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新型電力系統的戰略性機會
這週末順週期討論得非常熱烈,但是上週加速好幾天了,所以下週應該會存在比較大的分歧。鋰礦週末發酵得也比較厲害,下週應該會有所表現。
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一下上週每天都在說的特高壓板塊——新型電力系統。
上周說了一周,然後整個板塊被周四晚上新聞聯播提出來的2萬億電網轉型升級的消息刺激,週五快速的啟動了。
週五啟動後,主升浪應該是正式開始了,下週相比於其他板塊的性價比和機會應該是更加明確了。
在看文章之前,建議大家先花十二分鐘時間看看下面這個視頻,了解一下台灣特高壓有多強,以及台灣為什麼梭哈
四季度,歷來是機構鎖定收益,佈局跨年行情的關鍵時期,這時候高位無產業景氣支撐的、前景不確定的板塊大概率是被調倉的,而景氣度爆發、業績高度確定的低位跨年板塊是重要建倉對象。
四季度開始,特高壓將會有大量招標落地,未來三年特高壓年均投資是8倍歷年均值。
從政策、業績、估值、持續景氣預期角度掃描全市場,確定性與想像力兼具,新型電力系統這條能源革命新分支即將躍出水面,他可能會是四季度乃至明年的C位大題材。
下面我們就從一個大題材應該具備的“大、新、多、久、準”五個方面說說特高壓——新型電力系統。這個五字訣在我之前的帖子《什麼樣的題材才是一個好題材? 》都係統性講過。
一、新型電力系統是一個大主線
什麼是新型電力系統,一句話概括就是適應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系統,供給側是新能源發電(國電投等央企及社會主體投資),主幹是特高壓(國家電網投資),終端是儲能及用戶(國電投、國家電網及社會主體投資),
為什麼說大,有以下三點:
(一)推動層級高大。
最高層2020年親自佈局,目前已經到資金落實階段,2萬億投資敲定。
請看時間線的演化:
1、2020年3月4日ZYZZJ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建、工業互聯網、

2、2020年4月17日ZYZZJ會議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投資。
3、2021年3月1日,國家電網公司發布《 “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方案要求,加大跨區輸送清潔能源力度。 “十四五”期間,提高輸送清潔能源比重。新增跨區輸電通道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
4、2021年3月15日,ZYCJW第九次會議上高層部署未來能源重點工作: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控制化石能源總量,著力提高利用效能,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5、2021年4月2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意見要求,增強清潔能源消納能力。發布2021年各省(區、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加強評估和考核。提升輸電通道新能源輸送能力,提高中東部地區清潔電力受入比重。加快建設陝北~湖北、雅中~江西等
6、2021年9月9日,國家電網在2021能源電力轉型國際論壇宣布,未來五年計劃投入3500億美元(2萬億元),推進電網轉型升級。會議指出新型電力系統是以新能源為供給主體,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樞紐平台,以源網荷儲互動和多能互補為支撐,具有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基本特徵的電力系統,具有更加強大的功能特徵:一是有效破解新能源發電大規模並網和消納難題;二是有效實現新型用電設施靈活接入、即插即用;三是有力支撐源網荷儲各環節高效協調互動;四是有力促進電力與其他能源系統的互補互濟。
對於這個2萬億,是新增的,是在原有新建的基礎上,疊加了電網轉型升級的規模的,這個體量不要誤讀了。
(二)解決問題的重大。
1、特高壓是落實碳中和戰略的關鍵一環。
踐行碳達峰及碳中和戰略,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這要求台灣實現更高水平的電氣化,支撐煤炭、石油、天然氣儘早達峰。電力消費將會持續增長,到2050年,將達到15萬億千瓦時,電能佔終端能源的消費比重將提高至50%左右。相關戰略將推動綠色能源的快速發展,綠色電源將成為我國主體電源。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裝機將達到23億千瓦,佔比超過60%;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裝機將達到65億千瓦,佔比將超過95%。
由於我國主要的風光水發電資源在西南和西北,而電力消費重心主要在東部,而目前支撐新能源裝機發電輸送的通道較少,
2、特高壓是新基建投資最有力的抓手。
新基建七個領域,只有特高壓是單一投資主體,且有資金實力,類似高鐵之於老基建,能夠快速推進實施,訂單集中落地,業績在產業鏈實打實兌現。
3、特高壓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基礎性設施。
“一帶一路”國家大多存在基礎設施不足,電力系統老舊不成體系,開發需要電力建設,台灣在特高壓已經形成領先全球的技術標準,及頂級的經濟性和可靠性。
特高壓是台灣繼高鐵之後,最俱全球競爭力的領域,各項技術標準全面超越歐美等電氣強國目前台灣特高壓已在巴西(一期、二期)、巴基斯坦等國實施,進一步走向全球是大概率事件。
圖為巴西特高壓項目

