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社区如何冷启动,新氧CEO的社区营销4步法

blank

内容社区如何冷启动,新氧CEO的社区行銷4步法

社区的本质

  • 基本认知
    • 以内容创造为核心的网络交流平台,一切形式的内容都可以,而内容的沉淀形成了社区;
    • 微信群是IM即时通讯,具备非常强的时效性、不具备沉淀性,不属于社区;
  • 不同形态
    • 社交网络
    • 社交媒体
    • 垂直社区

个人思考

社区跟社群的区别,同样都具备内容的属性,但是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内容是否可以沉淀、是否具备长期价值、是否可以形成复利价值,通过内容的沉淀形成一个用户生态和商业闭环;

而微信群是基于微信IM及时通讯,更多倾向于内容的及时性、消息的互动性来看;

为什么社区这种古典互联网产品有顽强的生命力?

  • 现象
    • 互联网流量红利已经消失,从增量进入存量时代,重点争夺的是用户时长;
  • 互联网流量再分配
    • 社交/通讯↑
    • 视频/游戏↑
    • 新闻/资讯↑
    • 电商↓
    • 工具↓
  • 反思
    • 为什么社交类、视频类、新闻类产品占据的用户时长在不断增长?
  • 背后的逻辑
    • 这类产品背后有强大、丰富的内容,内容来支撑了用户需求,吸引着用户过来持续消费;
  • 答案
    • 好的社区,能持续贡献原创的优质内容,从而带来持续稳定的高质量流量;

新氧对医美行业的宏观认知

  • 医美行业的获客非常贵,全国不到1w家整形医院,每年给百度贡献超过100亿的投放费用,占据百度1/6的收入;
  • 医美行业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是投放费用最高的行业;
  • 新氧APP积累了330w篇优质内容,吸引整形潜在用户搜索下载使用APP,每个月独立访客超过1000w;

社区运营的难点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没有内容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更多的人来看内容,如何破解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如何构建一个整容社区

  • 难点1:UGC难
    • 具备整容经验的人非常少;
    • 内容生产和内容消费的需求不匹配,做过整容的人,做完之后就走了,也不会留下内容;
    • 用户整形观念开放、用户个人隐私,用户并不愿意大张旗鼓告诉别人我整过容,整容属于比较私密的话题;
  • 难点2:分享难
    • 用户分享都是为了塑造正向的社交形象,为自己的人设贴标签;
    • 没人愿意分享整形的内容,担心对未来的生活会有不好的舆论影响;

个人思考

如何破解内容社区先有鸡、先有蛋(先有内容、还是先有用户)的问题,本质上还是要先构建内容,虽然用户和内容互为作用关系,但是内容还是第一位的,必须要先对社区进行装修,先有内容才能够承接流量,否则,流量越多、流失越大;

这么来看的话,社区的第一步先从优质平台搬运内容,后续再邀请优质的用户来共同建设内容;

4步打造整容社区

Step1:冷启动

Step2:造氛围

Step3:降门槛

Step4:建生态

打造整容社区Step1:冷启动

  • 原始内容积累-全网搬运优质的整形内容PGC
    • 没有用户愿意生产内容,那我们就自己来生产内容,市场调研之后发现韩国有很多整形社区的内容,就把国外的整形内容搬运到国内;
  • 吸引种子用户-全网寻找整形的重度用户
    • 在没有整形论坛、社群之前,这些整形的重度用户他们会自发的组建QQ群和微信群,他们平时在各个网站上搜索訊息,然后他们再分享到群里互相交流;
    • 这些重度用户就会把优质的内容分享到社群里,那整个社群里的用户都可能被迁移过来,从而吸引了很多重度用户;
  • 营造氛围构建信任
    • 当时社区很少有人跟版主互动,大多数都是沉默用户、只消费、不发言,那怎么构建用户信任,从而让用户愿意、敢于发言;
    • 14年CEO真人出镜做专栏,视频走访100家整形医院,实地拍摄、剪辑、发布到社区,采访前会在社区里提前预告并收集用户问题;
  • 形成社区内核
    • 早期只要积累1000个种子用户经常访问社区、并活跃,就已经差不多了,后续需要做的是把内容传播出去、扩散社区的影响力;
blankblank

个人思考

早期的全网搬运优质内容确实还是非常行之有效的策略,优质的内容永远都会用户的刚需(难以拒绝的需求);

社区互动的早期破冰难度非常大,一定要清楚用户的痛点,并以此创造互动型的内容,引发用户讨论;

打造整容社区Step2:造氛围

  • 没有UGC,怎么破冰
    • 绝大多数用户都是只消费、评论和交流,但没有自己去生产内容,怎么调动用户UGC的积极性是这阶段的难点;
  • 做行銷活动
    • 跟大的整形医院谈合作,BD免费的整形名额在社区里做推广,招募免费体验用户,但必须要求用户把整个整形过程在论坛里直播出来;
    • 这样既可以给整形医院做广告,也不收取广告费用,用户还可以得到实惠;
  • 最终效果
    • 结果这个模式的效果非常好,参与的用户越来越多,每期上千名用户需要通过报名帖来进行海选拉票,角逐出1-2个名额,参与的用户池子大了,帖子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可读性越来越强;
    • 成功的把潜水的用户给调动起来,相当于社区内容破冰的作用;
    • 一下子社区里形成了内容氛围,因为用户之间的互相投票,用户之间的链接和黏性也开始加强了;
    • 最终,不断增加免费整形场次,1个月1场,增加到1个礼拜3场;
blankblank

