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稻盛和夫
春節期間,終於讀了一本書,就是稻盛和夫的《活法》。
讀完,不免心中有所感悟,想著記錄下來,與君共勉。
現今是一個浮躁的時代,少勞多得,驕傲自滿是多數人的"通性",我也不例外。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我在社會的"薰陶"下,認為學習乃至工作只應做自己職責內的,心理憧憬著"不用幹活,拿錢收錢到手軟"的所謂理想生活。 功利的心,懶散的舉止,焦躁不安的思想,無法讓自己鎮定下來。
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對於前面幾年的我來說,是一碗濃濃的心靈雞湯,只聞不喝,即使喝下這一碗雞湯,我並不會充滿幹勁。
如今想想,是當時的思維方式出現了問題,自己把這些道理只當作雞湯,一碗可有可無的雞湯,只因所想的皆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思想過於狹隘。 當你的思維方式轉變了,你會把這些道理視為良藥,是人生道路上讓自己重獲新生的良藥。
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越讀越理解,愈理解愈上頭。
第一項是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當你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時,仔細想想這一項,你真的比別人都努力嗎? 如果沒有,那麼稍作休整,繼續向前努力! 也許此時還看不到結果,不要氣餒,這是長期的過程,要牢記你此時的努力是秉承著你內心的願景而自發的行為! "做"好每一天,哪怕只有一寸,也要努力向上提升。
第二項是要謙虛,不要驕傲。 "滿招損,謙受益。" 千萬不要自以為是。 自信是相信自己而擁有的信心,因為某項成果而喜悅,也是非常正常的,無可厚非。 但是,因自己的某項成果而止步不前,洋洋得意,那是萬萬不可的。 若甚至因此而看不起別人,到處吹噓,自覺高人一等,這也是斷斷不能夠的。 時刻保持一顆自信但謙虛的心。
第三項是要每天反省。 兒時,《論語》里「吾日三省吾身」這句名言,早已耳熟能詳,卻始終沒有付諸於行動,認真踐行。 每天睡前都要自我反省,反省自己今日所思所行有無過錯,有錯即改,方能進步。 每天一點點的進步就是從自省中總結改正而來的。 將反省出的過錯加以改正,不斷努力,人生必會前進。
第四項是活著就要感謝。 只要活著,就要感謝。 感謝宇宙萬物,感謝自己生命中的一切。 心中有感恩之情,口中也不吝於道出自己的感謝,對方與自己都會有莫大的幸福感,愉悅感。 我甚至要感謝自己曾經受到過的打擊和遭遇的困難與挫折。
第五項是積善行,思利他。 與人為善,言行之間要留意關愛他人。 說話做事要從對方的角度考慮,真正的為他人考慮,而不是自以為是的對他人好。 不僅是從自己的言行出發,也要從他人的言行舉止中,理解對方的心態。 這才是真正為他人考慮。
最後一項是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自我情緒的調節,影響當下。 煩惱必定會有,但是不要時時刻刻記掛在心上。 你所遇到的不過是人生中的一道道坎,正面面對,不要逃避,直接踏破這些坎,前方的道路在歡迎你向前。
這六項精進是稻盛和夫人生智慧中的一部分,汲取這之中的養分為自己所用,不斷地搜尋並且吸收更多的養分,即使沒有變成參天大樹,也必將枝繁葉茂。
人要有"信仰",這"信仰"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人闡述的"道理"。
將這六項精進作為自己的信仰也未嘗不可,每天誦讀,努力向信仰靠近,不斷踐行,自我糾錯。
除了這六項精進之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幾點:
1.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2.睡也想,醒也想,持續強烈的願望
3.樂觀地想象,悲觀地計劃,樂觀地實踐。
4.決不隨波逐流,死守原理原則
人生很長,人生也很短,願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正確"地為人,至少讓自己不懊惱於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