(三)投資規模龐大。
根據周四晚新聞聯播,國網準備投2萬億建設新型電力系統。上一輪特高壓投資,單線投資金額在200-300億元,均值約為240億,考慮到各類大宗產品漲價,且這一輪特高壓線路更長,預計特高壓單線投資平均在350億元,單線投資增長46%。
根據國家能源局《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年底前將新批特高壓3條(隴東-山東、哈密-重慶、金上-湖北特高壓),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原有“十四五”規劃特高壓7條。
圖為目前已建及在建特高壓工程

按照新規劃20條特高壓,則新建特高壓3+7+10=30條測算,僅特高壓投資就在10150億元。考慮到特高壓帶動超高壓、高壓連接至各用電單位的配套線路3000億元,
二、新型電力系統是一個新主線
特高壓不是新概念,2015-2017年第一輪特高壓投資期間是市場熱點。
以往集中投資後,會有一段時間的停滯。
但是這輪特高壓投資是聚焦新能源消納,是新能源輸送通道。因碳中和而起,因風光有大量發電產能上線而急需。
在寫本帖子的時候,仔細的去翻看前面幾年的研報,深度報告聊聊無幾,這已經是好幾年不被研究員跟踪和看好的板塊了。
現在新型電力系統的新,一個是對於新的大型投資週期的新,另一個就是在原有新建的規模上進行轉型升級的新。
看看整個板塊的主要標的的前十大股東中,持股清單上除了一堆指數基金和證金外幾乎沒有機構參與的板塊,對當前新星基金經理來說,整個板塊是非常非常新的,估計很多jjjl都沒研究過這個板塊。
三、新型電力系統標的眾多
新型電力系統幾乎涉及整個電力板塊,從換流閥、變壓器、互感器、斷路器、GIS、絕緣器件、電纜、鐵塔、智能電網。
標的幾十個,既有千億市值大標的,也有十幾億市值的小標的。
容納資金量大,細分支線多,可以支撐大資金進行高低切換,成為比軍工等渣男板塊更具確定性和性價比的窩資金的大板塊,可容納超千億的市場資金,也適合發動橫跨年度的大行情。
四、新型電力系統景氣度久
新一輪特高壓投資規模在周四之前還沒有官方消息確認,週四晚新聞聯播的2萬億投資是第一次公開報導。
按照特高壓的常規流程,
由於能夠帶動投資和經濟,線路所經過的省市會形成密集的報導。
當2022年初新一批特高壓進行招投標,各上市公司連續密集公告中標訊息,會掀起一輪又一輪漲停潮。
由於碳中和戰略,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會是一個橫跨幾十年的過程,煤電一般與用電地區就近設廠,所以我們所在的城市都有化石能源發電廠。
碳中和要求非化石能源裝機量的佔比持續提高,未來我們用的大部分的電都是來自西南和西北的風光水電,所以特高壓新能源大通道的建設會是一個持續幾十年的長過程。
圖為2020年台灣各省發電量排名前12

三十年後,目前發電量排名最末的西北、西南省份可能會是發電最多的省份。而實現這一宏圖,就要先建設特高壓新能源輸送通道。
五、當前新型電力系統主線啟動準
(一)突然到位的巨款。
產業的朋友反映突然到位了一筆巨款,歷史上沒見過的額度,要求下半年花完。款項到位了,處於前期研究和待核准的特高壓新線路就可以批量核准了,核准後就能啟動大規模招標了。
在此也發布徵集令,讀者如有從事特高壓行業的,歡迎留言分享最近行業動態。

