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矽谷小白到市場總監,我是怎樣成為一名增長黑客的

blank

從矽谷小白到市場總監,我是怎樣成為一名增長黑客的

上週,曾為大家帶來一篇增長黑客教父Sean Ellis的產品經理——曲卉,關於如何找到企業增長內驅力的文章,在分享乾貨的同時,也讓「增長黑客」這個群體,以一種立體式的姿態,再度呈現在人們面前。到底怎樣的人,才被稱之為“增長黑客”,而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增長黑客”呢?今天,這些問題,由真正的“增長黑客”親自為你揭曉謎底。

@曲卉GrowingIO特邀作者,曾被增長黑客教父Sean Ellis招至麾下,在著名的增長黑客網(Growthhackers.com)擔任增長產品經理。目前在美國個人金融類領先的應用Acorns 公司擔任市場總監。

也許你很好奇增長黑客都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其實和其他領域一樣,做增長的人也是五花八門百花齊放,絕大多數是市場營銷或是產品經理的背景,也有不少是程序員出身。

裡面有什麼都會的雜家,也有深耕一個方向一通百通的專家,有會編程的,也有不會編程的,有善於領導團隊的,也有個人貢獻者。

blank

說起來我的背景似乎和做增長完全沾不上邊,生物本科畢業,雖然讀了MBA,但是在美國咱是老外,文化上的壁壘很明顯,語言上的功底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補上。

學校就業中心和各位師兄師姐都一再規勸我外國人想做市場相關工作很難。而MBA 畢業之後我也是曲線救國地在做市場數據分析。

回頭看來,從理科生,到數據分析師,到增長黑客,正是因為這條路走的彎彎曲曲跌跌撞撞,反而有了不少的成長和心得。總結起來,有4件事情給了我最大的幫助。

Part 1 |做超級用戶

在大公司做數據分析師的幾年,能夠直接接觸到營銷的時候甚少,我下意識地開始通過做超級用戶的方式來學習營銷。

因為作為一個消費者,天天被各種品牌用不同的方式轟炸,如果你換一個角度,就會發現自己既可以從用戶的角度體驗產品和營銷,也可以做一個產品和營銷策略的鑑賞師,而這兩種語境的切換其實非常有利於你了解哪些手段更有效。

blank

比如,我每次收到營銷郵件,都會讀讀看是否打動我,好在哪裡,然後把寫得好的收藏起來,留著備用。在一個陌生的文化環境,這可以說是學習營銷和增長最直接速成的方法。

Part 2 |培養持續學習的能力

我這人天生注意力不太能持續集中,看到什麼新的東西都覺得有意思,想去學學,有很多雖然學的不精,但是需要的時候再撿起來卻也不難。

做數據分析師時,雖然接觸不到營銷,卻有機會用到各種數據分析方法和工具,我想閒著也是閒著,就自學了SQL,還選修了一些predictive analytics 的課程。這些當時不知道用不用得上的積累,也讓我後來對各種增長分析工具能夠快速上手。

做增長,由於產品各有特點,用戶需求不同,競爭日新月異,各種新的營銷手段也層出不窮,持續學習的能力幾乎是一個必須:因為每天,你都要通過大量的閱讀,搜索,交流,以及試驗,來快速摸清新的渠道特性,掌握新的技能。

Part 3 |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Connect the Dots 是我多年前在寶潔實習時學到的一個概念,它對我影響非常深遠。我對市場和增長的理解就是一個Connect the Dots的過程。

從最開始從書本上接觸到基本的概念,理解是非常淺層的,後來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營銷手段和產品,開始對某些名詞有了自己的體會,再後來開始做增長後有了實戰經驗,又接觸到各種思維模式,感覺多年來的各種理解和體會突然有了框架,相互之間也有了聯繫。

舉例來說,以前看到各種新的社交網絡層出不窮,總有一種亂花漸入迷人眼的感覺。現在頭腦裡有了AARRR 海盜漏斗模型,就知道無論任何新的渠道,都是獲取用戶的一種方式,每個渠道本身可能各有其規則,但是最終都是要靠渠道,用戶和營銷的契合度來取得成功,它們在大的增長框架中佔有自己的位置,但也會隨著時間變化不斷更迭。

學會使用一套思維體系審視外界,久而久之,你會意識到許多看似完全不同的事情,其實本質上有很大的相同,讓人有一種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

Part 4 |建立T型技能組,發展長板

T-shaped Marketer(T 型營銷人員)是現在很流行的一個概念,是指廣泛了解多種營銷渠道和增長策略,同時又有至少一兩項深耕細作的專長。

仔細想來,在學校裡理科生邏輯和統計學的訓練,以及過去幾年在大公司做數據分析和建模的經驗,雖然當時覺得非常瑣碎,不夠有趣,卻讓數據分析成為了我的長板之一。

正是這個不經意的長板,讓我在普遍擅長寫作和創意的市場團隊中有了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我的體會是尤其對於市場和增長業內人士,在建立自己的技能組時,重點深耕一兩個長板,比盲目追逐全面了解各種營銷手段要靠譜。

blank

了解自己短板並想辦法從戰略和策略上彌補:時至今日,我當年不適合在美國做市場的缺點統統都還存在,我首先還是一個老外,寫英文文案還是比中文慢很多差很多,對於各種最新的文化潮流,社交平台也達不到老美的敏感度。

我的對策就是承認自己的這些缺點,從戰略上選擇更能發揮自己長處的領域,從策略上通過多和團隊成員合作以及建立有效的工作流程來最小化這些短板的影響。

Part 5 |寫在最後的話

在這篇文章即將完成的時候,我忽然想起本科時在圖書館裡寫實驗報告的那些日子,那時候要上四五門實驗課,寫完了生物實驗報告,寫有機化學,寫完了有機化學,寫分析化學.....

現在的我不用再寫科學實驗報告,卻經常在寫增長試驗報告,一樣有對照組和實驗組,一樣有顯著性檢驗,一樣有試驗假設,設計和結論。

所以我常常想,也許宇宙萬物,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不同,也許其實,我們都不過是在尋找自己喜歡的方法,設計我們自己想做的實驗。

如果你對數據分析、數據驅動增長、Growth Hacking 等感興趣,現在有機會與LinkedIn數據科學和分析總負責人Michael Li交流,報名入口:對話中美增長大佬- LinkedIn數據科學和分析總負責人Michael Li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Growth Hacking

blank

如何快速搭建一個類似於神策數據或諸葛IO的數據分析平台?

blank

張溪夢Simon 的Live -- 對話增長黑客之父Sean Ellis:矽谷增長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