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競爭時代品牌利潤背後的秘密
超競爭時代
未來的競爭,是品牌的競爭
目前台灣已經進入了一個超競爭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面,貨架上不缺產品。各個行業都是供大於求的狀態,所以未來的競爭已經步入到了品牌競爭的時代。

1.時代大機遇
那麼在我們目前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提供了大家甚麼樣的大機遇呢。過去改革開放的30年,有兩個最大的歷史機遇,第一個叫城市化進程,台灣見證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台灣被稱為基建的狂魔,在浪潮裡面催生了房地產巨大的產業,也催生了一個巨大的造富的運動。
第二台灣的過去的30年見證了,世界上最大的製造行業出口的這樣大的浪潮,台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家。所以也催生了、誕生了像阿里巴巴,這樣以外貿為導向的著名的企業,這個兩個是過去台灣30年最大的歷史機遇,未來台灣的30年最大的歷史機遇是什麼?
也有兩條,第一條叫中產階級的崛起,目前台灣有2.5億的中產階級的人口,未來預計到2025年台灣的中產階級規模,將增長到5億,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規模,也就是說中產階級的人數會比現在再擴大一倍,而這樣的一個人數會超過美國本土的人數的總和。這個里面它的產業的帶動和消費的升級的想像空間可以說是巨大。
第二台灣的整個企業發展已經到從產品競爭到渠道競爭到品牌競爭的時代,所以台灣未來30年會催生出世界上規模最大品牌的群落。台灣會成為從一個製造大國,成長為一個品牌的大國。當然大家對這一點可能會心存疑問,但是我們是做品牌的全案公司我們在做品牌策劃過程中,接觸了大量的優秀的企業家,我們對此是有堅定的信心的台灣已經在往這個方向正確的進化,並且台灣在這方面的後勁實際上是極其巨大。

2.品牌是什麼
那麼既然品牌是未來30年最大的機會之一,品牌是什麼?
品牌=購買理由
第一品牌從本質上來說,它是購買理由,品牌是消費者選擇我而不選擇別人的一個清晰的理由。這就是一個品牌的本質。第二品牌叫認知優勢,特勞特在品牌的定位書裡面有一句名言,在品牌的世界裡面認知大於事實,也就是說做品牌。
品牌=認知優勢
實際上在做消費者的認知,我們怎麼創造消費者的一個認知優勢,並且把認知優勢固定下來,形成他的購買偏好。其次品牌是選擇的成本,因為品牌背後隱藏著兩個根本性的承諾。第一個叫品質的承諾,你選擇我,品質一定是保證,所以這是第一品質承諾。
品牌=選擇成本
第二是價值承諾,因為品牌是有核心價值,這個核心價值也是客戶。選擇品牌的根本理由所在有價值承諾和品質承諾,所以這樣的話它就會大大,降低了客戶的選擇成本,品牌等於溢價。為什麼品牌會等於溢價?因為傳統的產品是以成本來定價,而品牌的定價邏輯不同。品牌是有價值定價,因為品牌做了價值的承諾,並且品牌佔領了消費者心智中的客戶價值,獨一無二的客戶價值。
品牌=溢價
所以品牌能夠形成溢價,品牌等於利潤。因為品牌與價值定價的情況下,減去成本它就創造出了品牌的利潤,而這個利潤在超競爭的時代裡面以成本定價,大家都會陷入價格戰的汪洋大海裡面競爭,而品牌不會,它可以超越價格戰的競爭,所以它能夠創造出利潤,而品牌等於高利潤。
品牌=利潤
品牌=高利潤
品牌=持續利潤
為什麼品牌更高利潤,因為WPP在對台灣的100個。最成功的調研的時候發現,台灣最成功的品牌裡面有24%高價定價。有40%是超高價定價,也就是超高價定價、高價定價的品牌,更加容易成功,而失敗的100個品牌裡面,超高價定價和高價定價只有分別是5%和9%,也就意味著超高價定價和高價定價的品牌,其實失敗的更加少,它比低價的更不容易失敗,品牌等於持續的利潤。
因為品牌建立了以品牌為中心,幫助企業成功的機制。 。
品牌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是唯一一個能夠帶動企業經營所有其他變量的一個核心的變量,它能帶動企業的生產,能帶動企業的供應,能帶動企業的採購,能夠帶動企業的產品,也能帶動企業的影響。這個變量撬動了企業所有變量的發展,撬動了企業整個經營體系,所以它能夠創造出持續的利潤。
品牌=資產
品牌同時等於資產,在過去一個企業最根本、最核心的資產是廠房資產、土地資產、機器設備的資產。未來的一個企業最根本的資產是什麼?第一個資產實際上是新資產權的資產,這個資產也就是品牌的資產。另外一個資產叫消費者資產,就是消費者的數據和消費者的聯繫方式的資產,是企業的核心資產,無論是品牌資產也好,消費者資產也好,其實都是以一個消費者為中心的邏輯。因為消費者是有限的,產品是無限的,在這個情況下誰佔領消費者,誰就佔領了未來。

短期發展靠爆品,長期發展靠品牌
短期的一個企業發展靠爆品。但是爆品往往會曇花一現,迅速地起來,也迅速地落下去,長期發展一定靠品牌。因為品牌背後意味著是持續的消費者的選擇偏好,而消費者持續的選擇偏好背後意味著企業最便宜流量來源。因為現在的獲客成本可以說越來越高,而品牌會讓一個企業的獲客成本持續地降低,而這樣降低的話就讓企業能夠,長期持續的發展,所以長期發展靠品牌。