另一方面,2020年核心的5條特高壓線路,1條為年初核准,4條為12月底核准,實際的資金到位大概率是2021年,從投資進度可以驗證上述產業訊息。
從招投標看,2021年上半年確實進行了2條線路4個標段的招標,可以確定存量核准線路2021年四季度及2022年還將有3條線路至少6個標段的招標。因此,四季度啟動特高線主線具有產業高景氣度支撐。
(二)8倍增長的年均特高壓新線路投資規模。
2006年至今,我國共核准特高壓29條,年均核准特高壓線路1.8條。
按照業內專家估計未來三年新核准特高壓新線30條,年均10條,是歷年核准規模的5.6倍,年均核准量近5倍增長,由於通脹大宗漲價及線路長度增加因素,單線投資量提升近46%。
實際特高壓年均投資金額預計是歷年均值的8倍。
圖為歷年特高壓線路核准數量

(三)特高壓板塊處於底部。
由於2017年沒有核准新線,2020年核准的5條又有4條是12月底,2017-2020年特高壓實際落地進度較慢,近四年特高壓板塊經歷了深度的調整,完成了業績殺和估值殺,反复磨底,當前的估值普遍在二十多倍。
已經反映了最悲觀的預期,給的是機械加工最低的估值,行業本身也不具備進一步的產能投資,行業格局清晰。
特高壓確定性的政策推進、確定性的巨額投資、確定性的行業格局、確定性的招投標訂單、確定性的業績兌現,在當前不確定的市場中,啟動準確度極高。
六、特高壓各環節彈性
價值量:
第一輪特高壓項目單線總投資一般在200億-300億,其中基建佔比約35%,線路(鐵塔、線纜、絕緣子)佔比約35%,站內設備佔比約35%。細分各環節從產值排序來看,大型電氣設備(交流變壓器、換流變壓器、GIS、換流閥)為40億元、鐵塔為30億元、線纜為30億元、絕緣子為7億元、線纜附件為2億元、避雷器為5000萬。
市佔率:
特高壓產值較高且細分行業頭部市佔率較高的環節為絕緣子、交流變壓器、換流變壓器、GIS、換流閥。
特高壓絕緣子市場競爭格局(2021年特高壓絕緣子中標結果匯總):

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市場競爭格局:

特高壓交流換壓器市場競爭格局:

特高壓GIS市場競爭格局:

特高壓換流閥市場競爭格局:

其他,如線纜頭部公司市佔率約為7%,鐵塔頭部公司市佔率約為5%,線纜附件頭部公司市佔率約為40%,避雷器頭部公司市佔率約為40%。
彈性:
從單線價值量、競爭格局(市佔率)、毛利率和第一批特高壓建設期(2015.7-2017年)歷史漲幅表現四個維度綜合看,彈性最大環節是懸瓷絕緣子,第一批特高壓建設期絕緣子龍頭漲了5倍多。
彈性較高的是鐵塔和避雷器,中軍主流環節是電氣設備,受益環節包括線纜和線纜附件。

下面具體介紹下彈性最大的絕緣子環節,在2015年開始的那波特高壓大潮中,有券商研究了各個環節,最後認定彈性最大環節為懸瓷絕緣子。

感興趣的可以找下光大證券2015年7月20日這篇報告《懸瓷絕緣子龍頭,特高壓彈性最大標的》。
特高壓絕緣子龍頭從2015年7月9日最低的4.46元(前復權)漲到2017年最高的27.18,漲了五倍多。
作為挖掘選手,此處向該研報的作者致敬。
特意梳理了今年上半年國家電網所有特高壓招標的項目中標情況,懸瓷絕緣子龍頭中標金額4.6億,市佔率35%,在參與競標的企業中,中標額遠高於行業第二的蘇州電瓷(1.8億)、第三的精誠絕緣子(1.1億)。

