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真正的能力是抑制慾望,每天必須極度認真的活著

blank

稻盛和夫:人真正的能力是抑制慾望,每天必須極度認真的活著

稻盛和夫認為:人真正的能力,應該包括抑制慾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己心在內。 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但不能戰勝自己貪圖安逸之心,不肯努力奮鬥,不能發揮天賦之才,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是缺乏發揮自己能力的能力。 人生如戲,所需要的能力不僅僅是腦細胞的多寡。

學生時代常常會遇到兩類人,一類是聰明卻不努力的人,一類是死讀書的人。

聰明人在學業或工作上耍小聰明、抄捷徑,將大部分時間拿去玩樂;而死讀書的人暫時擱置了自己的趣味,花更多時間投入到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上。

稻盛和夫認為死讀書的人將來更有可能成功,正是因為他們懂得克制自己的慾望。

blank

稻盛和夫的這句話,我認為非常有道理,《平凡的世界》里的孫少平,非常愛讀書,所以他會在那個清貧艱難的年代,能夠守住自己的初心,實現自己當作家的理想。

他從書裡認識世界,走出大山,無論是在工地上搬磚頭,還是在煤礦底下等分配工作,還是在寂寞清冷的夜裡讀書,他看書的身影,非常的勵志,他在書中與人對話進行思考,不斷沉澱自己的,他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

因此最後他能夠呆在煤礦並且還堅持寫作,完成了一本書的創作,實現了自己想當作家的夢想。

一、抑制慾望與延遲滿足

抑制慾望不代表過上像苦行僧人一樣的生活,而是一種延遲滿足,即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放棄去做在當下就能給自己帶來愉悅輕鬆之感的事情。

稻盛和夫在工作的時候,很年輕,才二十幾歲,但是他在27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別人都把時間花在玩的時候,他卻能抑制自己的慾望,把時間花在鑽研工作上。

在工作中十分的敬業,為了攻克材料出現捲曲的問題,他花費很長時間觀察,他看到爐子裡的材料捲曲了,很想把手伸到裡面去撫平它,而就在這一刻,他突然間想到了,要在上面壓一個重物,這樣他就能夠把這個材料不讓它捲曲了。

克服了難題,他比什麼都開心,這種經歷多次失敗后的延遲滿足讓他十分的快樂!

二、每天都必須極度認真的活!

blank

稻盛和夫說的這句話非常簡單,卻是人生最重要的原理原則。

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每個時刻都全力以赴、拚命奮鬥,我們就可以在人生的舞臺上展示自己心中描繪的夢想。

我們從稻盛和夫的身上,可以看到他用力生活的樣子,沒有虛度每一天的時光,而且他心存感謝,感謝每一個身邊的人,甚至萬事萬物,只有這種心態的人才會熱愛生活,才會認真的生活。

同時他每天都會反省,自己做了什麼? 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 哪些需要改進,讓自己更加精進優秀!

我們要向稻盛和夫學習借鑒,把每天都要認真的過好!

三、一帆風順來自努力

稻盛和夫年輕時並非一帆風順,希望屢屢落空。 剛畢業時找不到工作,後來勉強在一家隨時要破產的公司工作。

在這個破產公司裡面,工資不會按時發放,有的時候有的時候甚至沒有工資。

他想著到了這個地步,不如就努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他不再遺憾抱怨,而是埋頭工作,結果不可思議的研究成果接踵而來,人生的航向隨即發生了改變。

特別欽佩稻盛和夫的那種對工作執著的熱愛的精神,他對待工作就像談戀愛一樣,他能夠抱著零件在工廠睡一整夜,就為了感受零件的變化。

反思我們對待工作從來沒有像談戀愛一樣對待,我們去工作總是如行屍走肉,像應付一樣,只想到完成任務,沒有想到一定要去鑽研工作,如何把工作做好? 所以,我們總是感覺自己工作處處不順心,因為我們不夠努力!

人生百年,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命運總是在我們的道路上設下障礙,讓我們去經歷種種苦難。

再回首,我們會發現走過的路是神聖的,苦難竟是人生中的一筆財富,閃耀著金色的光芒。

四、克服惰性,塑造自我

blank

人都是有惰性的,而安逸的生活則如纏綿的流水,會漸漸磨淡人的大志,而苦難則是刺骨的冰水,使人保持頭腦清醒,心靈明智方能成就大業。

我記得我的語文老師,曾經在課堂上,就跟我們說,一定要克服惰性,當時對這句話印象非常深刻,但是等我們出來工作了以後,發現這個惰性時刻的跟著我們。

時常,我們會做計劃,早上6:00起來讀書運動,但是一到了6:00又想著這麼好睡,再拖延一下吧,於是就這樣日復一日的拖延一下,讀書沒有讀幾本,腹部的游泳圈越來越大。

再回首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是因為沒有克服這個惰性,所以導致了很多事做不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被感性的煩惱支配,為今天或過去發生的事情忿忿不平,或者遺憾後悔,為將來的事情憂愁煩惱。 而實際上,避免後悔和焦慮的方法恰恰就是全神貫注於當下。

很多時候煩惱都是自找的,就像我們在寫一篇文章,寫好之後總在想,會不會被人說寫的很差勁,會被人笑話嗎? 到底會有多少人看? 其實這個煩惱就是自找的。

今天我觀察了一下,跟我一起進入自媒體的一批同學們,有很多人已經停更了,而我做了幾年,目前粉絲也有了30萬,我還在默默的耕耘著,這就是勝利了。

沒有一人一物偶然來到這世上,因此這世界沒有任何東西是多餘的。

同樣的,任何發生在自己生命裡的事情都有它的道理,正是這些經歷塑造了每一個獨特的自我。

當我們不再為將來的成就莫名焦慮,只是認真過好今天,自然就能看到嶄新的明天。

當我們專注於當下所做的事情,不斷追問和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才能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邊界,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

有時間,建議大家認真讀一讀稻盛和夫的書,無論是人生覺醒,還是事業追求,都會有一種醍醐灌頂的當下開悟!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是稻盛和夫先生在87歲高齡時寫下的新作,是他一生集大成之作,也是他的封山之作!

在書中,稻盛先生這樣寫道: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

這就是我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究竟秘訣。

這樣一個心懷"利他心"老人的一生智慧,絕對值得我們用心品讀。

在《活法》中,稻盛先生在談到面對磨難與挫折時,表示這是心性磨鍊、強大內心的最好時機。 人生不是物質的盛宴,而是靈魂的修鍊,這是稻盛先生的"心法"。

完整地過好今天,才能看到明天,這是稻盛先生的"活法"。

每日六項精進,全心工作,這是稻盛先生的"乾法"。

沒有到不了的春天。 正如春天的櫻花,冬天越是嚴寒,春天越是櫻花爛漫。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里,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blank

中國最崇拜的日本人稻盛和夫,最崇拜的卻是一個寂寂無名的中國人

blank

2家世界500強創始人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3條忠告,句句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