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想成大事,就要進入"狂"的狀態
本文摘自:《鬥魂》 作者:稻盛和夫
年輕的時候,我們往往擁有夢想——夢想在人生中取得偉大的成就。
我們應該鼓勵所有的年輕人都擁有這樣的夢想。 但是,年輕人應該懂得,想要成就偉大的事業,必須每日辛勤勞動,全身心投入工作。
若不肯努力,再宏大的目標也不過是一個脫離實際、單純的夢想而已。 只有努力,只有堅韌不拔、持續不斷地進行有意義的努力,我們才能實現有價值的目標。
人生的旅途中沒有捷徑,沒有輕輕鬆鬆就能一步登天的魔梯。 只能用自己的雙腳一步接一步地向前進。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每一天扎紮實實地努力所產生的小小成果,將成為繼續努力的動力;而不停頓地努力又會帶來更大的成果。 不言放棄、再接再厲,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會攀登上連我們自己也無法想像的高峰。
無論個人的人生,還是企業的經營,一步一步踏實前行,乃是實現夢想唯一可靠的途徑。
01沉浸於夢想,堅信"能行"
要使事業獲得成功,首先要懷有夢想,沉浸於夢想。
但一般人常說:在創業時"不可沉醉於夢想"。 因為事業成功需要進行細緻的收支計算,需要慎重地擬訂計劃。 在醉心於自己目標的狀態下,不宜開展事業。 然而,我認為,要想開創事業,碰到困難不言放棄,把事業引向成功,夢想或者說熱情是絕對必要的。
我稱自己為"愛做夢的夢夫"。
我有一種癖好:愛做一些似乎不合邏輯的夢。 漫無邊際的夢想,一個接一個在我頭腦裡出現。 我就在這種夢想中拓展事業。
這樣的夢想自然不可能很快變為現實,但我會在頭腦中努力描繪這種夢想,不停地讓想像力展翅飛舞,在腦海裡日復一日地做模擬演練。 經歷這樣的過程,夢想就會變成強烈的願望。 即使下班離開工作場所以後,這種願望也在我心中時隱時現。
漫步街頭時,某個與我的願望相關的事物,會突然躍入我的眼簾,而且印象深刻;在三教九流的宴會上,突然在房間的對面,有一個人吸引了我的注意,結果他就是我為了實現夢想而日夜渴求的人才。 如果我缺乏強烈的願望,這樣的人和事或許會像過眼雲煙一般,一掠而過。
絕佳的機會往往隱藏在毫不起眼的情景之中,只有具備強烈目標意識的人,才能發現這種機會。

在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我有幸聆聽了日本最受尊敬的經營者之一——已故的松下幸之助先生的演講,題目是"水庫式經營"。
在答疑的時候,聽眾中有一人提出了問題 :"該如何積蓄儲備,也就是說,怎樣才能建起水庫? ”
松下說,這個問題的答案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他補充了一句:"經營需要儲備,首先你必須這麼去想! "聽眾認為松下答非所問,所以哄堂大笑。 但是,松下的這句話給了我強烈的衝擊。
我從松下的話中學到的是:要想做成某件事,首先必須堅信事情一定能成功。 "這件事非常理想化,但不現實,不可能做成。 " 如果自己對自己這麼說,那麼,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自己不相信會成功的事情,人們不可能努力去干。
只有沉浸於夢想,才會迸發出實現夢想的巨大熱情。 描繪強烈的願望,內心相信它一定能實現,就能突破困境,成就事業。
02迸發能量的鬥魂,每天勤奮不止
我現在相信:我們心中所想的事物,會作為現象呈現。 但我剛踏入社會時,根本不是這麼想的。 當時我到處碰壁,做的每件事都不順利。
當時我住在一間位於二樓的地板翹裂的破舊宿舍里,面積不足10 平方米,榻榻米破舊不堪,連席草都露了出來。 公司的研究工作不順利,人際關係也不和諧。 我不知道怎樣緩解這種痛苦,只好藉著放聲高歌,打起精神,直唱到有足夠的勇氣投入明天的工作。
即使在那種處境之下,我也沒有失去希望,沒有失去開朗的心境。 這一點成就了今日的我。
只要具備燃燒般熾烈的熱情,幾乎任何事情都可以做成。
從很早開始,我就經常對員工強調:想成大事,就要進入"狂"的狀態,就是把渾身的能量燃燒殆盡——必須持有如此程度的熱情。
所謂熱情,就是克服困難、打破壁障、果斷發起挑戰必需的能量。 燃燒般的熱情、驚人的鬥志、堅定的決心以及執著的信念,是打破一切壁障的能量源泉,克服困難就需要這樣的能量。 所謂"狂",就是充滿爆髮式的、驚人的、非同尋常的能量的狀態。
擊破困難必須集中能量,激發人的潛力。 這麼做就能推動人們向成功邁進。 熱情是成功的源泉。 無論如何非成功不可的熱情和意志越強烈,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我對自己說,要認真過好每一天。 今天努力了,就能看清楚明天。 天天努力,積累起來,五年、十年,成果就相當可觀。 與其擔憂無法預知的將來,不如踏踏實實過好今天這一天。 我認為這個信念很重要。
要正確地預知將來,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因為將來位於今天的延長線上。 今天全力以赴了,作為結果,明天就看得清楚了。
在這個富裕的時代,要打開新的生路,需要具備把自己逼入極限的勇氣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如果不去積極地挑戰新領域,對於企業而言,對於社會而言,前途都是一片暗淡。 無論是技術開發,還是市場開拓,都是非常困難的課題。 前面有我們未曾經歷的障礙,或許還有預料之外的困難突然降臨。 打破壁障、擺脫困境需要巨大的能量。
03用熱情的火焰點燃周圍的人群
一位老船員說過這樣一句格言:"一板之下是地獄。 ”
創業不久的企業員工的處境與此類似。 然而,隨著公司的發展和成功,過上富裕的生活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 抱這種思想的年輕人不斷增加,員工的工作態度和熱情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這也是自然的事。 要乘坐豪華客輪的客人去體會小漁船的危險,跟他們講什麼"一板之下是地獄"之類的話,他們也根本聽不進去。
在剛創立公司的時候,我們抱著危機感,因為除拚命努力之外沒有出路。 但到了如今,一流的設備也有了,豐厚的資金也有了,身處這種優越的環境,要抱有同過去一樣的危機感向新的事業發起挑戰,我認為,精神上的困難要遠遠超過從前。
今天我們需要的是:不滿足於現狀,培養不斷向自己的極限挑戰的精神力和意志力。 只有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會不懼任何艱苦,為事業成功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

