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黑客》讀後感

blank

《增長黑客》讀後感

前幾年增長黑客(Growth Hacking)概念突然火起來,乍一看感覺很高深莫測,但當深入了解後會發現增長黑客是規律可循,是有套路可依。最近在工作之外我抽抽出一部分時間通讀了肖恩艾利斯著的《增長黑客》,對我啟發頗大。

首先先明確一下什麼是增長黑客

我們先看看維基百科中的定義:“Growth hacking is a process of rapid experimentation across marketing funnel, product development, sales segments, and other areas of the business to identify the most efficient ways to grow a business. ”

“增長黑客是一個快速試驗的過程,在營銷漏斗、產品研發、銷售部門和其他業務領域,以最有效的方式來促進業務發展。”

我的理解就是:通過快速迭代、不斷試驗達到所期望的數據指標增長。

所以增長黑客要:

  • 重視分析

重視數據分析,用數據說話,能夠通過數據得出結論。

  • 敏捷開發

具備MVP思維,能夠快速試錯,最終找到正確的方向。

  • 把握用戶生命週期

能夠把握用戶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不斷優化產品的增長漏斗。

  • 跨團隊合作

能夠打破公司不同部門彼此孤立的筒倉,開展合作。

其次再來挖掘增長黑客的工作流程。

正如之前所說,增長黑客要通過迅速試驗尋找新的增長機遇並擴大現有機遇,這一過程是一個持續循環,也由四個部分組成:

  • 數據分析

可根據之前製定的數據指標監控面板中找到相對薄弱的環節,下鑽看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定位出原因,還可以結合用戶反饋或者用戶訪談來定位該環節轉化率較低的深層次原因。

  • 提出想法

分析找到待優化的點之後,就可以發揮大家的專長想解決方案。產品、設計、技術、營銷等不同方向的專業人員對於同樣一個優化點的想法可能是不同,可以通過頭腦風暴收集大家的想法。

  • 排定優先級

當收集到足夠多的想法後,就要通過一定的方法對之前的想法進行排序,本書介紹了肖恩制定的“ICE評分體系”, ICE三個字母分別代表impact(影響力)、confidence(信心)和ease(簡易性),在這裡就不做過多的去展開。當然排序方法不是唯一的,但是他們的總目標都是一樣的,幫助團隊決定試驗的優先級。

  • 執行試驗

通過快速部署試驗,拿到我們想要的數據結果,然後再繼續工作流程的第一步,形成閉環。

最後再來講講用戶生命週期模型。

增長黑客是有自己的方法論的,而AARRR模型就是用戶增長中非常重要的模型:

  • Acquisition(獲客)

獲取用戶是增長的第一步,如果沒有用戶再做什麼都是徒勞。而在流量難,流量貴的今天,獲客成了很多公司的難題,像以往通過燒錢的方式獲客已經成為過去,如何獲客成為公司首要要面對的難題。由於文章篇幅所限,所以不做過多展開,但我想說的是無論要採取哪種獲客手段,前提是我們的產品要有價值,要對用戶有價值,不然就是緣木求魚,用戶產生有價值的轉換。

  • Activation(激活)

激活用戶的核心在於讓用戶更快地體驗到“啊哈時刻(Aha moment)”。啊哈時刻是新用戶第一次體會到產品的價值的時刻,他們感受到滿足甚至是驚喜,“啊哈時刻”就是我們留住用戶的籌碼。

  • Retention(留存)

每天會有1萬個新到用戶,結果有九千個不會再訪問產品,那麼這樣的增長又會有多大作用,所以現在的關鍵是如何留下用戶。不同的階段採用的方法是不同的,留存可以分為:初期留存、中期留存和長期留存。

初期留存:可以看作是激活的延伸,我們要做的是不斷優化產品,讓用戶盡快感受到產品的核心價值。

中期留存:需要讓用戶使用產品成為一種習慣,為此我們需要用戶從產品中獲得滿足,並確信使用產品能夠帶來回報。

長期留存:我們要確保產品繼續為用戶帶來更大的價值,這個階段的關鍵在於讓用戶不斷重新認識到產品的不可或缺性。

以上就是我對增長黑客的理解,主要介紹了增長黑客的工作流程和用戶增長模型,礙於篇幅有限有很多地方都沒能展開講,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更深入的進行挖掘、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What do you think?

blank

Growth Hacking(增長黑客)的定義

blank

互聯網時代,如何實現增長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