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研究洞察:新消費品牌的8大增長驅動力

blank

2020研究洞察:新消費品牌的8大增長驅動力

1. 選擇增量的賽道

如果把消費市場比喻成一個生態系統,那每個企業都是其中的一個物種。 新物種想要融入這個生態系統並且繁衍下去,就必須找准一個生態位(niche),也就是選擇賽道。 叢林、天空還是海洋? 總之,必須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生長空間。

這意味著,能否定位一個增量的賽道,直接決定了品牌的增速與上限。 很顯然,大多數新物種都選擇了去做年輕人市場,尤其是追求個性、熱愛新事物的Z世代人群(1995-2009出生)

在台灣,Z世代有2.6億人口,根據凱度和騰訊的研究,預計2020年同樣將佔據40%的消費力 - 即接近18萬億的市場。 而Z世代在2018年的月均可支配收入就達到了3501元,比全國居民平均基準高出了49.23%。

從CBNDATA的數據來看,95後人群的線上消費增速遠超其他年齡層。 各個品牌都在圍繞他們的特質和興趣,向下拓展品類。

blank

(圖片來源:CBNDATA)

如果再來看品類維度,通過青山資本最新的研究數據,我們也可以發現新銳品牌湧現的品類GMV高、增速快,且年輕人關注度高。

blank

(圖片來源:青山資本)

Z世代已經成為部分品類核心的驅動力。 以潮流消費品為例(服飾為主),可以看到過去兩年間Z世代對於該市場的GMV貢獻值顯著提升,而GMV增速更是超過400%。

選擇年輕人這個增量賽道,究竟會為品牌的業績增長帶來什麼益處呢? 我們來看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

作為最老牌的奢侈品之一,Gucci曾在2010年之後面臨多年增長停滯的難題,整個品牌已經到了危機的邊緣。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以中年人為主的客戶人群,消費能力正在萎縮。 同時,多年來產品的創意和設計也趨於死板。

集團高層洞察到年輕人消費崛起的趨勢,於是在2015年後開始大力改革,先後更換CEO和創意總監。 整個品牌向年輕化轉型,將目標客戶由過去70后為主的X世代(1965-1976),轉向80后、90后為主的千禧一代(1981-1995)。

看看下面這張官網的對比圖,前後間隔不到一年:你很難相信這是同一個品牌。 整個品牌由高冷的風格轉變為張揚鮮豔,同時,所有的行銷策略、產品設計、供應鏈甚至線下店面裝修,統統回爐重造,向千禧一代發起全面進攻。

blank

Gucci也沒給自己留後路,甚至把大部分舊款商品清倉處理了 - 在2015年,你經常可以看到Gucci專門店門口掛著"半價甩賣"的海報,後面排著幾百米的隊伍。 為了保證公司能夠把握住年輕人的市場需求,CEO還特意組建了數十人的「影子委員會」,全部由90后員工組成,跟著出席每次高管會議,專門給公司提改進建議。

僅僅經過3年,其千禧一代的營收佔比就快速增長,徹底擺脫了過去陳舊的品牌形象。 到2018年,Gucci的客戶中千禧一代的比例已經提升到62%。

(圖片來源:Gucci)

公司的營收也開啟了連續18個季度高速增長的火箭模式

不過新物種如何在短時間內打造出吸引年輕人的產品呢? 其實Gucci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品牌聯名。

從各種知名藝術家,到說唱歌手,再到North Face這種潮牌...... 這些IP的粉絲其實就是精準的年輕人群體,Gucci巧妙的把他們"洗"到了自己手裡,大家也是雙贏。

回看國內眾多新銳品牌,也在通過聯名的方式快速獲取Z世代的注意。 以代餐品牌Wonderlab為例,19年先後與喜茶、超級猩猩、甚至QQ聯名。 2020年底的GMV比2019年底增長了900%,而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喜茶聯名貢獻的。

blank

2. 高速的上新和反覆運算

產品創新的速度一直是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新物種往往有著非常快的上新速度,同時不斷進行著產品的優化和反覆運算。

對於一個品牌來說,新品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從天貓官方的數據可以看到,近年來新品的數量一直是翻倍增長,而新品銷售所佔的GMV已經從2017年的24%增長至2019年的35%。

而從洞察到使用者需求,到產品被製造出來,卻是需要時間的。 在2000年,一件新品從研發到上架,至少需要24個月。 那時候訊息傳播不發達,消費品的種類也比較局限,因此消費者的需求是比較穩定的。 但放到今天,品牌要是花這麼久去開發產品,等上市的時候消費者需求早就變了,市場也被競品瓜分完了。