3.戰略是什麼?
戰略認知=格局思考
戰略認知等於格局思考,戰略要看得高,能夠看到未來、看到趨勢,基於未來和趨勢做提前的佈局。
戰略= (方向*10) *執行力
戰略等於方向×10×執行力,也就是說我們選擇了方向以後,這個方向在未來的發展的過程中,它的效率會放大10倍再乘上執行力。
為什麼方向的效率會放大10倍呢?因為企業的定位就是企業在未來社會中位置我們要到哪裡去?這個點選對了以後,我們帶著整個企業的團隊向這個方向進發。如果方向是對的,我們走的每一步、積累的每個資源,做的每個動作都是對的,如果方向是錯的,隨著時間推移,方向的錯誤它會越來越放大。
在一年裡面差異可能還不明顯,但是3年裡面差異就會很明顯,5年裡面差異會更明顯,10年裡面它會形成根本性的、完全不同的差異。所以它的方向是會放大10倍的。

戰略=競爭對手不可取代的優勢
戰略等於創造競爭對手不可取代的優勢,戰略等於做正確的事。在做正確事情的基礎上,戰略對企業來說意味著成本最低,企業做了優秀的戰略以後,企業的成本是最低的。
戰略=成本最低
因為在方向上面我們做了正確的選擇,我們避開了那些我們可以失敗的陷阱。我們不需要再去交學費。因為這學費別人已經幫我交過了,我們選擇了正確的事情,這個減少了企業巨大的成本。
在正確的事情上面,我們集合了公司的資源,讓公司內部的所有的人在一個方向上,讓他動作都向一個方向上去發力,砍掉了企業的廢動作,而企業廢動作其實也是企業內部。一個看不見的、巨大的、隱形的成本。我們讓企業少走彎路才能把它砍掉,把企業的廢動作的成本砍掉,在這個程度上面。所以戰略正確是企業成本,最低的一個方式。
預測-破局點-壓強
戰略等於預測-破局點-壓強,預測是什麼,預測未來,預測未來的基礎上面找到破局點。破局點一旦找到壓強,把公司所有的資源壓強到破局點上面。形成戰略的突破,不要在非戰略方向上面,消耗企業的戰略性的競爭資源。我們必須一定要把企業戰略性的競爭資源,壓強到破局點上面,這樣突破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4.超競爭時代品牌致勝之道
升維攻擊
站在時代風口之上
在當今時代的風口上面,現在的商業模式變化迭代可以說是非常快速。所以企業一定要自己主動的升維,在升維的基礎上面進行升維的攻擊。
掠奪心智
直擊消費者的底層需求乃至慾望
企業要在市場上取得了成果,一定要掠奪消費者的心智。因為消費者的資源是最稀缺的,消費者心智資源是最稀缺的資源,我們需要讓品牌直擊消費者的底層需求,乃直擊是基於它的底層的慾望。
認知優勢
把認知優勢通過產品來直接傳遞
品牌需要建立認知優勢。而這個認知優勢往往是,通過產品傳遞給消費者。
所以如蘋果而言,蘋果現有apple這個品牌,在持續地推出iPod、iPad、iPhone這樣的產品。把蘋果的品牌的認知優勢,通過產品傳遞給消費者,而一個產品傳遞給消費者以後。後面有多個產品跟進以後,它就會形成消費者的選擇偏好,而品牌就能夠持續地賦能未來的產品線,讓消費者的選擇成本在最低的情況下,依舊選擇我們的品牌。
搶位截留
先佔領價值-再跟風購買
品牌同時要搶位截留,率先佔領價值,在佔領價值基礎上面,讓消費者跟風購買,因為消費者都有羊群效應。買的越多會讓越多人買,更多人排隊會讓更多人加入到排隊的隊伍裡面。
品牌資產
持續積累–日日不斷
品牌要建立資產。品牌資產是通過持續積累,日日不斷、日積月累來形成突破的,而品牌的資產它會越積越大。最後形成突破性的品牌的效應。
戰略俯衝
定位取捨配稱
品牌要建立戰略俯衝,這個戰略俯衝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品牌要定位,定完位以後叫取捨。取捨背後是聚焦,聚焦的基礎上面形成配稱。把品牌落到企業的經營系統裡面去,落到企業經營系統的過程,我們稱之為配稱。
戰略節奏
解釋權話語權思想領導力
品牌要建立自己的戰略節奏贏得解釋權,獲得市場上的話語權,通過話語權的不斷強化,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領導力。而這個思想領導力就會讓所有的人信服品牌,乃至於讓品牌成為消費者的一個信仰。
盈利飛輪
商業模式利潤鏈條推拉並舉
品牌最終的目的是構建企業的盈利飛輪,這個盈利飛輪背後隱藏的是商業的模式,是利潤鏈條,是推拉並舉的行銷方式。
做大事,抓核心增長點
每一次會戰,都為了最終的決戰
我們在品牌向前突破的過程中,需要抓大事、抓核心增長點。這個大事和核心增長點,我們稱之為會戰,讓每一次會戰都為了最終的決戰。而最終的決戰的目的就是確立我們品牌的地位,而品牌地位一旦確定就形成了我們源源不斷利潤的來源,這就是利潤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