七、特高壓標的選介
1、大連電瓷
公司是我國特高壓懸瓷絕緣子龍頭,入選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先後為首條1000kV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首條±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大量供貨,是絕緣子行業唯一中標每條特高壓線路的企業,公司中標數量和金額均居行業首位。
公司在首個特高壓項目中實現瓷絕緣子配方、結構兩項關鍵技術突破,確立了公司在特高壓瓷絕緣子的領先地位,並使得瓷絕緣子性能超過複合絕緣子和玻璃絕緣子,使瓷絕緣子成為特高壓絕緣子主流。
公司是台灣絕緣子行業出口的排頭兵,與近百個國家建立了業務夥伴及客戶渠道。公司瓷絕緣子收入近70%為特高壓絕緣子。根據公司互動回复,近期公司訂單充足,產能利用率提升至較高水平。
公司近期在江西啟動瓷絕緣子新基地投資和建設,進一步擴大產能。公司2020年瓷絕緣子收入7.8億元,毛利率40%,當前市值38億元,市盈率15倍。
2、長高集團
公司是高壓隔離開關、組合器、斷路器、成套開關櫃頭部企業,為青海-河南、陝北-武漢±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提供隔離開關和接地開關。
220年公司輸變電設備產品收入為13億元,毛利率為34%,當前市值49億元,市盈率20倍。
3、匯金通
公司是特高壓角鋼塔頭部企業,國內能夠生產最高電壓等級1000kV輸電線路鐵塔的企業之一,且具備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公司特高壓鐵塔產品供應資質;
主要業務為輸電線路角鋼塔,鋼管塔,變電站構架等電力輸送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扎魯特-青州、榆橫-濰坊、錫盟-勝利、上海廟-山東、酒泉-湖南五個特高壓項目提供角鋼塔。
2020年公司角鋼塔收入14億元,毛利率17%,當前市值29億元,市盈率28倍。
4.許繼電氣
公司是特高壓直流電氣設備頭部企業,是國網系統單位。公司在特高壓換流閥、GIS設備上有較強優勢。
2021年上半年中標白鶴灘-江蘇特高壓項目3.3億元,中標閩粵聯網特高壓項目4486萬元。
2020年公司智能變配電系統收入38億元,毛利率25%,當前市值207億元,市盈率24倍。
5、金冠電氣
公司是特高壓避雷器頭部企業,公司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直流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市場累計中標台數位居行業第一,在國家電網集中規模招標中35千伏至750千伏電壓等級市場的累計中標台數位居前列。
公司研製出特高壓交流配方、特高壓直流配方、高梯度配方等多種配方體系,極大地提高了避雷器的過電壓保護能力。 2020年公司避雷器收入2.5億元,其中特高壓避雷器佔比29%,特高壓避雷器毛利率70%。當前市值21億元,市盈率40倍。
6、長纜科技
公司是特高壓線纜附件頭部企業,公司是世界上極少數能自主研發特高壓線纜附件的企業之一,在技術上已經與普瑞斯曼、費斯勒等國際企業處於同一梯隊,隨著國產替代加速,公司有望進一步提高市場佔有率。
2020年公司超高壓線纜附件收入1.9億元,毛利率70%,當前市值40億元,市盈率22倍。
7、華明裝備
公司是特高壓分接開關頭部企業。分接開關是變壓器的重要組成部件,其中有載分接開關可用於線路電壓調整、功率補償、改善電力質量。
之前分接開關領域一直被國際電工企業佔據,華明裝備攻克了特高壓設備全面國產化的最後一個堡壘,實現了分接開關的國產替代,擁有90%以上的國內市場份額。
從原材料到成品,華明分接開關80%以上的產品都是非標件,由自己的設備加工而成。只需購買電纜和標準件等少數零件。華明裝備是行業內唯一一家具備全產業鏈製造能力的廠家。
2020年公司電力設備收入10億元,毛利率56%,當前市值59億元,市盈率10倍。
8、台灣西電
