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Facebook廣告數據?不知道這三步就虧大了
大數據時代,數據分析成為市場行銷必不可少的環節。 Facebook承載了海量的用戶數據,對於使用Facebook進行行銷推廣的人員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巧用Facebook數據分析,可以幫助跨境行銷人員在海量的受眾數據中抽絲剝繭、洞察市場,實現降低投放成本、提升廣告效益的最終目標。
飛書互動資深優化師Hedy分享如何利用Facebook進行轉化量廣告數據分析。
第一步安代碼:正確接入Pixel,保證數據追踪正確性
在使用Facebook數據進行廣告數據分析前,需要知道數據追踪的必要條件——Pixel。
Facebook Pixel像素代碼是一種分析工具,可幫助你了解用戶在網站上採取的操作,包括瀏覽網頁、選擇產品、加入購物車、購買等。只有正確接入事件代碼,才可以保證數據追踪的有效性,繼而衡量廣告成效。
- 操作方式:
將Pixel像素代碼嵌入網站標頭,完成Facebook Pixel像素代碼設置。當某位用戶訪問網站並採取操作時,Facebook Pixel像素代碼便會觸發並報告相關操作。
通過這種方式,你可以知道客戶何時採取了操作,並通過後續Facebook廣告再次向他們展開行銷。
- 注意事項:
如果是Shopify這類與Facebook官方合作的建站,在Shopify後台填寫好Pixel ID即可追踪基礎數據和轉化數據;如果是完全自建站,需要手動安裝基礎代碼和事件代碼,才可以追踪之後的事件轉化數據。
第二步搭框架:建立數據解讀框架,根據事件解讀正確數據
為事件設置解讀邏輯,根據事件針對性解讀關鍵數據,能幫助我們進行精準的數據分析。
根據用戶事件層次,可以劃分三個漏斗層級,每個層級包括以下事件:
1、認知層級:查看內容
2、產生需求層級:加入購物車、添加支付訊息、加入心願單、查找分店、發起結賬、購物、提交申請、訂閱等
3、轉化層級:完成註冊、聯繫、購物、預約、開始試用等
不同的事件有不同的數據側重指標:認知層級更看重展示覆蓋、點擊花費等較為基礎的成本數據;產生需求層級更看重轉化量和瀏覽量;轉化層級用以衡量廣告投放的有效性,更加看重投放成本和花費效率。
根據不同的數據層級,針對性地解讀該層級最重要的數據指標,即可搭建數據解讀框架。
第三步抓核心:重點數據分析指標及優化邏輯
有了框架,就需要有串聯邏輯。在所有廣告數據中,最重要的莫過於CPM、CPC、CTR、CVR、CPA ,這五大指標可以幫助我們規劃不同產品週期的廣告目標,從產品曝光、產生點擊到帶來實際轉換,再透過點擊率及轉換率來檢視用戶對此次廣告內容的反應。
- CPC(Cost Per Click)每次點擊成本
用戶每點擊一次廣告內容時,廣告主需要支付給平台的費用。
- CPM(Cost Per 1000 Impression)每千次曝光成本
每當有1000個人看到廣告,廣告主需要支付的廣告費用。
- CPA(Cost Per Action)每次行動成本
用戶完成某一個特定的轉換動作,如填寫報名表單、購買產品、註冊為網站會員,廣告主需要支付給平台的費用。
- CTR(Click Through Rate)點擊率
用戶看到廣告並點擊廣告的比率,計算方式為廣告被點擊次數/廣告被顯示次數。
- CVR(Conversion Rate)轉換率
用戶點擊廣告後產生轉換的次數,計算方式為廣告轉換次數/廣告被點擊次數。
廣告主進行數據分析時,建議數據優化分步走,層層攻破廣告問題。從CPM看受眾選擇優化,從CTR看點擊率優化,優化這兩個數據得到最佳CPC ,結合CRV ,查看落地頁質量,建立用戶友好型網站,從而提升C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