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跨境圈廣告術語掃盲!

blank

超全跨境圈廣告術語掃盲!

木瓜移動為幫助各位廣告優化師盡快入門熟悉業務,按進階等級整理了一波兒互聯網海外廣告專業術語,還不知道的快來了解一下吧。如果有需要補充的歡迎在底部留言。

1、入門版本

1)ATC: Add to cart,加入購物車

2)ATC Rate: Add to cart rate,加購率

3)CPM:千次展示費用,也稱“千次展示收益”,指在應用或網站內展示1,000次廣告所花的平均費用或所獲的平均收益。

4)CPTM: Cost per Targeted Thousand Impressions,經過定位的用戶(如根據人口統計信息定位)的千次印象費用。 CPTM與CPM的區別在於,CPM是所有用戶的印像數,而CPTM只是經過定位的用戶的印像數。

5)CPA:單次操作費用,也稱“單次獲取費用”,指廣告吸引受眾採取一次操作所花的費用。

6)CPC:單次點擊費用,廣告每獲得一次點擊所花的費用。

7)CPI:單次展示費用,每吸引一名用戶觀看廣告所花的費用。

8)CTR:點擊率網頁鏈接的點擊次數與展示次數之比。

9)CPD: Cost Per Download,每下載成本:按APP下載量計費

10)CPI: Cost Per Install,每次安裝成本:按APP安裝量計費

11)CPS: Cost Per Sale,每銷售成本:按實際銷售產品量計費

12)CPL: Cost Per Lead,每潛在客戶獲取成本:按蒐集到潛在客戶名單/銷售線索數計費等。

13)CPcart:加入購車成本

14)CPcheckout:發起結賬成本

15)Cart to purchase rate:購物車至購買成功率

16)Checkouts initiated rate :發起結賬成功率

17)CTA: Call to action行動號召

18)PPC: Pay-per-Click,是根據點擊廣告或者電子郵件信息的用戶數量來付費的一種網絡廣告定價模式。

19)Purchases:購買量(FB廣告術語)

20)Transactions:訂單量(Google廣告俗語)

2、進階版本

1)ASO: App Store Optimization應用商城優化,狹義上指針對蘋果應用商店的app排名所做的優化工作

2)AEO: App Events Optimization,App事件導向優化廣告

3)ARPU :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即每用戶平均收入,衡量公司業務收入的指標

4)AP:自動版位,一般常和CBO(廣告系列預算優化)一起使用。版位指網站或應用內用於展示廣告的位置,例如動態消息、Instagram 快拍或Messenger 收件箱。 5)A/B test:也稱“拆分對比測試”,可供廣告主開展受控的實驗來對比多個廣告組,了解其中哪個表現最佳。 6)BM:商務管理平台是facebook廣告賬戶的操作平台,簡稱BM。在這個平台上可以實現多人同時操作廣告賬戶。如果你有多個廣告賬戶,可以在商務管理平台裡管理不同賬戶下的廣告。

7)CBO: Camgain buget optimization, Facebook基於廣告系列層次的預算優化方式(自動分配廣告系列下的廣告組預算)

8)Click Through:用戶點擊廣告的次數,評估廣告效果的指標之一9)Click Rate: Clickthrough-Rate,即點擊率/點進率,即網絡廣告被點擊的次數與訪問次數的比例,即clicks /impressions

10)Display Ads:展示廣告,展示廣告主要指靜態的圖片廣告、動畫廣告,以及富媒體廣告

11)DPA: Dynamic Product Ads,Dynamic Product Ads,Facebook廣告術語

12)DSA: Dynamic Search ads,動態搜索廣告,google廣告術語

13)DRA: Dynamic remarketing Ad,谷歌展示廣告中的動態再營銷廣告,對應Facebook DPA廣告。 ,針對和網站有過互動的用戶進行的廣告

