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设计

blank

生活中的设计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设计的方式去尝试解决,是最有乐趣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需要几个条件:

1,喜欢看世界的样子

这个很简单,作为设计师,喜欢看世界,是最正常的事情。就像读研究生时,Mick老师教界面设计课程说的那个点,喜欢设计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会看看、画画、想想,一切都是设计,一切都可以思考为设计

所以旅行和在异国他乡游学、工作,都是对设计师很有帮助的事情。看得多,是了解世界的好机会。

2,喜欢想解决方案

看到问题,就略过了,肯定就没有后面的故事。要有点子,即使是非常简单的点子。用点子去尝试解决问题,乐趣就有了,才会有后面的故事。

3,有做傻瓜的机会

把生活中的点子,拿到工作环境中去设计开发,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我称这种情况叫,有做傻瓜的机会。因为这样的创意尝试,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美国有不少做傻瓜的机会,在雅虎的时候,有好几次,有些不能实现,有些不能商用落地,有些开发完成被新老板否决,有些成功上线。成功率低于10%。

但是,那些周五下午,和设计经理、视觉设计同事一起去旧货仓库散步,看着很多年前的苹果电脑配件,一起讨论新的产品、新的特性、新的想法,然后散步回公司设计、开发、实现、展示、争论、失败或者成功的过程,是在美国做设计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在AT&T的时候,我负责的本地商务创新小冲击队,占我KPI的10%,让我有幸和一些超级厉害的开发兄弟一起,有一些做傻瓜的机会。以下一个简单的创意例子,就是和AT&T一群每周疯狂流汗玩终极飞碟的开发兄弟一起做傻瓜的回忆。:)

例子如下,有点早,4年前的例子。

当时我和一群开发小伙伴们有机会给公司做一些创意项目,与本地商务有关。我是交互,视觉请的是旧金山一个合作方设计师,几个开发。

当时美国本地小商业有一个困境。Groupon和LivingSocial的盛起,帮助本地小商业能迅速吸引一大群新用户。但是问题是,一大群新用户通过团购低价去享受了远低于平均价格的本地小商业服务,就不会再光顾了。所以对本地小商业来说,吸引了新用户,但是没有留住用户。

当时和公司VP大哥讨论这个事情,他认为本地小商业缺少用户粘性,也就是顾客忠诚度,然后笑着对我说,Yoyo,我知道你下周就可以搞定第一个创新点,是不是?

这个帅气的大哥,本科毕业后,当过5年潜艇军官,当兵完了直接去苹果做产品经理,然后Stanford读了MBA出来继续做产品管理。这个有着军人气质的大哥只会讲两个笑话:

1,上午10点对一个设计方案提了30个修改点,然后嘿嘿一笑说,Yoyo,下午2点能看到刷新不……

2,布置一个新任务,就说,Yoyo,下周你肯定搞定是不是……

一般碰到这种笑话我的反馈就是傻笑回去,因为他本来就是开玩笑,我不承诺也不否决。

但是这次,我回答:OK的。

因为我想过这个问题,而且已经和开发兄弟讨论过了。这个问题和解决方案,就是来自日常生活。

这个例子叫做:

blankblank

在硅谷住过一阵的人肯定习惯了当地很多小商业都有顾客忠诚卡。其实哪儿都有,我在华为园区的7-11也经常看到。像下面这个一样,当地一个商场的酸奶冰激凌店提供的顾客忠诚卡,买5杯,送1杯。

blankblank

这家店是我老婆的最爱,每周都会去光顾。但是问题来了,每次送了这个卡,我和我老婆都会弄丢。所以我们的顾客忠诚卡,长期都是1个或者2个盖章。好像没有一次能换到一次免费的酸奶冰激凌……

所以结合增加客户忠诚度这个目标,我和开发小伙伴一起做了3个App。

blankblank

只看第2行右边3个,第一个是个人用户使用的YPRewards,就是个人用户的App版顾客忠诚卡;第二个是YPDeals,类似团购平台,把商家的优惠聚合到这个平台上;第三个是YPMerchant,给商家使用的管理顾客忠诚卡的工具。

下面是用户登录后,找到一张客户忠诚卡的样子:

blankblank

用户从YPDeals平台上,或者附近的Deals上,找到这张优惠卡。这张优惠卡上写的是,10次购买后送一组高尔夫球。然后用户去商家消费。

商家结账后,打开YPMerchant,如下:

blankblank

商家通过输入客户手机号,或者扫描客户的二维码,记录客户消费次数。例如输入手机号,打卡一次,如下:

blankblank

这个时候用户的App是这样:

blankblank

用户集齐10次,就满了可以换礼物啦:

blankblank

例子讲完。总结一下:

1,解决了部分问题,首先,顾客忠诚卡再也不会丢啦;其次,用户可以通过YPDeals平台找到附近更多有提供顾客忠诚卡的店家,得到入口訊息;最后,这些消费记录数据本身对商家就是有价值的数据,可供后续的数据分析(例如顾客流量、顾客消费频率等)。

2,这个解决方案足够简单,甚至是简陋。所以很好理解,很好解释,也很好展示。

3,足够快。我和开发兄弟去买了一杯果汁的来回路上就讨论完了思路,大家击掌后就开始干活;我很快画完交互,电话了在旧金山的合作方视觉设计小伙伴,让他开车过来做一点视觉;开发把后台和架子很快搭建好,视觉小伙伴开车来了和我一起几个小时把视觉简单做了下。然后合一起,每天迭代几次,修修补补,3个App Demo没几天就出来了。

4,真实解决设计师自己痛点的过程,是感觉最好的。

Demo给到VP,然后到SVP,然后参加公司内部大展,很快进入商业阶段。公司开始与本地小商业主联系,尝试合作的可能性。我们刚谈合作的团购网站,也会与这个创新项目展开配合。

后来不知道成没成,因为我和老婆回国啦,YP后面又脱离AT&T独立了。所以后续就不知道啦。

不过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这个设计过程我非常乐在其中,因为这个设计的点子源于生活,配合商业思考,快速创意设计开发,再回到生活。美好的回忆!:)

最后,希望大家都有做傻瓜的机会,用设计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并享受设计过程中的乐趣。

谢谢阅读!

thanks,
yoyo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blank

关于服务设计的笔记与思考

blank

震惊了,区块链将颠覆传统Sa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