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出海必讀: 菲律賓市場綜述一
政經環境
2015年菲律賓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受國內需求強勁推動,特別是服務業。儘管政府未能實現7%至8%的GDP增長目標,但菲律賓仍然是東盟地區最佳經濟表現者之一。 2015年普遍低通脹的環境主要是由於供應方面的積極因素,如玉米,石油和大米的國內價格下降;國際油價下跌。 2015年第三季度的外國直接投資大幅增加至486億比索,而2014年同期為186億比索。大部分外國投資(277億比索)來自荷蘭,其次是日本(41億或8.4%)和韓國(36億或7.5%)。
截至2015年11月,菲律賓在其他亞洲國家的進口增長中排名第一,佔10.1%。更高價格的家用電器,移動電話和汽車等耐用品的購買增加了消費品的進口。電子產品進口額增長至21.3億美元,佔進口總額的35%。元器件/器件(半導體)佔總數的26.1%。這反映了菲律賓人對新設備和進口設備的興趣。
與該國其他出口產品不利相比,電子產品出口仍然比重最大,收入增長6.4%。電子行業佔該國出口總額的50%。總體而言,中國,日本和美國等主要貿易國家的全球需求疲軟是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
良好的經濟條件,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良好的技能使菲律賓成為製造業,BFSI和BPO領域外國公司的一個有吸引力的市場。雖然菲律賓受到周邊國家經濟危機經驗的影響,但進口商品的增長意味著菲律賓的投資需求不斷增加。
2013-2016電子政務總體規劃(EGMP)是整個菲律賓政府整合ICT解決方案的藍圖。它以過去的ICT計劃和舉措為基礎,同時鞏固當前需求並製定未來願景。實施該計劃的主要機構包括科學技術部(DOST),信息和通信技術辦公室(ICTO)以及高級科學技術研究所(ASTI)。旨在建立一個數字化綜合政府,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菲律賓國家提供在線公共服務。
作為EGMP的主要內容之一,iGovPhil項目旨在改善政府流程和提供公共服務。該項目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已經開發的ICT應用程序,安裝和運行安全的政府電子郵件系統,以及開發和部署通用應用程序和共享服務。
菲律賓2015年的IT支出增長10%。最強勁的增長是智能手機領域,其次是中端企業服務器,網絡設備,廣泛的IT服務和軟件需求。這一發展的核心是該國經濟指標的積極前景以及消費領域的活躍支出。菲律賓的勞動年齡人口眾多且不斷增長,其中一半人口未滿24歲。
中小型企業(SME)日益增長的ICT需求以及持續強勁的業務流程外包(BPO)業績也推動2015年的ICT支出。
根據諮詢公司IDC調查發現,絕大多數菲律賓公司都希望在2015年增加ICT預算和支出。
服務將在不久的將來增加,而政府預算將因經濟不確定性而下降。在網絡現代化支持下,通信和媒體將繼續大力投資IT。
菲律賓企業的持續現代化為軟件供應商創造了新的途徑,而低成本的軟件即服務解決方案有可能將市場深化到更多的中小企業。中小型企業和國內企業客戶都非常願意將非核心工作負載轉移到公有云,特別是工作相關應用程序,庫存管理和協作工作。
IT服務市場概述
自2015年初以來,IT轉型一直是外包市場的主題。 2015年下半年,由於需要整合資源和降低IT基礎架構成本,更多終端用戶參與了外包項目。託管服務一直在推動整體外包市場的增長。中小企業的ICT側重於改善基礎設施,而大型企業則考慮到新技術要求的提高,因此更多基於項目(如SI和IT諮詢)和管理服務(如數據中心外包)機會。
以項目為導向的服務佔該國總服務支出的比例有所增加。這可歸因於對數據中心部署,向雲遷移以及對大數據和以分析為中心的項目的需求的諮詢和系統集成服務的需求。
企業越來越多地選擇外包來降低成本,提供更快的服務,更好地管理財務,以及整合業務流程。此外,全球BFSI和製造公司的擴張也增強了增長。因此,對託管服務,服務器託管和基於雲的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
菲律賓的SI仍然以硬件為中心。大多數SI仍在轉型為解決方案提供商。此外,他們計劃擴展馬尼拉大都會以及東盟和北美等其他地區。
菲律賓的SI非常傳統,仍然以硬件為中心。大多數SI仍在轉型為解決方案提供商,有些SI剛剛開始在其產品中引入第3平台技術。此外,他們計劃擴展馬尼拉大都會以及東盟和北美等其他地區。
主要SI包括ePLDT(32 MSD),ICS(18 MUSD),IPC(14 MUSD),Questronix(12 MUSD),TIM(9 MUSD),AMTI(16 MUSD),Fountainhead Technologies(7 MUSD),Nexus Technologies( 4 MUSD),Jupiter Systems(3 MUSD)和First DataCorp(3 MUSD)。
市場進入戰略
展望未來,不同垂直行業熱度如下。
熱門行業。金融服務機構,業務流程外包,通信和媒體。以細分行業為中心的銷售運營將更有效地為企業創建有效的解決方案
次熱行業。零售與批發,服務業,物流。
冷門行業。政府與教育,製造業和建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