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企業海外市場開發(5):如何設計渠道層級?

blank

B2B企業海外市場開發(5):如何設計渠道層級?

本系列文章作者介紹- Alex,中山大學MBA;美國MIT訪問學員;曾在華為及某知名IT上市企業工作;超過10年常駐海外市場開發,熟悉東南亞市場。雲計算諮詢專家;海外渠道建設、銷售流程培訓專家;海外智能獲客服務Dealmap.cloud創始人CEO;

前面的文章我說到過B2B企業在海外市場成功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是對於渠道的開發和管理。這一篇我分享一下如何來設計你的渠道層級。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對於海外市場,渠道夥伴無疑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也是一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那麼,我們的渠道應該分幾層,怎麼樣的設計對於我們從線索,到客戶需求,到銷售商機,到交貨回款,一直到後續客戶服務,技術支持(這涉及到華為的Lead To Cash內容,我後續會開專欄分享)整個鏈條下來的效率最高呢?這是每一家出海企業要考慮的。

通常來說,海外市場常見的中間環節包括:出口代理、進口商、中間渠道(可能有多級),如下圖所示:

blank

一般而言,渠道越長,企業產品市場的擴展可能性就越大,但企業對產品銷售的控制能力和信息反饋的清晰度就越差;相反,渠道越短,企業對產品銷售的控制能力和信息反饋的清晰度就越好,但是市場的擴展能力則會相應下降。

從橫向來分析,根據企業在同一層次上並列使用的同類中間商的多少,企業的分銷渠道又可以分為寬渠道和窄渠道。使用的同類中間商越多,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分銷面就越廣,故稱之為寬渠道。而使用的同類中間商越少,分銷渠道就越窄,故稱之為窄渠道。

從上面的圖可以看出,實際上企業有多種分銷渠道模式可供選擇。具體怎麼做,這依賴於企業已確定的國際市場進入戰略。不僅如此,還必須充分地考慮:

  • 企業自身的資源
  • 所在行業的特點
  • 競爭者的渠道策略
  • 目標市場特徵
  • 目標市場國家的法律環境
  • 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購買習慣
  • 渠道的效率和對渠道的控制

要考慮這麼多因素,看起來是不是頭很大了,更無從下手了?別急!作為一個喜歡化繁為簡,解多元多次方程式的理工直男,我告訴你以下兩個原則,即可以確定對你最有效率的渠道層級。

產品標準化程度

標準化程度越高的產品,越適合多級分銷。想想看,可口可樂適合多級分銷嗎? Of course, 所以可口可樂的全國、省級、市級分銷商一直延伸到縣鄉,成為肥宅們的快樂源泉。標準、低貨值的工業品,比如各種五金、線纜,也適合長渠道,形成廣泛的市場覆蓋。

blank

而如果是需要定制的工業品,情況可能會大不一樣。華為的海外運營商業務為什麼要直銷?因為運營商設備定制化需求非常多,不適合通過中間商銷售(中間商對產品的理解肯定無法和廠家相比)。所以,如果產品標準化程度低,涉及到定制,那麼渠道層級越少越好。

技術性和非技術性

高技術性的產品通常採用短渠道的方式,這主要是因為廠商需要有能力的渠道商將產品的技術性介紹給客戶,並且在產品銷售以後,提供售後服務。

相對的,低技術性的產品,則適合多級分銷。

所以,在IT、醫療器械、機械設備中那些產品高技術性、有定制的品類,最理想的情況是:你和最終客戶中間只有一層渠道。比如服務器、外置存儲、雲計算、路由器、交換機、ERP軟件、監護儀、彩超等等。

當然,無論是哪種產品,你都需要培養直接觸達最終客戶的能力,否則你在這個市場隨時有被替換掉的危險。因為,你只和中間商做生意,既不能洞察客戶需求,也沒有客戶關係,那麼客戶為什麼會認可你的產品?

我有一些做外貿的朋友,海外市場完全交給當地總分銷去做。做了好幾年,都不知道產品最終賣給了哪些行業,也沒有見過客戶。這就像被渠道控制了命脈,哪天渠道不合作,這個市場一定會斷崖式失敗。就算合作,也只是賺點辛苦錢,被渠道一二再,再而三地盤剝。

所以,在外貿公司、進口商等多級合作夥伴之外,盡量開拓離客戶最近的渠道(直接和最終客戶交易的渠道),縮小渠道層級,對你海外業務非常重要。

你的產品是什麼?適合什麼樣的渠道結構?歡迎加企業微信留言,我會逐一答复

work.weixin.qq.com/u/vc (二維碼自動識別)

What do you think?

blank

B2B企業海外市場開發(6):國際市場各區域的渠道層級特徵

blank

案例:邁瑞醫療(Mindray)在海外市場增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