个人思考

用户早期没有参与创作内容的动机,通过行銷活动设置利益点,鼓励到家冒泡领取福利,并互相拉票,进而增强了社区互动的意愿;

内容本身除非带有非常强的情绪、立场和话题性,否则,用户是不会站在内容下面去发言,90%以上的用户往往都是默默的消费内容、默默的走了;

但是,行銷活动可以强刺激用户,让用户进行一些非常简单的互动,进而让社区里的其他用户也能看到用户都是活生生的;

打造整容社区Step3:降门槛

  • 大多数用户还是不愿意发内容
    • 怎么让用户持续生产内容,怎么让大多数用户生产内容,毕竟,整形还是比较私密,大多数用户不愿意发言;
  • 用户心理洞察
    • 长时间的跟用户泡在一起,洞察整个整形需求的用户心理历程(用户情绪体验地图),发现整容手术后是整个焦虑达到了顶点;
  • 产品经理的逻辑
    • 基本思路
      • 找到用户真正的痛点,并解决他,你就有机会赢得用户;
    • 发现痛点
      • 发现用户术后会频繁的照镜子和自拍,因为术后肿的非常厉害,医生会说这个是正常,只要持续观察,所以用户会经常照镜子看恢复有没有好一点;
    • 解决方案
      • 受大姨妈日历的启发,用户既然有术后不断自拍的需求,那有没有可能做整形术后恢复日历,持续自拍记录整个恢复变化,平台再提供很多术后恢复的指导建议(正常症状、异常症状、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在用户最焦虑的时候就会经常来看自己的恢复记录;
      • 早期的记录是私密记录,仅自己可见,用户创作门槛大大降低;
      • 后期产品经理偷偷的把私密选项默认为公开,如果用户发现了可以自己主动改回来,并且只要用户发布了,系统就会自动把其他做过类似整形手术的用户记录推送给你,当用户发现还有几千个用户跟自己一样头肿的像猪头一样,顿时就放心了;
  • 实际效果
    • 术后建议+缓解焦虑
      • 术后护理工具,不仅记录整个过程提供指导建议,最重要的是可以极大的缓解用户焦虑,成为了新氧APP的基本功能;
    • 利他转变为利己
      • 以前在社区创作内容是利他的社区行为,但是,现在的术后恢复记录是工具型的利己行为,且可以私密分享极大降低用户心理门槛;
      • 从利他到利己的转变,整个用户的心理、动机、意愿完全不一样;
    • 内容生产门槛降低
      • 写长篇整形帖,类似旅游攻略一样对作者的要求比较高,转变成每天上传照片打卡记术后恢复日记,工具再自动将用户的日记生成长篇文字,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UGC创作门槛;
    • 平台活跃氛围的转变
      • 从原来的重度用户由于激励刺激来发布内容,转变成了,多数、大量、广泛的用户记录日记、发内容;
blankblank

个人思考

  • 高频、刚需、易感更容易留住用户
    • 除了内容降门槛之外,新氧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寻找高频、刚需、易感的用户场景,这种需求场景本身就是非常强的黏性;
    • 整容日记、术后康复是非常刚需、阶段性高频的用户场景,顺势提供工具来帮助用户打卡,从而促进用户黏性和UGC;
  • 从工具构建生态化、商业化的想象空间
    • 打卡,作为一件门槛低、拉活跃的事情,新氧社区做出了工具属性和从众的感觉;
    • 内容工具很容易向生态去演进(真正能进化出来的不多),内容天然的会连接内容生产者与内容消费者,比如小鹅通vs荔枝微课,工具也非常容易向商业化交易属性演进(内容与内容付费),有车以后CEO坚持APP发展、坚持小程序发展,也是为了保证内容社区可以像商业生态进化的想象空间;

打造整容社区Step3:建生态

  • 社群内用户行为分析
    • 绝大数的社区用户行为都是利己的,只有少数是利他的行为,即便做了利他的行为也是为了虚荣心的满足;
    • 如果想让用户持续的贡献内容,就必须要让用户的利益持续得到保证;
  • 想办法让医生和用户建立关联
    • 搭建商城模块,B2B2C的模式,医生可以入住平台,发布提供的整形项目,系统会自动附上这位医生的用户术后日记,作为用户评论和信任背书;
  • 让医生医院的收益与口碑挂钩
    • 进而医生知道必须要让患者去写日记,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生意,类似大众点评、淘宝好评的模式;
    • 医生和医院是跟消费者面对面的,如果医生想要让消费者写日记,手段会比网络平台多很多,效果也非常明显;
  • 社区生态系统形成闭环
    • 内容循环系统,医院医生入驻平台,让消费者写术后日记,日记越多,订单越多,更加积极的让消费者写日记;

个人思考

  • 用户行为商业化
    • 为了鼓励内容生产,就必需为生产者提供利益,尤其是除了虚荣心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当于把用户行为商业化,用户自行为的plus版;
  • 产业链闭环
    • 毕竟平台所能提供的利益是有限的,如果能把产业链中的更多参与角色来进来,整个利益体系就更加的闭环、更加牢固;
  • 媒体服务平台
    • 用户作为下游终端,上游是整容医院和个体医生,供需之间需要匹配、信任背书,这恰恰就是UGC内容的价值,从而诞生了像搜房网、汽车之家、新氧这样的媒体服务平台;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blank

2020,短视频内容营销的风向

blank

有哪些适合开学的文案和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