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麥克:個人創業感觸
1.看足球紀錄片有感:
前段時間我看了兩部amazon original出品的英超球隊紀錄片(熱刺和曼城),覺得挺有意思的。
通過觀看紀錄片,我可以從不同角度了解一個足球俱樂部的方方面面,而不僅僅是通過各種正式或者花邊的足球新聞。
同時,我看到一個團隊的成功,每一個成員都有一定的貢獻。
但是說到團隊裡的關鍵人物,往往是其中的一兩個人。
我在知乎一直說的是shopify獨立站個人創業,而這裡面的關鍵人物,就是我們自己。
供應商,客戶,運營,推廣,財務等等,全部都是你負責you're on your own,
沒人給你兜底,沒人給你發工資。
要自己個人創業的,要及時切換心態:從之前拿工資給公司打工的心態,切換到自己為自己打工的心態上來。
2.學員溝通有感:
感謝知乎和公眾號平台的存在,我有幸結識到不少網絡上的朋友可以溝通交流。他們敞開心扉,說明自己的狀況,尋求我的建議。為了保護他們個人隱私,我籠統的說說幾位學員的情況:
A女士,30歲,嫁到了歐洲,她之前在國內做美工,歐洲那邊的經濟不太景氣,找的是門檻不高的行政工作。她想做低成本的創業,看到我分享的shopify獨立站創業,就想嘗試一下。
B先生,30多歲,目前在國內最大的電商公司做技術工作,待遇挺好但工作強度很大,很焦慮996的工作自己的身體會垮掉,也擔心35歲的時候被公司裁掉,所以一直在尋求適合自己的副業項目。
C女士,20多歲,在一家做亞馬遜的公司上班,今年公司安排她負責獨立站項目。從來沒有接觸過獨立站,所以她一時間有點不知所措,於是網上到處找相關內容。
因為同樣是過來人,所以我挺理解職場朋友。工作之餘有些迷茫有些焦慮,想做點自己的事情又不知道做什麼合適。我當初就是惴惴不安的走上跨境電商這條路的,一路走來也是跌跌撞撞。
來說說創業/個人副業相關的一些建議吧:
1. 不要輕易嘗試裸辭創業,除非你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和積蓄(兩者缺一不可),盡可能不要讓自己和家人暴露在較大經濟壓力之下;
2.雖然我自己是做跨境電商獨立站,但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個項目。外面還有很多其他項目,就拿跨境項目來說有:博客、聯盟、電商平台、全球兼職平台upwork和fiverr等等,大家都可以去了解。推薦4個了解新事物的渠道:業內人士,知乎,谷歌,油管。
3. 創業成功本來就是一個難度係數比較高、有風險的事情,不要認為創業很酷,是一個潮流,大家都在創業,我也要搞。
4. 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影響現有工作的前提下,開始嘗試一些副業或兼職,並在這個過程中低成本試錯,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是相對合理的路線。我就是在最後一家公司做shopify時,發現了shopify+facebook+dropshipping的模式,萌生了自己創業的念頭。
5. 如果一個創業項目是你沒有接觸過的,那麼最快的學習路線就是跟著有能力的老師學習,特別是實操經驗的老師。
如果讓我說一件自己最後悔的事情,那就是:沒有早點看油管,跟幾位實操大牛學如何做廣告擴量。
具體說到個人做shopify獨立站:
我有一些學員和我吐槽說,懷疑自己報過的線下培訓課的老師根本自己沒有做過,就會對著ppt一通說。
要知道:培訓派和實操派有很大區別的(老手請無視下面幾點)。
培訓派會教你:跑轉化量目標的廣告
實操派會教你:花1-2刀拿廣告先跑跑互動,數據好的話才跑轉化量目標,數據不好就重做素材再跑互動。
培訓派會教你:FB各種廣告競價策略是什麼意思
實操派會教你:就用默認的最低費用策略,等你廣告組/廣告系列預算提高到xx刀還是盈利狀態的話,再教你用其它策略。
培訓派會說:FB投放是關鍵(不提落地頁優化)
實操派會說:先優化落地頁!第1步是好好做落地頁!把產品落地頁的鏈接發我,稍後給你發具體的調整建議。落地頁調好了,再說投放基礎!
多聊幾句產品落地頁:
說點新人不知道的:目前跑美國或BIG5(美加英澳新),FB購物廣告點擊單價一般在0.5-2刀之間。如果你的落地頁沒有做好,導致落地頁購買轉化率糟糕,這就意味著你的廣告很難盈利了。
知乎上講FB投放的人不少,講shopify獨立站落地頁優化的人就沒幾個。不管中間有什麼原因,我都希望大家把落地頁優化重視起來。
有人會說:嗶哩吧啦那麼多,你倒是說說優化落地頁的方法啊。
回答:魔鬼藏在細節中:
shopify麥克:個人如何做shopify-如何提高網站落地頁轉化
好了,今天就說這些,大家對於做shopify獨立站和fb投放有其他問題,歡迎留言評論。想了解更多shopify乾貨,歡迎關注shopify麥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