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數位轉型(一)
最近幾年,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在國外一直很火,國內也慢慢火了起來,當然,這個概念是針對企業級的;台灣消費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接近甚至超越全球,但是在企業級,還是由於歷史和時機的問題,還是落後於全球發展。
數位轉型。什麼是數位化,就是以計算機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涉及到計算,存儲,傳輸,交互等。 “轉型”,這個大家都明白,就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總的來說,就是要從傳統方式轉變到數字技術。
為什麼要數位轉型?我們不是已經使用電腦好長時間了嗎?訊息化在台灣企業普及已經超過了20年了,現在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各種電子產品,各種辦公系統,不都是在數位化嗎?為什麼還要重提數位轉型?是舊瓶裝新酒嗎?如果是,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企業在研究和實施如何實現數位轉型,究竟這個能給企業帶來什麼好處?
我們回想一下過去20年,在企業領域,國家大力推動訊息化,訊息化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各種系統,ERP,CRM,PLM,OA,BPM等,根據我國最新公佈的《2006--2020年國家訊息化發展戰略》,訊息化定義為:訊息化是充分利用訊息技術,開發利用訊息資源,促進訊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總的來說,通過紙質轉訊息,線下轉線上,手工轉系統,提高訊息的交流溝通協作的效率;這也是大部分企業在做的事情,原來提交一個請假申請是在紙張填一個表格讓領導審批,現在變成直接在系統上提交審批。原來都是有個賬本,記錄進銷存記錄,現在使用系統;原來用文檔記錄的過程現在使用系統來記錄;這些例子太多,總的來說,做到了降本增效;然後通過系統大量的數據和分析,給企業經營支撐決策;
看上去,已經做的很好了,我麼為什麼還需要提數位轉型?什麼是數位轉型?
“數位轉型”就是對業務(流程、場景、關係、員工)進行的重新定義,內部完成全面在線,外部適應各種變化,從前端到後端,全面實現無需人工介入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最終創造價值。
從以上可以看出,數位轉型的目標是重新定義業務而不僅僅是訊息化做的線下到線上;實施數位化的目的不僅僅是降本增效,而應該關注自動化和智能化,根據環境和基礎設施的變化,重新定義企業業務。
為什麼要做數位轉型?
- 消費領域發生巨大變化
除了某些少量行業,大部分的行業服務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消費者,所有原始需求都來源於人的需求,不管是基本生活需求還是更高層面的需求,人們都是在追求更好的東西,並且這種追求更好產品和服務的願望發展的越來越快。人們抱著前所未有的期待,希望能夠擁有“神性”和“幸福”(見未來簡史);所以人會越來越挑剔,並且這種價值觀會因為互聯網迅速傳到到每個人。人們需要設計好、性能好、價格低、易獲取、適合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並且人還是一種喜新厭舊的動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企業怎麼辦?企業不再可能用一款低劣的產品而獲得長久成功了,因為類似的好的東西通過互聯網迅速傳播,誰還會買低劣的東西?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最典型的是相機、手機等行業。一個巨無霸的公司能在幾年內倒掉,企業怎麼快速應對?
- 基礎技術發生巨大變化
摩爾定律,在過去的芯片技術上得到印證,現在也在更多的領域得到印證。芯片計算速度沒18個月就能翻倍,還一直發展了30年了,想像一下,在20年前一個幾千萬美元的用於大型計算的CPU,幾年後就能以極低的價格出現在PC電腦裡面;但是,就這樣的高計算量,還居然不夠用;據說軟件的複雜度要大於硬件的複雜度,所以,硬件永遠不夠用。就是因為芯片的發展,才有了很多其他的產品;現在,在AI,物聯網,機器人,新能源等方面,這些基礎技術也在快速發展,隨著這些技術的發展,有多少產品和服務需要重新定義?企業怎麼去應對?
- 商業模式發生巨大變化
360免費了殺毒軟件,殺毒廠商死掉一片;淘寶和京東的崛起,線下商場越來越難做;共享模式以租代買,銷售對象和市場容量發生巨大改變;美團通過線上控制線下,互聯網企業拿走多少媒體的廣告資源,一個搜索公司把搜索免費,一個地圖公司把地圖免費,這樣的例子身邊太多了,他們都是在重構商業模式,通過優化場景,從而變更生產關係和盈利模式,用另外一個維度和傳統企業競爭,企業碰到這種情況怎麼辦?
- 政治環境發生巨大變化
不管是經濟決定政治還是政治決定經濟,不可否認,政治的變化會影響到經濟,人類100年前,戰爭很多,對經濟影響比較大,隨著訊息溝通的順利和人類對戰爭的厭惡,戰爭已經越來越少,但是政治波動從未停止,不管是好的方面,例如過去的全球貿易,台灣的一帶一路,還是壞的方面,例如恐怖主義,英國脫歐,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全球化的倒退;這些都極大影響這企業,企業怎麼應對這種情況?
總的來說,如果不進行數位轉型,企業就要面臨巨大風險,隨時會死掉。其中轉型是關鍵,數位化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