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计流程的思考

blank

关于设计流程的思考

本人算是设计新人,以下是自己前期实习以及入公司(从事体验设计工作)一个多月以来关于设计流程的思考。如果其中有的地方写的不合理,还望各位前辈谅解并且给予指点,感激不尽!比心...

现在无论产品设计还是运营还是行銷都更加提倡“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与思考问题,用户主导型的设计方式。这一点在设计流程上的体现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设计师的设计工作正常情况下是需要基于一个完整的设计流程一步步的实现产品从前期构想-最终完成。

这里的设计流程参考了英国设计协会的“双钻模型”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了自己在实际项目中的实践来描述下具体的步骤流程:

1.目标分析

2.宏观调研

3.确认方向

4.微观调研

5.设计方案

6.细化原型

7.验证&检验

8.开发跟进

最终:设计沉淀

下面对每个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1.目标分析

在开始的目标分析阶段,最重要的两个点是需要弄明白商业目标与用户目标,即

● 老板想要什么?(给谁做?分析干系人主要是想解决什么问题?)

● 用户的目标是什么?

blankblank

设计师一开始就应该审视产品的“愿景”,来分析商业目标与用户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设计师可以放心的进入下一步,如果不一致的话就需要和需求方(老板)进行沟通,说出你的观点与依据。这就是第一阶段所要做的两件事:

①进行原始需求确认

②目标用户分析。

原始需求确认:设计师可以通过询问产品经理,为产品提供服务的第三方、了解现有行业数据或对二手报告资料等方式来达到我们的的确认目的。

目标用户分析:除了询问相关人员与查找行业数据外,设计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进行具象化如:产品是给谁做的?这里面的功能设定能帮到用户吗?市场上类似的产品的用户反馈是怎样的?等等这类问题来分析。

经过上面两个维度的调查与分析,设计师需要产出的是:一份原始需求确认清单与用户的目标分析报告。

2.宏观调研

这个阶段的宏观调研有两个维度:

目标用户:分析目标用户所处宏观环境(大环境/大场景)以及用户的一些喜好、行为习惯等宏观上的特征。

产品:分析现在市场上产品的替代品有哪些?现有的时长大环境是怎样的?以及现有替代品用户的反馈是什么情况....等等

通过完成

用户调研,分析用户心理模型&典型行为特征;

市场/环境分析,分析现关于同类产品的时长大环境(趋势)可以对后期为产品确立方向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

对于用户调研与市场华景分析可以使用以下设计方法:

用户画像、情景法、客户体验历程图。通过这些方法真实再现用户的需求,模拟出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抓取其中的关键情节、关键节点,使设计师在始终围绕着用户面临的问题以及将注意力集中在实现用户关键目标上面。

在通过对目标用户的分析研究后,产出相应的用户研究报告与竞品分析报告,通过这两份主要的报告,可以大致规划处产品设计的方向以及相应的功能点有哪些。

3.确立方向

在经过第二步的用户研究与市场调研之后,对用户的痛点以及设计机会点有了大致的思考,这时候要做是对我们所研究得出的这些痛点进行过滤,对其进行优先级的排列。在这个环节,设计师可以通过一个样板来讲自己的方向写出来,让自己对方向有更加清楚的认知,如下图:

blankblank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加明确自己产品是给谁做的,后续打算怎么做、优势在哪

4.微观调研

在第三步完成了需求定义之后,这时设计应该思考的是用户在达到这个需求的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场景,哪些是主要场景,哪些是特殊场景,然后再每个场景下需要做哪些任务才能最终达到这个场景,通过将人物细分拆解成用户一步步的行为,这样设计师才能让自己的思维找到着力点,做出体验更好的设计,并且设计产出出现错误的概率将大大降低。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查看相关的竞品(注:这个过程中的竞品分析与前期分析时的存在差异性,前期的竞品分析只是在大方向上通过竞品来确定主题框架等,而在这个阶段的竞品分析更有针对性,因为这个阶段设计师已经将场景>任务>流程>行为,分析的很清楚了,对于自己的设计上更多的是寻找解决方案,而找竞品是最快捷,最安全的方式。总的来说,该阶段就是:场景--任务--行为,只有将这些都分析的透彻才可以进入到下一步:设计方案,在这个阶段分析好了,设计方案仅仅只是将设计师的想法快速的呈现出来而已,速度是非常快的!

blankblank

5.设计方案

由于在需求分析与用户研究后会对研究内容进行收敛,对产品的大致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形”,大致有个轮廓,在上一步确定了主要场景的情况下,依据需求确定主要任务后对任务进行分解,将任务变成操作,并为该操作设置操作路径,路径的流程设计中,有主流程,同时也有很多分支流程,而在设计方案阶段,便是将这些梳理出的流程涉及涉及的每个动作设计相应的界面,将交互流程表达清楚。

blankblank
如:社交类产品中需要对群聊添加成员
blankblank
基于流程中的行为设计相应的界面

注:在涉及到复杂的交互流程时,一定需要搭建流程图,流程图可以帮助你在画稿前,理清设计思路,必须在上手画稿前将这些思路理清楚才能按照流程将界面画出来,否则很容易造成后续不断的返工修改,影响工作效率。

6.细化原型&验证测试

在原型初稿出来后,设计师可以邀请司内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审核,收集专家们的建议,并对设计稿进行快速可用性测试,主要可以测试一下几点:

是否存在阻断型操作?

流程对用户而言是否过于冗长,操作是否繁琐?

用户是否理解主次訊息,主次訊息是否明确?

干扰訊息是否过多?

是否缺乏合理的默认值?等

blankblank
测试维度可以参考以上维度

在测试后,对用户建议进行整理,这个过程需要紧扣最初需求,对建议进行筛查,进行优先级的划分,按照可用、好用、爱用的原则进行针对性优化:

blankblank
优化原则

7.后续开发跟进

在交互稿交付开发后,需要进行澄清会,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技术实现性的问题,交互设计师不一定非要懂技术,但一次次技术评审下来,对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对于一些优秀技术同学,还可以加一条「有挑战但技术乐意做」,哈哈)要逐渐形成清晰的概念并进行总结,必要时也可以体现在自己的设计文档上(让大家理解你有时做出一些看上去略古怪的设计方案的苦衷)。设计过程中也要及时找技术同学沟通确认可行性、倾听他们的建议和反馈,而不是次次都是等方案设计完成、正式评审了才发现技术上实现成本过高,进而被迫放弃。

以下是针对这一流程中可以用到的相关方法整理:

blankblank

以上内容是我在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感受与总结,相关的方法现在可能不是很成熟,也算是将自己的这6个月工作中有关做事流程进行整理,如果有哪些地方不对,还请各位给与指点,十分感谢!

(其中有些图来源于网上,如有侵权问题,可联系删除)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blank

由如何做建筑评价引发的一些思考

blank

交互设计思考:信息设计中的层级与层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