如今,新品上架的週期普遍被縮短到6-18個月,但傳統品牌或者國際大牌還是明顯滯後於新物種。

同樣美妝行業為例,國際大牌的上新週期普遍在6-12個月,而完美日記可以縮短到3個月。 僅在2019年,它就上新了2000個SKU。

再來看看其它行業:

小熊電器:7個研發團隊共278名研發人員,每年開發新品超過100款,產品研發投入CAGR60%

良品鋪子:2020年上半年在售1500餘款SKU,產品涵蓋14大品類,新品佔比18.25%。

這是因為,新物種採用了與傳統大牌完全不同的產品打造流程,從需求洞察到決策的鏈條更簡單,使得時間週期被大大縮短,打造「爆款」的效率也提升了

那麼,新物種究竟是通過什麼策略來進行高效的使用者需求洞察呢?

一方面是利用外部的公開數據,如電商銷售、社交輿情等(這個會在最後一節講到)。

另一個重要的手段,是通過與使用者的高頻交互,直接通過實驗和消費者反饋數據得出需求洞察,打破了消費品原有的問卷或焦點小組訪談的調研模式。

我們研究發現,許多新物種都在利用「體驗官」的模式來進行新品測試:在私域徵集重度使用者,免費派發樣品,然後收集關於配方、包裝等賣點的評價。

花西子從品牌剛剛創立時,就在微博開始做"使用者共創",2019年又把這套系統搬到了小程式上,至今為止已經有上萬名用戶參與了產品共創。

blank

而在2020年,爆款頻出的元氣森林也開始利用小程式打造了同樣的體系,每次都有千人以上參與。

blank

3. 注重顏值的提升

在今天,消費者對於顏值的需求正在急速上升。 根據CBNDATA的數據,2020年消費者在各個品類搜索「高顏值」的滲透率是去年同期的2.76倍。

因此,新物種會特別注重顏值的提升,不論是產品外觀設計,還是品牌宣傳物料。

這一方面因為在基礎的物質需求豐富之後,人類會本能追求精神層面的價值。 顏值正是反映了消費者對於美好生活的寄託。 牛津大學的教授查理·斯彭斯做出大量的試驗表明,顏值不僅會影響人們對食物的興趣,還會改變食物的味道,就像我們總是會從"色"、"香"、"味"三個維度來評價美食一樣。

另一方面,顏值其實是高效的訊息傳遞。 如今產品的豐富度對於消費者其實是過載的,大家哪有時間坐下來慢慢對比每個品牌的賣點和功效,而視覺上的衝擊,往往會引發消費者的直覺判斷,促進購買決策

我們可以借助輿情數據,來看看消費者對於顏值到底有多重視。

以咖啡行業的黑馬三頓半為例,其爆款產品的天貓評論關鍵詞中,Top10里有5個涉及外觀和顏值維度。

blank

(數據來源:魔鏡市場情報)

babycare在母嬰行業也做出了顏值上的革新。 從其爆款產品的天貓評價數據來看,消費者最多的評價還是"顏值在線",關注程度甚至超過了產品品質本身。

那麼,新物種是如何把「提升顏值」這個口號落地的呢? 先不談創始人本身的品味和審美,還有沒有其它的決定性因素?

我們觀察到的結果也很直接:投入足夠多的錢和心思,構建專業的設計師團隊,天天就鑽研設計這一件事,不放過每個細節。

舉個例子,babycare建立了一隻龐大的設計師團隊,鑽研如何提升顏值。 其CEO李闊就是工業設計師出身,特別注重產品的設計和包裝。 據我們瞭解,單單設計天貓店鋪頁面的設計師就有150人,每人專注負責3-4個頁面的優化。 加上產品設計師,可能有300人! babycare這家公司總共3000多人,設計師就佔了10%。

blank

(圖片來源:天貓)

再來看花西子,整個品牌中心一半都是設計師,還聘請了80人的外部團隊分包部分工作,其中不乏頂級的設計工作室,甚至還與中央美院進行了合作

可以說,產品顏值這件事就跟人的穿衣打扮一樣,你有多在乎,別人就有多在乎你。

4. 年輕化的團隊

生意的本質還是人,我們會非常留意新物種的組織架構是否發生了變革,是否具有某些共性。

首先,無論是新誕生的消費品,還是傳統公司進行業務創新,在組織架構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團隊成員越來越年輕了。