14)DAU: Daily Active User日活躍用戶數量

15)MAU: Monthly Active User月活躍用戶數量

16)EDM: Electronic Direct Marketing的縮寫,就是電子郵件營銷

17)Native Ads:原生廣告,通俗說是那些看起來就像網站或者app中正常內容一樣的廣告

18)LTV:終生價值,指使用第三方開發者應用的客戶群的總價值指標(例如總購買量)

19)PV:訪問量,全稱Page View,即頁面訪問量,每打開一次頁面PV計數+1,刷新頁面也算

20)UV:網站獨立訪客,全稱unique visitor,訪問你網站的一台電腦客戶端為一個訪客。 00:00-24:00內相同的客戶端只被計算一次。

21)IP:獨立IP數,指訪問某個站點或點擊某條新聞的不同IP地址的人數,獨立IP只記錄第一次進入網站的具有獨立IP的訪問者

22)ROAS: Return on ad spend,廣告支出回報率

23)ROI: Return Of Investment,投資回報率,注意財務上的ROI一般是利潤/成本

24)Viewability:廣告可視性,IAB行業對於展示類廣告的可視性有要求,比曝光要求更高,人可見

25)VO: Value Optimization,價值優化

3、高階版本

1)Adertorial:軟文廣告的一種,即付費文章,故意設計成像一篇普通的文章。

2)DSP: Demand-Side Platform,在互聯網廣告產業中,DSP是一個系統,也是一種在線廣告平台。它服務於廣告主,幫助廣告主在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上進行廣告投放,DSP可以使廣告主更簡單便捷地遵循統一的競價和反饋方式,對位於多家廣告交易平台的在線廣告,以合理的價格實時購買高質量的廣告庫存*需求方(DSP)提出廣告需求,由交易平台(Ad Exchange)連接供應平台(SSP),通過數據管理平台(DMP)找到精準用戶,實時競價(RTB)計算出該次廣告展示需求方需要出的價格3)RTB: Real Time Bidding,實時競價,RTB是一種技術為王的精準營銷手段,當一個用戶在全網瀏覽過某種商品,或點擊過特殊類目的廣告後,其瀏覽痕跡都會通過cookie記錄在案,而通過廣告交易平台,你在下一次瀏覽網頁的時候,將被推送符合偏好的廣告

4)Ad Exchange: AdExchange是互聯網廣告交易平台,像股票交易平台一樣,Ad Exchange聯繫的是廣告交易的買方和賣方,也就是廣告主方和廣告位擁有方

5)DMP: Data-Management Platform,數據管理平台能夠幫助所有涉及廣告庫存購買和出售的各方管理其數據、更方便地使用第三方數據、增強他們對所有這些數據的理解、傳回數據或將定制數據傳入某一平台,以進行更好地定位

6)信息流(Feeds)廣告:顧名思義,即是出現在社交媒體用戶好友動態中的廣告。它最早於2006年出現在Facebook上,隨後Twitter、Pinterest、Instagram和LinkedIn以及國內的QQ空間、微博和人人網等社交媒體也相繼推出信息流廣告。它以一種十分自然的方式融入到用戶所接受的信息當中,用戶觸達率高。

7)SEM: Search Engine Marketing,搜索引擎營銷,SEM是由英文Search Engine Marketing縮寫而來,中文意譯為“搜索引擎營銷”。簡單來說,搜索引擎營銷就是基於搜索引擎平台的網絡營銷,利用人們對搜索引擎的依賴和使用習慣,在人們檢索信息的時候將企業信息傳遞給目標用戶。讓用戶主動的找到企業,並點擊企業的廣告,最終和企業產生聯繫或下單。

8)SEO: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優化,SEO是由英文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縮寫而來,中文意譯為“搜索引擎優化”。 SEO是指通過站內優化比如網站結構調整、網站內容建設、網站代碼優化等及站外優化,比如網站站外推廣、網站品牌建設等,使網站滿足搜索引擎收錄排名需求,在搜索引擎中提高關鍵詞排名,從而把精準用戶帶到網站,獲得免費流量,產生直接銷售或品牌推廣。

