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注哪些SaaS指标?
2年前我在《美国SaaS市场研究》这篇文章里提到,实际应用而言,绝大部分SaaS指标和模型只适合中后期已经规模化的SaaS企业,对于国内初创期的公司很难直接套用。
但是随着国内市场成熟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SaaS面向KA、以及我们自身更加重视A轮阶段,SaaS指标出现了不一样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投SaaS,投的是什么?什么是SaaS?它是产品形态,还是商业模式?
从本质来讲,SaaS是时间所带来的高复利。
从具体形态来讲,它有两个关键特征,一是规模化的客户每年持续的付费,产品形态可以是云端应用、本地化产品甚至项目制,可以是续费或消耗,只要保证单个用户支付的费用一直保持甚至不断增加,这区分了一次性买断的传统软件模式。第二,高毛利,这区分了外包、卖硬件、卖服务、卖流量等各种传统的商业模式。产品是否项目制并不是关键,关键是ROI,最终都体现在毛利上。
所以我现在会重点关注四个维度的指标,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衡量了一家SaaS公司的好坏:
1、 客单价、ACV(年度客户价值):最基础的SaaS指标,绝大部分初创公司,客单价=FCV(首单客户价值)=ACV。成长型公司、计量型公司(例如Snowflake)更重视ACV,促使客户增购产品、提升用量。
2、客户续费率、金额续费率、Recurring收入:这几个指标和DBRR与客户持续付费的情况紧密相关。不过在实操层面,需要定义清楚统计边界和UE模型,像复杂业务场景和单一场景的产品,纯To B和To B To C的产品续费方式的计算并不一样。
3、毛利率:上面提到高毛利是区分SaaS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很好的区分定制化、硬件、服务和交易佣金,识别业务的含金量。低毛利一定不是SaaS。
4、账期、交付周期、验收周期:现金流、自由现金流有时候决定了一家公司生死和发展速度,我在《从投资人角度深度分析对To B企业的投资逻辑》和《从企业服务的资本效率看市场变化》两篇文章已经有提及,账期本身也是定价权的一部分。从实操来看,交付周期和验收周期的长短能够决定账期乃至毛利率水平,以及ACV,所以非常关键。周转速度越快的SaaS公司,增速也会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