我們隨機挑選了8家高速增長的消費品牌,對產品、行銷、技術等核心職能的近百位員工年齡進行了抽樣統計,72%的員工都是30歲以下,小於25歲的95后更是佔到了30%的比例。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些新品牌就是面向年輕人市場,而同齡人最懂他們的需求 - 無論是產品的設計、行銷的創意,還是客戶的關懷服務。

Moody作為一家新興的美瞳品牌,從0增長到1億銷售額僅用了10個月時間,而其創始人慈然只有27歲,整個團隊也都是年輕人。 因為他們面向的市場就是95後年輕人。

blank

再以babycare為例,在2019年高速擴張時期,團隊的平均年齡只有23歲。 因為公司主打的目標客群是90後媽媽。

另一方面,得益於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 不論是產品還是行銷策略的創新反覆運算,都是重要的增長驅動力,少不了的就是不斷的試錯。 年輕人沒有思維定勢和存量負擔,足以大膽嘗試各種創新手段,並從中積累成功經驗。 也就是說,想要做創新的業務,就不能讓傳統思維的人來做。

5. 內化的職能分工

組織架構的第二個特徵往往出現在新銳品牌身上:內化核心職能,不再依賴代運營機構。

傳統品牌一貫的做法是找專業的agency把各種工作外包出去,比如:找諮詢公司制定戰略、找TP運營天貓店、找4A公司策劃行銷活動、找IT公司開發技術架構、社群和私域也可以通通交給別人來做。

這種方式自然有巨大的優勢: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有靠譜的供應商,品牌方只要少數的管理者就可以撬動巨大的生意。 不過在數位化時代,這種模式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

1. 部門之間割裂嚴重:不僅用戶數據和運營指標難以打通,還容易產生內耗和外耗。 對於國際品牌來說,則需要花大力氣說服總部調配資源。

2. 品牌與使用者之間的割裂嚴重:代運營公司和零售代理商是類似的地位,直接隔斷了品牌和用戶的聯繫。 品牌方獲取客戶反饋的速度也大大延遲,不利於優化反覆運算。

因此,許多消費品牌都將核心的運營職能進行了內化,從品牌、產品、設計、運營、投放等方面進行了精細化的分工。 完美日記光在51jobs上就發佈了超過400種崗位,而這種招聘邏輯對於傳統品牌來說幾乎是無法想像的。

關於職能內化,我們再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私域運營團隊的搭建。 阿芙精油從2018年開始持續運營微信生態,構建了100人的團隊,私域年營收超過1.5億,增長速度非常可觀。

整個團隊的分工配合井然有序,前臺專注負責引流和轉化,而中台提供內容、技術的支援,以課程和教育的形式對客戶進行持續孵化,提升客戶的LTV。 從而打造出了一個完整的流程:朋友圈廣告獲客 - 公眾號與社群承接 - 護膚訓練營孵化新課 - 小程式和直播促進首單和復購。

不過消費品產業內的人才顯然非常稀缺,新物種是如何搭建出一支年輕化、職能內化的團隊呢?

根據我們的觀察,或許有兩種較為可行的方法。 但核心是,錢要給夠:

1. 跨產業招募人才:比如從教育、金融等運營鏈路較為類似且數位化程度較高的產業內尋找目標。 一些在消費品行業很驚豔的策略,說不定是其它行業玩剩下的。

2. 上下游產業鏈招募人才:比如從代運營等乙方公司可以直接找到產業內的專業人才。 另外,BATJ等平臺的廣告服務部門,也擁有大量對口的崗位。 比如在抖音內部,就有消費品廣告投放的高手,其中不乏自己跳出來創業做品牌的。

6. 海量製作數位化的內容

大家或許會有一個共識:新物種特別會"講故事",特別擅長與使用者"搞關係"。 事實上,品牌的底蘊和內涵,往往都是通過大量內容傳遞出來的,而內容引發的互動,進一步拉近了與用戶的距離。

用內容佔領用戶的時間,入侵他們的心智,最終轉換成購買力,這是自古以來都存在的規律。

那麼,在互聯網時代,新物種普遍具備的特徵就是:重視內容行銷,製作海量的數位化內容,覆蓋視頻、直播、圖文等豐富的形式,不斷傳遞品牌的故事和對用戶的關懷。

不過同樣是為了行銷,新物種做內容跟傳統廣告的內容有什麼不一樣?

