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白嫖5%的性能提升? AMD雞血驅動再度發飆,遊戲或成最大贏家

至少白嫖5%的性能提升? AMD雞血驅動再度發飆,遊戲或成最大贏家

不久前Nvidia發佈了RTX30系列顯卡,作為Nvidia歷史上性能提升最大的一次升級,AMD只是不緊不慢曝光自己的RX 6000系列顯卡,RNDA2架構也箭在弦上,讓很多玩家捂好了自己的錢包。 光是看曝光圖等肯定不是AMD的風格,時不時的更新下「雞血驅動」才是正經事,就在9月29日更新了AMD最新的Radeon Adrenalin 20.9.2驅動Optional版本。 這次的驅動更新肯定又能讓手中的A卡升值不少,不少玩家也戲稱有些A卡可能發佈的時候性能表現不咋滴,後期驅動反覆運算起來性能卻能提升不少,多的能有百分之二三十,這也就是為什麼眾多玩家把AMD顯卡的驅動戲稱為雞血驅動的原因。 今天秋葉就用15款不同的遊戲,以及手上這款 撼訊 RX 5600XT來給大家探究下,初代支援此顯卡的驅動版本20.8.3與20.9.2究竟有多大差距。

測試開始前還是要給AMD點個讚,別的不說驅動的更新速度和軟體使用體驗簡直比隔壁N卡家的驅動強太多了。 有驅動的玩家可以點擊自動更新進行升級,整個過程非常快。 上一版的Adrenalin 20.9.1驅動還是以修復BUG為主,對於性能的提升和遊戲的優化都非常有限,主要的修復也是針對RX5000系列。 雖然秋葉並沒有遇到黑屏、崩潰等問題,但可以看出AMD對RX5000的老用戶還是非常照顧。

在介面方面相比Adrenalin 20.8.3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性能分欄依舊使用了不同顏色來區分各元件的性能表現,算是比較直觀。

秋葉手中的是撼訊 RX 5600 XT,採用7nm製程工藝和RDNA架構打造,擁有2304個流處理器,頻率為1560MHz,Boost頻率可達1620MHz。 顯存採用6GB GDDR6顯存,頻寬為192bit,顯存速率14Gbps。 供電介面為8PIN。

顯示器的分欄可以理解為N卡的全域3D設置,對於桌面+遊戲的全域進行設置,喜聞樂見的Radeon Boost功能自然也集成在這個面板下,如果是競技遊戲的玩家可以通過降低一定的畫質換來更好的性能表現。 超虛擬解析度技術其實就是對標N卡的超採樣技術,一般情況下可能會犧牲一些性能,但是畫面會有一定銳化效果。

在配置檔中,省電和標準自然不是今天測試性能的主角,值得注意的是,針對3A遊戲和競技遊戲有不同的預設設定。 與N卡針對遊戲的優化不同,AMD的驅動針對遊戲的設定更符合日常使用的習慣。 相比N卡驅動的設定,A卡的驅動介面沒有過多的功能表,基本採用平鋪式結構,操作邏輯更清晰,Nvidia真的應該反思一下。

當然,這次Adrenalin 20.9.2版本的驅動在公告中也可以看到,不僅僅是性能的增強,同樣針對RX5000系列顯卡進行了一些BUG的修復,不過官方所說的卡屏、閃屏、黑屏等問題秋葉並沒有碰到過。 如果同樣是使用RX5000系列顯卡,並且遇到這些問題的同學可以及時更新驅動,看看會不會有所改善。

雖然改善了大量的BUG,但是依舊存在一些遺留問題,除了"增強同步"相關的BUG外,針對HDMI連接顯卡的使用者,可能會出現音訊不穩定或者遊戲鎖幀的問題,不過使用DP介面的用戶應該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秋葉接下來的測試都會在電子競技模式下進行,開啟了A卡的低延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雖然Radeon Boost可以提高性能,但換取的畫面犧牲代價太大,所以並沒有默認開啟。

測試平臺:

秋葉這次的測試平臺自然使用的是AMD B550平臺,主機板使用了技嘉的B550M AORUS PRO。 CPU為AMD 銳龍 7 3700X,為了更好的性能釋放,超頻到4.1GHz。 記憶體為影馳名人堂的DDR4記憶體,同樣開啟了主機板的XMP自動超頻,可以運行在4000頻率下,時序為C18。

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證兩個驅動的測試嚴謹性,每次測試結束後都會等溫度冷卻下來后再進行下一輪的測試。

效能測試:

由於這次測試的撼訊 RX 5600 XT是一張定位極致1080P遊戲的顯卡。 因此放棄4K測試專案,後續測試均在2K解析度下進行。 理論性能測試方面選用3DMark中的Time Spy Extreme和Time Spy進行對比。 從測試的結果來看,新驅動對比舊驅動20.8.3,整體跑分成績差別並不大。

Time Spy提升了231分,而Time Spy Extreme僅有10分的差距。

不過總體3DMark下的性能大約提升了4.4%,雖然有限但是白嫖的性能他不香嗎,但僅更新一個驅動就可以提升這麼多性能還是挺AMD的。 在3DMark的跑分下,性能已經可以看出有所提升,遊戲的表現就更令秋葉期待了。

遊戲測試:

遊戲測試中,為了讓自然誤差降到最低,秋葉選擇了共15款遊戲進行對比評測。

自帶幀數檢測的遊戲,會使用遊戲內的幀數檢測數值所謂性能指標參考,其中一部分遊戲使用了AMD驅動中自帶的幀數監測工具,幀數表現比較精準,這裡吐槽一下驅動軟體對於支援的遊戲還是比較少。 另有一部分遊戲使用的是遊戲加加進行測試,因為遊戲加加的演算法問題,會記錄遊戲中的等待以及載入時間,所以幀數比實際幀數略低,不過作為對比可以參考。

古墓麗影:暗影

首先測試的是《古墓麗影:暗影》,通過遊戲內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兩個驅動下的表現差距很小。 平均幀率只相差2,渲染幀數差距也不到100。

從左邊的顯卡佔用可以看出來,兩個驅動下,顯卡佔用都達到了99%的滿負荷,也就是說這個幀數已經摸到了RX 5600 XT的極限性能,所以新驅動的表現並沒有任何改變,遊戲優化有時候比驅動更新更為重要。

刺客信條:奧德賽

使用《刺客信條:奧德賽》進行測試可以得出和《古墓麗影》相似的結果,兩個驅動下幀數相差不大,新驅動比老驅動多了4幀數。 同樣從兩者的顯卡佔用可以看出來端倪,顯卡的頻率和顯存佔用一樣。

全境封鎖:

接下來使用AMD驅動自帶的幀率檢測軟體進行測試,第一款是《全境封鎖》,新驅動下可以平均跑到96.9幀,而老驅動只能跑到88.3幀,這個差距在遊戲中的感受還是非常明顯的。

戰地1:

《戰地1》的表現就更加明顯了,幀數和延遲的表現都有大幅度提高,對於這類射擊遊戲而言,130.5幀和115.9幀的差距是可以體現到比賽結果上的。 猜測應該是新驅動優化了顯卡的性能,讓顯卡佔用更大,所以遊戲中的性能表現也就更好。 對於撼訊 RX5600XT來說,《戰地1》是肯定吃不滿性能的,所以更多的顯卡利用率就能體現在幀數表現上。

方舟:生存

《方舟》的表現出乎秋葉的預料,在老驅動上只能跑到36幀下,本以為是因為到了RX5600XT的極限,沒有想到新驅動幀數一下就來到了49.4幀的表現。 遊戲的幀數提升非常明顯。

求生之路2:

《求生之路2》作為一款起源引擎的遊戲,經過了AMD的這次雞血驅動,幀數從205幀提升到了221.5幀,16的幀數提升對於一款有年頭的起源引擎的遊戲來說非常感人。

無主之地:

《無主之地》在運行的時候要比遊戲加加測出來的成績高不少,不過可以作為對比,新驅動相比老驅動多了37幀的成績,不過很可惜的是遊戲加加軟體的記錄錯誤。 實際遊戲下,新驅動可以跑到110幀左右的成績。

英雄聯盟:

《英雄聯盟》下的表現就比較佛系了,幀數提高了11幀左右,顯然這個遊戲不可能拉滿顯卡性能。 從遊戲加加測試的訊息可以看到,新驅動相比老驅動的顯卡佔用率更高,只不過在《英雄聯盟》中的表現不是非常明顯。

彩虹六號:

在《彩虹六號》下的表現就像是回家了一樣,這一次Adrenalin 20.9.2驅動專門針對Vulkan API的新特性進行了支持優化,恰好在《彩虹六號》中就能非常明顯地體會出來。 幀數一下上漲了60幀,顯卡佔用率也從76%提升到了92%,驅動中的優化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絕地求生:

《絕地求生》中顯卡的佔用率雖然已經基本滿負荷運轉,但是新驅動比較驚喜的是讓顯卡溫度有了非常好的表現。 隨之而來的就是幀數上漲了5幀左右,這個優化確實是秋葉在測試前沒有想到的。

