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麥克:Facebook廣告CPM太高怎麼辦?
強調下,這里特指facebook廣告。在我剛入行時,這個問題一直困擾過我。現在算搞明白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解釋下CPM,指千次展示成本,英文是cost per mille,它是廣告數據裡的一個重要指標,告訴你廣告展示1000次的成本。
在實操中,CPM一直很高的廣告,大機率都跑不好。具體多高才叫高,我這沒有標準,個人覺得美國區購買廣告CPM高於30,觀察一下沒有降下來,廣告肯定要砍了。
先分享下自己最近剛跑的廣告:

廣告都是轉化量-購買事件,多國是BIG4加新西蘭,多國下面2個都是美國,CPM 5.43刀。廣告表現很好,準備擴組了。
要注意: CPM不是一切,你跑廣告不是為了低CPM,而是為了有效果,也就是成效好。成效的話,有的人看重ROAS(廣告帶來銷售額/廣告成本),有的人看重轉化成本。
但是CPM過高的話,往往意味著廣告有很多問題,需要你去歸納總結,以後可以做出更好的廣告,跑出更好的成效!
FB廣告的CPM和很多因素有關,而且只有官方最清楚答案。在我這個一線shopify個人賣家兼FB投手看來,官方的和非官方的解讀,各種聽起來客觀並且無懈可擊的解釋是沒錯的,但是限制了實操中的指導意義。說人話就是:聽起來頭頭是道,一動手一臉懵逼。
“ facebook官方只有算法,投手才有經驗”。 《小麥老師教你一天搞定facebook廣告》文章裡有過和這句話類似的說法,講得很好。
既然我有點經驗,那麼就總結幾點出來供大家參考:
1)競爭
2)廣告目標
3)廣告質量和體驗
4)受眾規模
5)版位
1)FB有幾百萬廣告主了,大家都在競爭廣告位,廣告費自然水漲船高。
美國區人口眾多消費能力強,大家都在搶有限的廣告位。總體上來說,CPM是要高點,但不代表每個廣告CPM都高。
具體到我主力跑的美國區,這幾天FB群組裡有人發帖吐槽CPM飆到50刀80刀了,然後下面評論不少。
有人說自己跑廚具烘焙類產品,知道不少人目前有CPM(過高)的問題;
有人反饋跑一個歐洲國家CPM只有5刀;
有人說跑(美國)汽配類Niche,CPM不到10刀;
還有人說跑美國CPM高,肯定和競爭有很大關係。
截了個圖,大家自己看:
2)廣告目標
對於有點經驗的投手來說,這個好理解。我們選了廣告目標,FB就給我們找對應的人。購買廣告展示給潛在的購買客戶看,而互動廣告展示給那些喜歡互動的人看。前者價值更高,搶人的廣告主更多(和第一點講的競爭也相關),CPM自然更高。
我跑美國區的轉化量購買廣告,永遠比互動廣告的CPM高。
3)廣告質量和體驗
這是個綜合的說法,比如你廣告素材做的好,大家愛點愛看,沒啥人點隱藏廣告,舉報等負面操作,facebook就會傾向於給你更低成本覆蓋更多用戶的機會,數據上的表現之一就是CPM低了。
注意: CPM低了,不代表你成效就一定好。準確的說法是:有更好成效的機率會更大。因為在預算相同的情況,CPM更低,就意味著廣告覆蓋了更多的受眾。
4)受眾規模
受眾規模因素也和競爭扯得上關係,如果你跑核心受眾(cold audience)的購買廣告,受眾只有1W,意味著你要在這1W人的用戶池子里和眾多廣告主競爭廣告位,CPM低不了。
有的人不太清楚各種廣告目標,受眾規模大概放多大合適。
可以參考廣告組受眾信息這的顯示:一般來說指針指向中間的位置,受眾規模比較理想。像下圖中受眾預估覆蓋有1600W,提示範圍過廣。
5)版位:
版位也涉及到競爭,效果相對來說有好差之分。
比如我自己廣告的分版位ROAS,facebook動態消息遙遙領先,ins動態消息排第二,market place排第三
但是我個人實操中:如果只選通常意義上效果最好的2個或3個版位,CPM會很高,ROAS還不如以前跑自動版位的時候。沒辦法,只好帶上其他渣渣版位一起選。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按版位查看ROAS,這麼操作:
選定某個廣告或廣告組,然後點“細分數據-按投放-版位”

左邊就是各個版位,最右邊就是對應的ROAS

我一般使用自動版位或者只用FB和INS的所有版位。
建議新手選版位時也這麼操作。等你經驗多了,可以分版位來測試。
說了上面這些因素,我來說幾個實操中的解決方案:
1)版位怎麼選?
盡量選自動版本,讓FB系統自己去優化。等你的水平進階之後,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大膽測試了。
2)廣告質量和體驗怎麼保證?
多做素材,好好測互動,挑數據好的再來跑購買。
為了某個產品,我整出13個廣告視頻跑互動,最後選出2個跑購買廣告。

廣告這塊對新手的建議:
不要聽有些培訓機構的不入流套路:先跑轉化廣告裡的查看目標或加購目標。
這裡犯了2個錯誤:
1)新手做的廣告大機率是不行的,直接跑轉化廣告真的是浪費錢。
2)目標不對,只有轉化公告裡的購買目標帶來流量是最優質的,看廣告轉化好不好,要拿最優質的流量來測試。
我的做法:
1)跑互動,看數據,篩選廣告
2)數據好的,再拿去跑轉化量購買目標廣告。
PS:這個做法僅針對新手,老手請無視。
3)廣告目標怎麼選?
個人主要就用2個目標,貼文互動和轉化量裡的購買
貼文互動是為了看視頻數據以及攢95%視頻觀看人數
攢95%視頻觀看人數是為了生成類似受眾,更多文章看這裡:
購買目標是為了購物轉化
跑購買轉化事件的CPM總體上的確貴些,但還是要跑這目標。
儘管FACEBOOK說:如果你的轉化事件數據太少,建議你跑上一層更好實現的目標。比如購買事件少,建議你跑發起結賬,或加入購物車。實操中,我們還是要跑購買轉化事件,因為做shopify獨立站賣貨,目標是客戶購買,而不是加購或發起結賬。
想了解更多shopify乾貨,請關注shopify麥克,想盡快上手shopify運營,歡迎查看個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