早在1999年,一位行銷奇才、雅虎的行銷專家賽斯. 高汀(Seth Godin)就試圖總結這背後的規律,並撰寫了《許可行銷》(permission marketing)一書。

根據他的理論,傳統行銷屬於干擾行銷(interruption marketing),是強迫人們把注意力轉移到廣告上(比如電視節目插播廣告) –行銷的競爭本質上還是使用者注意力的爭奪。 在互聯網不發達的時代,這其實是吸引人注意力的最佳方式。 但互聯網帶來的訊息爆炸讓人們的抗性越來越強,傳統手段開始失效。 早在2007年,統計就顯示:美國人平均每年要接觸100萬次廣告,即每天2700次。

根據賽斯的觀察,成功的行銷活動,都有一個規律:其內容獲得了使用者的許可和贊同。 因此,他的理論把吸引顧客到獲得許可比喻成約會,從陌生人到朋友,再到終生伴侶。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對外輸出價值,使得潛在客戶對公司業務產生興趣,從而願意主動提供銷售線索、配合銷售跟進,最終完成轉化。

對比來看,傳統廣告像喇叭一樣在不斷騷擾消費者,並不能傳遞有價值的訊息(outbound marketing)。 而內容行銷則像磁鐵一樣主動吸引著消費者,讓消費者產生"有説明"、"有意思"的感覺(inbound marketing)。 這是因為傳統廣告更多聚焦在曝光環節,往往無法針對後續的使用者生命週期做出太多貢獻。 而內容行銷則是覆蓋完整的消費者生命週期,提供差異化的價值。

另一方面,消費者的注意力明顯往數位化的管道遷移,傳統的媒體廣告發揮的效果越來越有限。 所以新物種更傾向於在抖音、小紅書、公眾號等渠道創作大量內容,更快的接觸到消費者

blank

我的合夥人Alan曾經有個形象的比喻:這些眉筆、眼影就相當於彩筆,美妝初學者們最想看的東西就是往臉上畫畫的教程。 所以完美日記找了15000名KOL來當老師,做了幾十萬份教學視頻,也難怪消費者會買帳。

做內容本身就是一件成本高、難度大的事,新物種究竟是用什麼方式來高效生產內容呢?

那就要靠大量的KOL或UGC,把內容生產「分包」出去。 我們發現,不少消費品公司已經開始構建自己的MCN,打造人設IP。

我們就以最近股價大漲的尚品宅配為例。 看似非常傳統的傢俱定製生意,被它賦予了強大的數位行銷能力,甚至超越了許多互聯網公司。

尚品宅配自建了全國最大的家裝行業MCN,旗下KOL超過300名,在全網擁有1.2億粉絲,僅抖音平臺就有8000萬。 而公司從0打造的IP"設計師阿爽"的粉絲數竟然接近2000W。 這就導致,無論你在哪個社交平台關注或搜索家庭裝修方面的知識,總能出現尚品宅配的內容。

配合後續的落地頁「0元設計」收集銷售線索,再引導進店轉化,ROI可以高達10-20。

寶島眼鏡是一個更有趣的案例 - 它將全國1100家門店的7000多名導購全部培養成為KOC,在各大社交平臺創作內容,更像是一個"全員MCN"機構。 它在大眾點評設立7000個達人帳號、800個小紅書帳號、200個知乎帳號,20個抖音帳號。 2020年1-10月,僅圖文內容就輸出12000篇,流覽量超過千萬。 而內容的方向就是為使用者提供眼部健康的知識。

blank

(圖片來源:混沌大學)

7. 構建全渠道觸點

今天,消費者普遍出現的特徵就是注意力越來越分散,訊息的獲取越來越碎片化:

在10年前,消費者做出購買決策可能只需要5-7次觸達,而今天根據寶潔的估算則需要30次,否則消費者對品牌根本沒有感知。

在10年前,做電商可能只需要淘寶這一個中心化的觸點,就足以與消費者建立聯繫。 而今天根據騰訊的估算,品牌平均要跟消費者建立5.2個觸點,包含微信、抖音、小紅書等去中心化觸點。 否則消費者很容易「失聯」。。

所以,新物種基本不再依賴單一管道的曝光和轉化,而是構建強大的全渠道運營能力,並建立DTC(direct to consumer)的體系。

我們研究過很多新品牌,大多數的確都是抓住了流量紅利,投入重金在單一管道迅速起盤。 比如花西子綁定李佳琦,HFP在公眾號投放了上億廣告,babycare搶佔淘內資源位等等。 但是他們在嶄露頭角后,無一例外拓展了大量新的行銷觸點,並不斷優化配置行銷投入的比例 - 公域/私域、淘內/淘外、線上/線上,都在試圖走全管道(omni-channel)的路線 - 單一觸點的模式很顯然無法滿足品牌增長的需求。