地鐵:離去

《地鐵:離去》的優化做的比較平均,基本能發揮出顯卡的全部性能,所以在新、舊兩個驅動下的表現相當,只有平均2幀的差距,但顯卡的溫度同《絕地求生》一樣,有了一定的下降。 看來這次新驅動不僅加強了顯卡的利用率, 還降低了顯卡的運行溫度,這樣顯卡就能發揮更優的性能。

劍網三:

《劍網三》的表現就有點眾生平等的意思了,新舊兩款驅動的表現相差不多,主要也是因為遊戲優化的原因,兩個驅動在這個遊戲下的幀數表現都不是非常理想。

使命召喚:

在《使命召喚:現代戰爭》中,新舊兩款驅動在顯卡溫度上的表現依舊有比較大的差距,可以看到驅動對於顯卡運行狀態的優化。 在《使命召喚:現代戰爭》下,還可以做到12幀的差距表現,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戰地5:

《戰地5》的提升也是同《戰地1》一樣明顯,幀數從71幀提升到了91幀,20幀的差距在射擊遊戲的手感上有非常大的差別。 在《戰地5》下,顯卡的佔用有所提升,溫度相比舊版驅動也有所上升,這就是佔用率的提升造成的,不過看到最終幀數提升的結果,這點溫度差還是可以接受的。

主機為了遊戲中表現比較均衡,散熱器使用的是超頻三的GI-CX360水冷,可以壓住350W的TDP,用來壓住僅有65W的3700X輕鬆自如。 為了AMD的CPU有更好的性能釋放,更低的問題肯定更有益。 超頻三GI-CX360水冷做工非常紮實,360mm標準的水冷排搭配蛇皮編織的水管,側面的LOGO設計也非常漂亮,水管連接位置也有專門的加固保護,杜絕水冷散熱器漏水的風險,搭配可旋轉的水冷管頭,顏值非常高。

水冷頭的頂蓋設計也非常漂亮,直接看上機效果,窄邊框的設計搭配1680萬色的ARGB還是非常精緻的,水冷頭頂蓋的LOGO設計也一點不拉跨,上機效果非常滿意,值得一提的是,水冷頭的LOGO可以旋轉,這對於忍受不了LOGO是歪著的強迫症患者絕對是福音。

搭配使用的機箱是安鈦克冰鑽P120,安鈦克冰鑽P120外觀上比較亮眼的地方就是左側的鋼化玻璃側板,邊框的寬度也正好可以凸顯機器內部的RGB燈效。 鉸鏈式的開合方式和滑動按壓鎖扣的加持也可以給鋼化玻璃的安全性有所提升,可以很大程度杜絕鋼化玻璃機箱自爆的可能性,內側的密封條也可以隔絕一部分噪音。 機箱側板的快拆方式也給DIY玩家留有了足夠方便的拆卸體驗,不需要費力去扭螺絲了。

而且更大的機箱內空間也能更好的應對高負荷的工作,AMD家的產品對於溫度都非常敏感,更大的機箱體積非常重要。 安鈦克冰鑽P120就像一個精美的展示櫃,可以展示機器內部的機械美和RGB光污染,並且空間巨大,支援360mm冷排分體水冷,空間不會給風冷造成相容性問題,抽屜式的硬碟籠也讓更換更加方便。

結束語 :

經過一頓測試后,大家應該也能看到,AMD最新的Adrenalin 20.9.2驅動相較於舊版驅動的提升非常明顯。 在一些顯卡佔用不足的遊戲中,提高了顯卡佔用率,雖然同時溫度會有所上升,但是帶來的幀數提升收益也是非常大的。 而顯卡佔用本來就已經飽和的遊戲,除了一些"眾生平等"的遊戲外,顯卡的運行溫度也有所降低,整個顯卡的性能釋放更加穩定。 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彩虹六號》,因為這次更新了對Vulkan的新特性支援,《彩虹六號》玩家趕緊更新驅動吧,帶來的提升非常大。

AMD雞血驅動果然名不虛傳,3DMark下4.4%的性能差距換到遊戲中,主流遊戲也有至少5%的提升,一些正好"回家"了的遊戲,提升甚至達到10%以上的成績。 整體來看,在RNDA2發售前的這款雞血驅動,確實提氣不少,秋葉的撼訊 RX 5600XT又能再戰了。 另外在測試中,感知最明顯的就是遊戲中切換任務,以及切出瀏覽網頁和視頻,不時的出現卡頓甚至會有遊戲崩潰的情況。 而更換到新驅動以後,這種現象明顯減少了很多。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以產品力驅動用戶增長-3.不變與變

從流量到增長,行銷產品有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