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 了解Google Analytics 的“用戶”
在前一章解說完了Google Analytics的數據收集機制,我們已經知道了GA通過什麼方式進行數據收集,那就可以正式進入了解用戶的旅程。在Google Analytics 裡面,我們會看見很多跟用戶本身相關的詞彙,例如"用戶", "新訪者", "回訪者"等等,將會在這一章裡面解釋各個不同。同時也會提到用戶和匹配、會話之間的關係。
新用戶、新訪者(New Users, New Visitors)
一個新用戶的產生是當用戶第一次進入網站時通過代碼產生一個唯一識別符,同時會將這串唯一識別符存入cookie 中,在cookie 中我們會看見"_ga = GA1.3.xxxxx. xxxxx"其中"xxxxxx.xxxxx"代表的就是用戶的唯一識別符,這串唯一識別符稱為"客戶端ID(Client ID) ",這個用戶ID會一直跟著這個用戶直到某些條件觸發後才會被重置,這篇文章最後也會提到這些條件。

當我們以為這樣就是生成一個新用戶的同時,其實在背後Google Aanalytics 的機制也會再進行一次判別,確認這個用戶是不是真的新用戶(絕大部分都是新用戶,因為客戶端ID生成的方法幾乎不會重複),更細一步產生用戶是在GA代碼生成完用戶端ID後發出第一個匹配請求,GA服務器接收了這個請求並檢查了這個媒體資源(Property)沒有存在收到的用戶端ID ,這時才會將這個用戶視為新用戶(同時也可以稱為新訪者),接下來這個會話的一連串匹配都會被視為新用戶的行為流程。

解說一下_ga 這個cookie 值,通常為GAw.x.yyyyy.zzzzzz,可以用"." 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GAw : 代表的是使用的GA 版本,例如GA1 使用的是第一版的GA
第二部分x : 域名通過"."切割可分為幾個部分第三部分yyyyy : 隨機生成的數字第四部分zzzzz : 生成這個Client ID 當下的時間戳
用戶端ID只包含第三和第四部分,就是yyyyy.zzzzz
回訪者(Returning Visitors)
在Google Analytics中是沒有回訪用戶(Returning Users)這個詞彙的,在被判別為用戶之後,Google Analytics開始會將用戶視為訪問者(Visitors),所以我們在Google Analytics裡面只能看到"用戶" ,"新訪者"和"回訪者" 。
當用戶產生第二個(或以上)會話時,這時用戶已經擁有自己的唯一識別符,當發出所有的匹配請求時,GA 服務器已經認識了這個用戶端ID,所有會話內的匹配都會視為回訪者的行為。

用戶(Users)
為什麼會將用戶放在最後寫,當然是因為這個名詞內有貓膩。首先,用戶裡會包含新訪者和回訪者,所以
用戶!= 新訪者+ 回訪者

第二,只要在選擇的時間區間內有大於一個會話產生,就會被視為一個用戶(不管是新訪者還是回訪者,這個挺合理)。
第三,用戶可能在一天內被當成新訪者也被當成回訪者,這個發生在用戶在一天內第一次訪問網站,而且會話斷開後在同一天再度訪問網站。

經驗裡很多的分析GA 的同學都會對用戶數字有疑問,只要掌握這三個訣竅我們就可以正確解讀用戶數據啦!
用戶與會話、匹配的關係
用戶和會話、匹配之間的關係非常的直觀,一個會話可以產生多個匹配,在會話結束之前所有的匹配都會成為用戶在網站內的行為。

用戶在不同時間點訪問網站都會產生新的會話(前提是前一個會話已經斷開的話,會話斷開的規則可以看這裡)

一個人真的只有一個Client ID嗎?
在前一節的圖中眼尖的你應該已經看見在用戶的圖標上特別標明了用戶端ID,原因是一個真正的用戶可能擁有多個不同的客戶端ID,例如不同的設備、不同瀏覽器等等,所以一個真正的人可能在網站內同時代表了多個用戶(也是多個客戶端ID )

上面提到了用戶端ID會被儲存在Cookie池子裡,所以當我們清除了Cookie ,客戶端ID也同時會被清除,那下一次訪問網站時GA代碼就會再重新產生一個客戶端ID ,這樣也又生成了一個新用戶。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Google Analytics 最近開始Beta測試新版的跨設備報表,等成熟正式發布後再進一步介紹。

用戶這個題目需要用戶一篇來寫,可見它多重要了。在Google Analytics 中只要了解了用戶,接下來就可以很容易的介紹許多不同數據的落差,在下一篇將會提到如何開啟用戶更進一步的特徵追踪和進入報表分析啦。
假如你喜歡我的文章,也可以看看我的部落格,有其他不同的技術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