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成功之後,為什麼仍需要「接地氣」?

稻盛和夫:成功之後,為什麼仍需要「接地氣」?

眾所周知,成功幾乎是每一個人願望。

但是,真正能夠成功的人並不多。

或者說,有些人雖然已經成功,但是,不久又由成功轉向失敗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

blank

有人把這種原因歸結於命運,這當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一個人之所以成功,其實是有許多因素,同理,失敗也一樣會有許多緣由,儘管當中很可能有許多客觀的因素,但是,據個人的經驗,我更願意相信主觀因素的佔比相對要多一些。

甚至可以說,我更願意相信那些不成功或者成功后又失敗的人,皆是緣於不"接地氣"所導致,即不"接地氣"是他們失敗的主因。

為什麼如此說呢?

blank

我們以稻盛和夫作為例子,近年來,稻盛和夫之所以廣受人推崇,甚至被人推到"商聖"這樣的高度,最根本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有多大的成就,而是因為他的言行與理念"接地氣"。

他的這種"接地氣",事實上,感染了許多人,並讓許多人從他的經歷當中看見自己的影子,即讓我們知道,成功如稻盛和夫,也曾經和我們一樣,有著人性的各種缺欠,但是,這種缺欠並非不可逾越,而是完全可以靠自己以及他人的説明下克服的。

就算是稻盛和夫本人也一樣,若是沒有恩師的説明和提攜,稻盛和夫也走不到今天,更不會在商界和企業界創造屬於自己的神話。

blank

所以,稻盛和夫的經歷告訴我們,任何人的成功,其實都需要"接地氣",進一步的說,"接地氣"就是一個走向成功最有力的法寶,這種品質的體現,事實上,就是一個人務實、肯乾,這才是最高貴品質的所在。

從另外方面講,一個人的成功往往都是從"接地氣"開始,即接近並融入最真實的生活,甚至在這樣的生活當中把自己逼入困境。

也許有人會說,當下社會上的年輕人,本來就一直處於焦慮與矛盾之中,甚至陷入困境而苦苦掙扎。

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每一個人,事實上,都需要經過這個階段,有些人能夠積極面對困境,挨過去了,走向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卻在機會面前消極應對,最後放棄了,於是不可避免地走向成功的反面。

blank

因此,我們看稻盛和夫的著作,並用心去品讀他的著作,就不難發現,他的一些行為與見地往往能夠直擊問題的本質,而大多數的人,則更容易被外在的一些事情干擾與影響,甚至左右了心智,並由於導致自己每天都忙忙碌碌,無法認清真正的自己與需求,而一個人若是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下,就必然會出現倦怠,最終一事無成。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接地氣」並不是讓人把眼光放窄,而是讓我們正視現實,不再揮霍青春。

更何況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大家往往都是沒有資源,也沒有資本,除了正視現實,直面困境之外,我們別無選擇,因為一旦放棄或者逃避現實、避重就輕,就會為未來的困難埋下隱患,最終難以走向成功。

以上這些,其實就是"接地氣"的重要性,當然也是我們為什麼講,成功之後依然需要"接地氣"的根本原因。

想瞭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問過藍天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稻盛和夫三部曲《心法》《活法》《幹法》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blank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之父”,今天讀書稻盛和夫的《乾法》

blank

稻盛和夫:想成大事,就要進入”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