全管道行銷本質是圍繞消費者生命周期構建客戶旅程(customer journey),是設計多個觸點之間如何承接組合,在合適的場景讓消費者接受正確的訊息,從而達到1+1>2的效果。

早在5年前,麥肯錫曾做過研究,構建客戶旅程帶來的回報遠遠大於運營單一觸點,能夠顯著提升客戶滿意度、提升留存和推薦,並且降低流失率。

blank

(圖片來源:麥肯錫)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構建直接觸達消費者的DTC模式,也是新物種在重點投入的方向。 除了想繞開電商平臺和轉銷商的高額稅收,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效的掌控用戶數據,敏捷反應。

如果要挑選一個全管道行銷的案例,那我們還是要把目光放回完美日記身上。 它從淘外流量小紅書起家,逐步擴展到千萬級別的微信私域,隨後建立了上百家線下門店,以DTC模式直接觸達2300多萬使用者。

根據我們推算,在2019年完美日記35億營收中,有28億來自天貓等電商平臺,5億來自微信私域,2億來自線下店。 每個管道都均勻分配了1000人左右的團隊,同時有一支200人的技術團隊來做全渠道數據的打通。

當然,構建完善的客戶旅程並不只是線上新品牌的專利,傳統品牌也能夠通過模式創新,利用線下服務來完成。

飛鶴奶粉近兩年來保持高速增長,年營收接近200億,穩居高端嬰幼兒奶粉top1,經常被人稱為"奶粉行業的茅臺"。 然而,在2017年之前,它也曾面臨著增長乏力的困境。

通過戰略調整,飛鶴鎖定了高端奶粉的賽道,並決定從三線以下城市打開市場,繞開國外品牌在一二線城市的競爭。

那飛鶴如何去觸達目標客戶? 作為一家傳統的生產企業,其80%以上的營收都來自於各種線下代理商門店,似乎很難有什麼突破。 但從2018年起,飛鶴獨闢蹊徑,每年猛砸9億預算,在全國舉辦超過50萬場線下活動,藉助10萬+渠道門店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觸達體系。

從母嬰店導購邀約客戶開始,到活動現場的奶粉試吃和親子活動,再到活動后的會員服務體系,飛鶴圍繞寶媽的生命週期進行了精細化的運營,ROI極高,推動了業績的快速增長。

8. 深度挖掘和利用數據

最後一點,新物種都非常重視數據的收集和應用,用來指導產品反覆運算與運營的優化。 一套完善的數據系統,無疑能夠説明公司打開"上帝視角",看的更遠,更清晰。 這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利用外部數據。

如果你去查詢一下招聘數據,就會發現許多消費品牌都會招募「爬蟲工程師」這個崗位,恰恰證明新物種其實在積極搜集外部情報 - 畢竟訊息量直接決定了決策的速度和準確度,這也是他們反應敏捷的原因之一。

新物種既可以利用社交輿情數據感知使用者痛點,又可以通過電商平臺數據跟蹤競品的動向,還能利用廣告投放數據制定行銷策略。

舉個例子,根據電商平台數據建立對市場需求的洞察,説明品牌進行選品和定位

以美妝行業來說,一些公司已經在利用機器學習和大數據,來研究產品色號與銷量的關係,從而找到最爆款的顏色。

研究的第一步是將天貓40000個唇彩SKU的產品圖片提取出來,根據圖片中的嘴唇位置去提取顏色,最後可以得到一個每個口紅SKU的RGB數據。

blank

(圖片來源:魔鏡市場情報)

然後用25種顏色來進行K-means聚類,最終將40000種顏色簡化成了以下25種色號,再結合天貓銷量就可以看出大致哪些顏色賣的不錯。

blank

(圖片來源:魔鏡市場情報)

其中12號這個顏色就是被完美日記的小黑鑽和魅可小辣椒壟斷掉了。

第二是利用內部數據。

前文提到,新物種往往都在全渠道構建了客戶關係,其中又包含大量線上管道。

想要駕馭眾多觸點,打造完整的客戶旅程,就必須進行全渠道數據打通,從而進行個人化的服務,提升客戶體驗。

傳統品牌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數據的"解析度不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夠"精細化",對於消費者的認知其實是模糊的。