物質可以劃分成可燃性、不燃性和自燃性三種形態。 可燃物只要點火就會燃燒;不燃物,即使丟進火裡也不會燃燒;自燃物,靠自己就能燃燒。
我們人類也一樣。 為了做成一件有價值的事情,必須成為自燃性的人,必須成為自己主動推進事業的人。 因為熱情和激情才是成就事業的基本要素。
不燃性的人即使有才能,但因為思想虛無,缺乏感情,不會感動,有能力也不能成事。 我希望的人才,至少在有熱情的周圍人的影響下,也會煥發熱情,能跟著一起燃燒。
開創事業需要自燃性的人,就是靠自己的能量就能燃燒的人。 這種人不僅自己能燃燒,而且能夠把自己的能量傳遞給周圍的人。
必須用自己熱情的火焰去點燃周圍的人群。 即使自己能力不夠,但只要具備熱情,就可以把有能力的人聚集到自己周圍。 即使沒有資金、沒有設備,但只要你用滿腔熱情訴說自己的夢想,就會有人出來回應。
光停留在夢想的階段是不夠的,必須強化自己的願望,明確目標,讓這種願望和目標成為潛意識的一部分。 真正的願望必須是具體的,必須是崇高的,必須充滿美好的理想。 即使擁有了這種強烈的願望,環境的變化仍然可能影響企業經營。 即使如此,也不能把變化作為藉口。 無論困難是可以預測的還是不可預測的,為了克服它們,企業家必須具備堅強的意志和決心。
即使面臨最困難的狀況,也要始終保持開朗的、積極向上的態度,熱情飽滿,不斷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進。 每天都一步一步、踏踏實實、持續不斷地付出努力,才能達至成功。
要記住:所謂偉大的事業,只是每天、每時、每刻微不足道的工作的積累。 成功沒有捷徑。 要在心中始終抱有堅定的信念。 只要你繼續努力,不言放棄,就不能說你已經失敗。
活動預告
《鬥魂》線上共讀會
最近的台灣似乎開啟了"澇疫結合"模式,河南水災、南方颱風、南京疫情、張家界疫情...... 各種災情刺激著全體國人的神經,挑戰著國人的毅力。 但災難並沒有擊垮我們,反而使我們更強大,在救災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國人之團結、堅毅、善良、利他,無不閃耀著人性最美好的光輝。 各行各業的企業經營者們更是在大災面前,展現大愛。 有的企業縱然自身生存困難,依舊慷慨捐贈,力挺災區,甚至製造了鴻星爾克"野性消費"等不可思議的現象級消費熱情,和全民挽救匯源果汁的奇景。 以心喚心,消費者絕不會辜負有良心的企業。
再不可思議的現象背後都有其深層的哲理,熱情、正道、誠信、利他等思想似有魔力,驅動著人們前進,不斷創造奇跡。 這一切都與稻盛和夫的哲學不謀而合。
在自身的困境面前,企業應如何自救? 在國家的災難面前,企業該如何自處? 企業經營如何才能成功? 人生如何才能幸福? 當我們讀完稻盛和夫先生的這本《鬥魂》或許就能找到答案。
創業需要鬥魂,經營需要鬥魂,人生需要鬥魂。 《鬥魂》新書發佈會由人民郵電出版社發起並主辦,活動擬邀請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鬥魂》譯者曹岫雲先生,湖南盛和塾理事長周新平先生,河南盛和塾理事長崔建強先生,青創智慧科技董事長張萌女士作為主 講嘉賓,正和島副總裁、總編輯陳為先生作為嘉賓主持,以在線直播的形式,結合自身經驗和感悟共同探討《鬥魂》一書中的兩個主要話題,即"人生怎樣才能成功"和"經營怎樣才能成功",解讀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學思想和經營之道,幫助人們理解其中普遍正確的、可學習、可操作的企業經營的原理原則。
☟☟☟
8月5日19:30
讓我們一起相約
人民郵電出版社直播間
和大咖一起聊
鬥魂

▲掃碼預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