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稻盛和夫和他的《乾法》
最近有幸拜讀了日本經營之父稻盛和夫先生的《乾法》一書。 感觸頗深,這種感觸不止是思想上的感觸,而是一種靈魂的洗禮和心靈的震撼。
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國寶級的經營大師。 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部,以他的說法是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大學。 畢業后加入了京都一家效益較差、瀕臨破產的陶瓷企業~ 松風工業,這是一家製造絕緣瓷瓶的企業,曾經是日本行業內頗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但到稻盛和夫加盟時,這家企業問題百出,已走到了破產的邊緣。 工資遲遲不發!
與他一同進入企業的同學,都紛紛選擇離開,但稻盛非但沒有離開,還改變了自己以往抱怨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用"極度認真"的工作態度,讓這家企業起死回生。
在2010年,稻盛和夫以73歲的高齡毅然出任破產重組的日本航空公司的董事長,僅僅一年的時間讓日本航空起死回生,並讓日本航空創造了當年在全世界727家航空企業中最高利潤的神話。
《幹法》一書分為六個章節,每個章節主題各不相同,但在品讀的過程中,從頭到尾總你總能感受到一股力量,就是~堅毅、熱情、極致、完美!
通讀全書,讓我感觸最深的有三點:
1關於對待工作的態度
熱愛你所從事的工作,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中,你定會有所成就。
關於這一點,稻盛和夫認為:工作分為喜歡和不喜歡,喜歡的工作再苦再累,都覺得值,比如在戀愛中,你陪心儀的女孩兒走再遠的路都不覺得累。 如果從事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固然是好事,但很多人從事的並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 那麼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
方法有三:
(1)熱愛工作,在枯燥的工作中學會找樂趣;
稻盛和夫舉了一個例子,他曾經有一名研究助手,是名校畢業,聰明能幹。 説明稻盛和夫測定實驗數據。 每當實驗測出的數據符合設想時,稻盛和夫都會高興地跳起來。
這位助手卻用冷冷的目光注視著他。 在助手看來,他很輕薄。
而稻盛和夫則認為:要把枯燥的研究做下去,就要為每一步小小的成功而慶祝,這樣才能增添新的勇氣!
同時,在這裡稻盛和夫認為,如果你對自己的工作足夠喜歡、對自己的產品足夠愛,你是能夠聽到產品的"聲音"。
我想,這並非是唯心主義的說法,而是一種極度熱愛之後,對事物的一種精準的領悟與把握。 有些「天人合一」的感覺。
(2)成為"自燃人"
人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點火就著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種是點火也燒不起來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種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自燃型"的人;
想要成就某項事業,就必須要成為自我燃燒的"自燃型"的人。 這種類型的人,積極主動,從來不是等待別人吩咐後去做,而是自發行動。
(3)敢於在"漩渦中工作"
所謂漩渦中工作,意味著自己在工作中積極主動,爭做核心者和影響者。 讓自己進入漩渦中心,你能夠體品嘗到工作成功后醍醐灌頂、如露入心的欣喜之情。
2關於努力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所謂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並不是單純的與別人一樣的努力,而是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這就好比長跑,你要極盡全力、以短跑的速度參加長跑比賽。
在這一點上,稻盛和夫認為,遇到問題和困難,要先自問一下"我是否竭盡全力了? ”
一個人如果要想有所成就,就需要抱有強烈的願望,使出渾身的力量,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個時候"神"就會現身,會助你一臂之力!
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自助者,天助之」!
當你為夢想而努力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3關於堅持
持之以恆,必有所成;把握當下,堅持每一天!
(1)持續的力量:
只要你能夠堅持下來,即使在平凡的崗位上,依然能夠創造出非凡的成就! 如果今天還不成功,那是因為時間還未到!
(2)給自己設定一個高一點的目標:
關於目標的設定要運用「未來進行時」的方法! 不要用現在的能力水準設置未來的目標。
在書中,稻盛和夫說,很多時候,京瓷不具備製作某些新產品的能力,但是為了贏取客戶、打開市場,他會毫不猶豫地接下這些訂單。 甚至有些訂單的要求很苛刻。
因為,在他看來,現在不具備這種能力,不代表未來不可以通過學習后,具備這種能力! 同時,他覺得,正是因為客戶的苛刻,才歷練了京瓷的競爭能力!
關於這一點,我想稻盛的出發點是基於對自身能力的自信、對工作的熱情與執著,以及那種永不服輸的精神。
也正因為如此,在稻盛和夫的帶領下,京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行業奇跡!
最後,稻盛總結了一個工作、人生觀的公式:
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影響一個人工作和人生結果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1)能力:先天的,可以改變但改變的幅度有限;
(2)熱情:後天培養的,能夠通過調整心態,大大得到改變;
(3)思維方式:最基本的,對結果起到決定性的因素!
而這個公式也很好地詮釋了稻盛和他的經營哲學!
以上為本期內容,希望對您有啟發!
本文作者:燕歸來,個人公眾號:燕歸來PPT(liuyanlai1988),文章多次被《培訓雜誌》、《台灣培訓》、《簡書》等平台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