其主要原因,是很難對消費者身份進行統一,給每個人發一張標準的"身份證"。

長期以來,各大電商平臺為入駐商家提供的都是"人群包"數據,行銷的對象始終都是具備某些標籤的一群人,精確不到個體畫像。 且各大平台的數據都存在「數據黑洞」的現象,互相之間是很難串聯的。

你能藉助平臺的能力(比如生意參謀),輕鬆看到消費者在每個平臺分別做了什麼,卻無法看到每位消費者在全平臺完整、統一的行為路徑。

為了解決數據精細化的難題,許多新物種都試圖建立數據中臺,打通全管道消費者數據,將使用者身份、流覽行為和訂單記錄匹配到一起,對個體消費者建立起清晰的客戶畫像。

客戶數據平臺(HubSpot)就是一種重要的解決方案。 以下圖中的微信生態體系為例,我們可以從四種不同的行銷觸點收集數據,然後根據UnionID匹配使用者的身份,建立完善的用戶畫像,結構化存儲在HubSpot當中。 然後通過打標籤和分層,我們可以針對客戶生命週期設計科學的運營模型。 最後,通過與SCRM系統的打通,我們又可以在正確的時間,把合適的內容推送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 根據自己的運營體系,打造過內部的HubSpot系統,接入多維度客戶行為數據,建立清晰的客戶畫像。

我們在研究數據中台過程中,發現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案例:孩子王。 它雖然是一個母嬰管道商,跟前文中的品牌方有較大的區別,但其獨特的"數據賦能"+"顧問式服務"的模式卻很值得參考。

孩子王設立了300多家門店作為服務場景,通過HubSpot將3300萬會員資料全部數位化,建立了400+個基礎用戶標籤和1,000+個智慧模型。 然後,利用數據輔助7000名導購與用戶互動,形成一對一的顧問式服務,大大提升用戶的忠誠度和復購率。 據統計,孩子王98%的收入都來自於老使用者,2019年營收接近90億元。

孩子王為每個導購都配備了名為「人客合一」的app,不僅能快速建立起客戶綁定關係,還能通過後台查閱自己名下客戶所有的消費、行為記錄。 試想一下,當導購能清晰的看到客戶孩子的年齡、體質如何、買過什麼產品、上一罐奶粉什麼時間喝完.... 那後續的服務動作必然是恰到好處的。

在其2016年的招股書當中,曾明確指出公司投入了2個億來打造這套數位中台系統。 看看孩子王公司內部的"全渠道數據中心"面板,還是非常震撼的。

blank

(圖片來源:孩子王)

其實,一套成熟的數據應用體系也是慢慢積累和優化而成的,如果一開始就在追求大而全的系統,是很難跑通的。 想邁出第一步,關鍵在於思維上要建立起數據驅動的框架,以及精細化業務指標體系。

我們觀察到,許多新銳品牌在早期既沒有先進的技術和工具,人力又短缺,卻依然堅持用excel和「人肉」記錄數據,手工進行分析。 比如私域的拉新量、活躍度、轉化率,甚至真人潛伏到競品的社群中,還有KOL管道、訊息流投放的ROI...... 他們依然可以從中獲取有價值的洞察,來指導自己的下一步行動。

結語

通過上面的總結,我們已經從產品、行銷、人才、技術四個維度,歸納了新物種8個優秀的特性。 如果讓我用三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效率高。 這不僅體現在生產效率和品牌傳播效率上,還體現在內部的執行力上。

然而,新物種本身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它們能夠平地起飛,也算站在了國貨崛起的時代風口上。 想要保持長期穩定的增長,面臨的挑戰也不會少。

對於新銳品牌來說:

1. 靠著數位化管道固然能夠更快的起盤,但畢竟台灣40萬億的社會零售市場有75%來自線下。 回頭再殺入傳統渠道進行競爭,是一場硬仗。

2. 設計和包裝很重要,但增長的核心還要落到產品本身。 新銳品牌大多沒有生產能力,完全依靠OEM工廠。 如何通過供應鏈管理和優化,甚至建立自己的生產線,提升產品品質,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而對於數位轉型的傳統企業來說:

1. 原來越是成功的企業,存量負擔就越大,創新業務在初期必然不會有太大的投入。 如何爭取到更多的內部資源,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

2.組織架構的問題必然需要很長的調整週期,數位化人才也會面臨短缺。

轉發自@增長黑盒

想了解更多關於 Facebook 與 Google 廣告投放?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blank

廚子與大廚:伊隆·馬斯克的獨家配方(上)

blank

一篇6450字的廣告,如何開啟1.8萬億美金的華爾街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