公司是特高壓變壓器、換流器頭部企業,是國網系統單位。中標青海-河南、白鶴灘-江蘇、錫盟-泰州、上海廟-山東等特高壓項目。
子公司西電避雷器是避雷器行業頭部企業。 2020年輸變電設備收入154億元,毛利率15%, 當前市值343億元,市盈率70倍。
9、平高電氣
公司是特高壓GIS頭部企業,是國網系統單位。 2021年上半年公司中標白鶴灘-江蘇特高壓項目。成功研製世界首台特高壓1100KV環保型GIL,國內首台126KV無氟GIS。
2020年公司高壓板塊收入41億元,毛利率15%,當前市值111億元,市盈率99倍。
10、國網信通
公司是電力數位化和碳資產管理頭部企業,是國網系統單位。為國家電網提供ERP/能源數位化創新中心等服務,以數字孿生為基礎,為電網構建“源網荷儲”全維度虛擬能源網絡,構建虛擬電廠系統,聚焦電網客戶全週期管理,支撐網上國網app。
2020年云網基礎設施收入36億元,毛利率15%,企業數位化應用收入20億元,毛利26%,電力數位化應用收入14億元,毛利率19%,當前市值186億元,市盈率42倍。
11、思源電氣
公司是智能電網頭部企業。隨著新能源比例提高,電網諧波污染加劇,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需求提升。公司中標白鶴灘-江蘇、烏東德特高壓工程。
2020年公司開關類產品收入33億元,毛利率30%,線圈類產品收入14億元,毛利率32%,無功補償類產品收入11億元,毛利率25%,當前市值291億元,市盈率25倍。
12、國電南瑞
公司是國內電網安全穩定控制和調度領域唯一能夠提供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是國網系統單位。有力支撐張北柔直、昆柳龍、青豫等特高壓項目。
2020年公司電網自動化及工業控制收入215億元,毛利率26%,當前市值1782億元,市盈率48倍。
13、保變電氣
公司是變壓器頭部企業,是軍工系統企業。公司變壓器產品在張北—雄安、駐馬店-南陽、青海-河南等特高壓線路實際應用。
2020年公司輸變電產品收入38億元,毛利率19%,當前市值102億元,市盈率660倍。
八、小結
1、未來三年,特高壓年均投資金額是歷年8倍,隨著上市公司密集的招標中標公告,在板塊當前整體處於底部的情況下,新型電力系統(特高壓)將可能在四季度成功從牛夫人轉變為全市場最靚麗的小甜甜。
2、市場當前的主線新能源+順週期景氣行業都處於相對較高的位置,市場尤其是大公募基金需要有一個能夠存蓄超級大資金的板塊,而軍工和科技已然是渣男無法承接,新型電力系統(特高壓)可能會有較大的機會。
3、新型電力系統(特高壓)是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的領域,也是本輪水風光一體化等新能源革命的重要環節,理應受到更大的重視。
4、按照業內專家估計,未來三年新核准特高壓新線30條,年均10條,這個規模體量超歷史所有年度,2015年才7條,2018年才5條。如果這樣對比的話,本輪新型電力系統板塊的行情,將超越歷史,創造歷史,開啟特高壓板塊新篇章。
5、基於當前的經濟形勢,與其相信傳統基建的財晸刺激,倒不如更願意放在新基建板塊的刺激上面來。所以與其去配置更多的水泥、重型機械等板塊,更不如配置到同樣底部的像新型電力系統這樣的新基建板塊中來。
6、板塊受益標的多,彈性品種主要是絕緣子、鐵塔、避雷器、線纜附件、分接開關,主線中軍是大型電氣設備(變壓器、繼電器、換流器、GIS等),主線確立,內部所有細分都將輪動受益。這裡最需要重視已經直流特高壓相關產品比例高的標的。
7、建議大家都需要多了解有關特高壓的科普知識,除了觀看文章前面的12分鐘視頻外,建議大家再去看看央視2018年拍的《四十年四十個第一——特高壓輸電工程》,肯定收穫非常大。
當前市場仍然是新能源+順週期景氣賽道,但是會在各個分支領域進行切換,繼續看好上週看好的那些板塊。
新型電力系統——特高壓板塊,需要得到市場的重視,需要市場來重新學習和認清這個世界之最、台灣最強的戰略領域,加油。
祝各位業績長虹~~
【鄭重聲明】本文僅是個人隨心筆記及個人看法,不具有任何指導作用,亦不代表筆者所在機構觀點,不具有任何指導作用。據此操作,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