9)Rich Media:富媒體,這種應用採取了所有適合的最先進技術,以最好的傳達廣告主的信息,甚至與用戶進行互動,如視頻、flash廣告等。

10)植入式廣告:在電影或電視劇或者其它綜藝節目插入相關的廣告,如變形金剛,非誠勿擾等。

11)UGC: 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用戶通過互聯網展示原創內容。

12)PGC: 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製作內容時,按照傳統媒體方式;傳播內容時,遵循互聯網的傳播規律

13)PUGC: 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專業用戶生產內容,是將UGC + PGC相結合的生產模式專業用戶生產內容

4、行業職稱版本

1)AE: Account Executive,客戶執行

2)SAE: Senior Account Executive,資深客戶執行

3)AM: Account Manager,客戶經理

4)AD: Account Director,客戶總監

5)CD: Creative Director,創意總監

6)GCD: Group Creative Director,創意群總監

7)CP: Creative Partner ,創意合夥人

8)CW:即Copy Writer,文案

9)SCW: Senior Copy Writer ,資深文案

10)SAD: Senior Art Director,資深美術指導

11)PR: Public Relations ,公關

5、其他

1)Attribution window (Conversion window):歸因窗口

2)View-through attribution:瀏覽歸因

3)Click-through attribution:點擊歸因

4)CR轉化率: Conversion Rate的縮寫,是指訪問某一網站訪客中,轉化的訪客佔全部訪客的比例

5)CRO:轉化率優化

6)CA:自定義受眾,通過Facebook廣告界面創建的一組受眾,能幫助廣告主在Facebook用戶中找到現有受眾

7)ECA:互動自定義受眾,也稱“Facebook自定義受眾”,指根據以往在Facebook產品內與廣告主內容互動的情況來看,可能會與廣告進行互動的受眾群

8)IAP:應用內購買

9)IAA:應用內廣告,廣告變現

10)IPM: (Install Per Mille)千次展示下載量

11)LAL: Lookalike Audiences,Facebook上類似受眾的稱呼,與現有受眾具有類似特徵的人群,可幫助廣告主向與老客戶相似的人群投放廣告。

12)二跳率:網站頁面展開後,用戶在頁面上產生的首次點擊被稱為“二跳”,二跳的次數即為”二跳量”,二跳量與瀏覽量的比值稱為頁面的二跳率

13)跳出率:跳出率是指瀏覽了一個頁面就離開的用戶佔一組頁面或一個頁面訪問次數的百分比

14)人均訪問頁面: PV總和除以IP=人均訪問頁面。人均訪問頁面>=10個,才算優質用戶

15)重複購買率:指消費者在網站中的重複購買次數

16)客單價:是指每一個訂單的平均購買商品金額,也就是平均交易金額

17)核心受眾:一種默認定位選項,讓廣告主能根據人口統計特徵、地區、興趣和行為來尋找廣告的目標受眾

18)Viewability:廣告可視性,IAB行業對於展示類廣告的可視性有要求,比曝光要求更高

以上是木瓜移動給大家總結的常用互聯網廣告術語,大家有其他常用術語補充可在留言區留言哦,記得點贊喲!

木瓜移動是Facebook和Google國內頂級代理。服務團隊由擁有10年投放經驗的media buy團隊和Facebook、Google政策解讀輔助團隊組成,服務行業包括:遊戲、電商(含中小電商)、APP、品牌等。公司成立至今,實現了飛躍式發展,與眾多優秀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成功幫助廣告主和應用開發者打開海外市場。


欲了解更多海外營銷投放乾貨及資訊請前往木瓜移動營銷學院:

木瓜移動|木瓜營銷學院|海外投放資訊平台|海外推廣教程

Facebook/Google投放諮詢/免費開戶申請點這裡:

http://papayamobile.mikecrm.com/0TUDzlh​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AD Tech

跑Facebook廣告,CPM太高怎麼辦?

Facebook廣告賬號頻繁被封?真的要等完大選等聖誕,等完聖誕等元旦才能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