎崗位像流水線工人一樣,怎樣擺脫這種情況。
從這家公司離職後怎麼辦
創業應該具備怎樣的運營水平
創業怎樣萬無一失
這個行業能否乾一輩子,老了乾不動了怎麼辦
如何構建運營技術優勢產品供應鏈優勢品牌壁壘
這個高壓的行業,老闆焦慮員工也在焦慮,大家都不輕鬆。
身為亞馬遜運營你在看老闆臉色的同時殊不知老闆也在看貝索斯的臉色。
圈內人焦慮圈外人恐懼,傳統外貿公司不轉型等死轉型不知如何下手,特別產品適合電商平台的傳統外貿公司,單量一天不如一天。
2017年初我也焦慮過。
當時運營了三個月的速賣通,雖然熟遍所有平台規則,精通運營技巧,做到二級類目行業全國第二,但是平台的一句話:一家公司名下由2016年的最多6家店鋪改為2017年最多3家店鋪。五家店鋪其中兩家說關就關,毫無抵抗之力。隨著接觸的平台越來越多,對市場的深入了解,我心中的困惑漸漸解開,焦慮也慢慢消失。
接下來我將以一個亞馬遜、速賣通、wish、獨立站運營人員和身邊阿里國際站15年的從業經驗外貿創業者朋友來講訴傳統外貿和跨境電商的過去和我眼中的未來。希望對你的外貿之路有所啟發。
2019年跨境電商坑在哪裡,路在何方,我將持續連載。歡迎轉發文章到朋友圈,你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我的微信號kuajinglat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