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如何运营校园新媒体?
温馨提示:「转载需授权」!
在校园曾担任过学校分院新闻传媒中心的总运营,具有2年以上的经验。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信传模式成为学校和分院的一大亮点!
全文2797个字,阅读完需要5分钟。创作一篇好文章真的是不易啊,如果你认同我的文章内容,双击屏幕可以快速收藏!话不多说,进入正文。
一、你了解校园新媒体吗?
1.校园新媒体的定位与基本内容
- 定位:校园新媒体(非营利性的传播訊息组织)
- 内容:以校园通知、校园活动、校内动态、生活热点、关注焦点为主
- 实质:拉新(吸引流量)、促活(交流互动)
- 前提条件:用户体验
- 存在形式:文字、图片、声音、图文、视频、H5(输出内容的载体)
- 依附平台:VX公众号、公众空间、贴吧、微博、抖音、易企秀、人人秀等
新媒体的本质就是联系和互动
包括各公平台的互动引流,各社会组织的交流联系;各班级和个人的关系互动。
2.对现有一些校园热点平台的思考
- 微信公众号
- 主要为活动预热、身边热点、先进榜样为主,连接学校、央媒的舆论导向(公告式为主,娱乐訊息为辅)(联系)
- 需要大学生服务平台(如教务登录、校历、关键字回复、微服务等)(互动)
- 需要班级投稿机制、社团宣传投稿、教研室、辅导员投稿机制(联系)
- 需要系部宣传舆论介绍(各专业简介、学生活动特色、教研成果等)(联系)
- 创新整体排版结构,加强内容管理(内部完善)
- QQ空间
- 主要以活动预热、系部热点、生活动态为主,连接学院、央媒、社会的舆论导向(互动)
- 需要建立系内交流社群(新媒体创建,非学生会的管理)(互动)
- 需要建设达人展示平台(表演类、语言类、歌唱类、舞蹈类)(互动)
- 需要建立外部校际媒体关系、系际媒体关系(联系)
3.对于运营和管理的深度思考
- 内容建设:增加往期回顾(增加阅读),悬疑式(上期提出问题,下期解答问题)(吸引读者),系部特色关注(开头引导、二维码)...(文化展示)。
- 技术建设:如CIS战略、校园专属表情包、语言、视频、漫画、H5、航拍、全景、技术流,海报,建设短视频展示平台(联系)...
- 开始进行活动建设:例如直播带货大赛(外联)、创意视频比拼大赛(互动)、志愿时长展示(互动)...
- 通过帮扶计划:分类帮扶能力弱的人,但凡可以坚持的就可以帮、站在全局思考现在和未来、了解行业和专业的訊息、学习如何进行团队管理、增加见面和交流的机会、团队分工。
- 通过技术和运营思维方法的交接,内部文件资料(制度、特色名片、视频、照片、链接、技术平台、策划案、平台密码)。完成传承交接
二、有哪些存在的隐性问题?
- 综合水平存在短板,缺少相应的职业技能。
- 缺少具体的运营风格和多样的排版设计。
- 接触行业领域不深,知识浅薄,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差,不会深度思考。
- 缺乏交流,不光是校外的互动交流,更是校内的团队交流。
- 受相应的主管老师所影响和限制。
- 没有明确的目标,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三、如何让校园新媒体迅速成长?
- 掌握对手的訊息渠道,从对手公众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 了解小到学校内部大到学校外部的公众号、抖音、官方网站、QQ空间等网络动态。
- 摆脱传统性,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升自我的价值
- 人际关系处理得当才能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
- 不断的吸收新思想,贴合日常生活,紧追行业潮流。
- 进行团队和整体建设的完善。
- 考虑好为什么要宣传,宣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四、如何对公众平台进行设计?


五、对于未来的战略构想。
内容为王→网络外联→矩阵平台→裂变增长
1. 内容为王
- 实用、有效、符合大众需求的文章是我们目前所需要去强化的一个地方,我们要主动学习和阅读;也要去多观察和思考,部门只是一个引路的平台,只是让你简单了解和认识新媒体的基本;并不能给你对新媒体整个框架有全新的了解和认知,必须要去观察优质的公众号文章、了解整个公众号运营的手段和思路,才能对自己有所益处。
- 内容输出:咪蒙、十点读书、逻辑思维等
- 学习运营:i排版、秀米、脑洞运营等
- 平台推荐:百家号、知乎、微信公众号等
- 我们还需要时常反思我们文章的阅读体验是否好,活动是否流畅,跳转是否正常等。当下已经进入内容原创的时代,只要你做好内容,哪怕你涨粉的速度很慢,也一定会持续增长。同时我们需要明白,我们不是需要粉丝,而是需要精准粉丝。
2.网络外联


我先解释几个名词,便于你理解
价值基础
- 就是说我关注你,你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比如说我现在关注你这个公众号,是因为你有校历表、有各种学校动态、有各种学习资料,能对日常和学习生活带来一定便利条件。当然这些需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刚性需求(必要需求也称刚性需求),需要我们去思考和发现。
保持互动
- 是上面所提到的新媒体实质:拉新和促活。简单来说有些是经常用美团外卖、有的人偶尔用美团外卖、有的人不用美团外卖。那么经常用的人是必要的刚性需求,能为这个平台和商家带来稳定的收益;偶尔用的就是想吃就买,不买的时候容易遗忘,但是我想让你来记得我的东西,想起来就买我的东西,我就给你以优惠券、会员卡、减免红包、送礼品等方式来吸引你关注,在此使用。平台要的是你的留存、商家要的是你的频繁消费。而拉新是将潜在用户转变为日常用户,经常去购买我的东西。(这是对于盈利性的新媒体所述)
- 对于非营利性来说,就是相互评论、点赞、转发、留言,当然就需要你有内容,能吸引到人,能产生共鸣(就是我认可你的东西)。
媒体矩阵
- 分为纵向矩阵和横向矩阵;纵向矩阵是联系学院、各系、各组织以及有影响力的账号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互推(简而言之是你帮我宣传、我帮你宣传,你帮我互动、我帮你互动)进行流量增长;横向推广则是通过QQ、贴吧、微博等平台进行联动宣传,曝光品牌来更多的吸引关注群体。
分析流量
- 在于所关注的群体,通过用户画像(就是分析主要关注的对象、使用的手机、男女比例、分布地区等等)。
网络外联
- 就是通过基本条件的构成,形成大学生的一个訊息取得群体,联合商家做出大学生的优惠活动,为商家带来品牌曝光和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来赚取学生活动的经费,用于学生活动、媒体宣传、运营维护等费用。
3.媒体矩阵
- 矩阵平台最高的发展形势是高校联盟,高校联盟中的会员进行相互竞争和比拼可以带动地区中校园新媒体的比重和分量,纵观发达地区的大学已经具备这样的基础和条件,如何将资源和外部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就是我们发展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4、裂变增长
- 通过H5、快闪视频、短视频、主页设计、全景地图等方式手段进行吸引流量和粉丝,这只是手段。核心是策划 可行性稿的裂变活动,用什么去吸引用户、用什么去达到效果是我们预想的东西。
- 当然,活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社群运营,社群运营简而言之就是把关注的用户聚集在一起(比如说论坛、贴吧、群聊等)建立规则和制度,讨论或交流一个经常性的话题,比如说明星类、游戏类等。
—————————
我是 @张良借箸 ,
专注于分享『大学生那点事儿(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