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埃森哲经历,让我明白为何咨询师跳槽如此受欢迎
原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职问」(ID:zhiwen_15)
刚进公司不久的时候,在一个项目上,曾经有同事问我:“你是不是找不到别的工作才来埃森哲的?这破项目有什么好做的,又苦又累又学不到东西。”我仔细想想,好像真的是。
彼时,埃森哲的 offer 给的工资最高,而且想到自己将要成为所谓的“精英”,踩着小高跟,穿着精致优雅的小西装,拎着逼格满满的小箱子脚步匆忙地挥手打车,出入机场,住五星级酒店,辗转于全国各地,我立刻虚荣心爆棚,毫不犹豫签了下来。
然而,真正做了项目,似乎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且不说项目预算紧张的时候住个经济连锁酒店已经是厚待,连打车都成为奢望;而项目内容更是离想象中随处指点江山的精英工作相差甚远。比如刚提到的那个项目,是给客户做自定义开发的,工作内容就是个数据码农,无休止的清数据、导数据、写 SQL 、做测试。这也罢了,其他更有甚者,整个一个项目上班时间不是在给客户写不着边际的汇报材料和论文,就是在和客户讨论这些汇报材料的需求,只有下班后,才能有时间开始做项目本该进行的内容。
而更多的项目,则是无休止地画各种“屁屁踢”,从第一个版本画到第一百个版本,然后忽然发现,原来 version 100和 version 1竟然无比相近;有时候实在达不到要求,我们会找个学美工的小实习生,画出来的片子美轮美奂。
这种项目做得多了,人会有种很不安的感觉,除了画片子,我到底还能干什么?讲故事真的创造价值吗?如果不能,我的价值在哪里?和项目组的同事一起讨论了 N 遍这个问题,每次讨论到最后,总能得出相似的悲观结论:“出了这个行,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于是,抱着“生是埃森哲的人,死是埃森哲的鬼”的决绝心态,我在公司做了七年。
咨询到底教会我们什么?
//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
七年后,机缘巧合,我进了一家实业公司,工作内容也有所改变。上班的前两周,一切都是崭新崭新的,话说“隔行如隔山”,我什么都不会,也不理解。然而几周以后,我已经可以“驾轻就熟”。并不是我已经掌握了所有需要的技术,而是我知道如何解决我遇到的问题。我忽然发觉,这些就是咨询的经验教给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埃森哲的时候,经常有人问我,“你到底是做什么的?”我说,“打杂的,什么都做。”别人不信,但真实状况就是如此。今天当码农,明天就去做战略,后天做数据分析,大后天就可能会去做系统设计,做管控,做运维,写文档,做模型,管项目,也做销售。IT 咨询,所有跟 IT 沾点边的,我们都做。天下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项目,于是每个项目都可能是全新的开始,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几周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也有人比较幸运,一开始就专注于某个类型的咨询,所做的项目也基本围绕一个基本技能展开。但即便这样,也脱不了这个领域所有相关东西你都要摸一遍。比如 SAP 顾问,已经够专了吧。而我认识的做 SAP 的顾问,且不说 SD ,MM ,PS ,PP 等业务模块基本通吃,上到 BI/业务预测,下到数据清洗/系统切换,无一不通。经过众多项目频繁切换角色和技能,我们自然而然培养起来一种快速适应、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极致而专业的做事态度 //
在埃森哲,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任何要给别人看的东西,大到交付物、投标书,小到所有的邮件,无论长短,无论对方是谁,自己一定要看3遍以上才发出去。第一遍看的时候,通常发现错误满篇,甚至有语句不通的情况。改过看第二遍,会好很多,但仍然有不少可以润色的地方,或者有序号字体不统一的情况。待到第三遍,会觉得终于能过自己眼了,若仍有些要修改的地方,那么还会有第四遍、第五遍……
离开埃森哲以后,有时会看到现在公司的邮件,哪怕是发给全公司的群发邮件,都经常有出现重要訊息(如时间)错误的情况,后面又追一封邮件来更正。每每看到这种邮件,心里都有种酸楚的感觉,心想,“这若是在埃森哲,还不得被项目经理骂死,这样的邮件都发,太有损 professional 的形象了。”
但这也许就是甲方和乙方的区别,毕竟若是跟自己家里人说话,犯点小错误大家都能原谅;而若是跟客人说话,自然要毕恭毕敬,不能失了礼数。更毕竟,在乙方时,客户作为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什么花比别人高好几倍的价格请我们?不就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出的活好,出的活细,做得漂亮好几倍吗?
曾经在7周的时间里,我们4个人的团队作了40几场调研,写了150几页的解决方案交付稿,客户拿到交付稿的时候啧啧赞叹,“看人家这文档做的,100多页的稿子1格错位都没有,这叫一个整齐精致。”殊不知,最后一周,我们专门加了一个小朋友来作校对和格式,这150页,恐怕每个人都看了不只3遍,连标点符号和列表级别,都严格统一把关。
什么是 professional ?从细处见功力。
// 无所畏惧的勇气 //
开始在埃森哲实习的时候,我还没毕业,面对项目上花花绿绿的一切,只有两个字“不会”。可是从来不敢承认自己不会,只能使劲学,边学边用。那时候深刻感受到,上班和上学真的不一样,上学的时候老师来答个疑,学长们来友情支援一下,撒个娇卖个萌什么都有了。而上班以后,你去对上司卖萌?上司只会说,“这是你的工作,你要自己负责。”你去对男同事撒娇?男同事只会说,“对不起,我还有很多自己的工作。”
这并不是职场太无情,事实上,项目上的同事关系单纯而有爱,很多人都成为了好朋友,像兄弟姐妹一样;但所有人的工作量之饱满,使每个人都不得不努力学习应对好自己分内的事,才能在合作的时候能赶上别人的脚步,不给别人添麻烦,不拖团队的后腿。
曾经有一个项目,项目经理给过我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理解到底要写什么的题目。没人可以帮我,因为大家都没有类似经验,我只能靠自己。于是无数个夜晚,我自己关在酒店房间查资料,写方案,当交出的文档被认可时,我忽然意识到,除了真正的科学难关外,再没有什么项目是做不了的,任何问题都会有解决的方法。而重要的,是敢于面对和着手去做。
咨询工作,很多时候要作为“外行人”指导“内行人”,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性,是很难在工作中受到认可和充分信任的。没有人从一入行就可以成为专家,那些让咨询顾问们为之自豪的专业性也都是从无休止的 research 、一遍又一遍改片子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现在大多数把管理咨询作为 Dream Offer 的小朋友们,也和我当初一样,幻想着进入高大上咨询,过上属于自己的精英生活。也有很多小朋友向我询问过,应该做哪些准备可以在入行之后更加得心应,我的答案是:学习+思考+实践。尤其是还在实习阶段的小朋友们,一定要多沟通、多请教,要知道,只有经过思考之后尽量多的提出问题,才能避免给你的团队成员带来更多的麻烦。主动学习、虚心求教这一点,是永远不会出错的。
埃森哲七年,我脱胎换骨。不敢说成熟优雅,但足够勇敢淡定,敢于面对一切问题,面对那些我从未想过可能做到的事。如果有人问我会不会后悔当初进了咨询公司?我想说,选择埃森哲,是我那时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END-
职问专注四大、法律、咨询、金融等行业,为职场新人提供资讯阅读、技能培训。如果你希望分享对本文的看法,或是有求职方面的难题,可以和职业发展咨询师Carry(微信号:zhiwencarry) 聊聊哦~
更多四大、咨询、法律、投行等求职干货分享欢迎围观微信公众号「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