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ERP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的簡稱
ERP是針對物資資源管理(物流)、人力資源管理(人流)、財務資源管理(資金流)、訊息資源管理(訊息流)集成一體化的企業管理軟體。 1990年4月12日,Gartner公司發表了以《ERP:下一代MRP II.的遠景設想(ERP:A Vision of the Next-Generation MRP II.)》為題,由L.Wylie署名的研究報告,第一次提出ERP的概念, ERP是某類企業管理軟體(企業資源計劃)的簡稱。
1、ERP之E(Enterprise/企業)
ERP管理的對像是企業整體的業務,包括銷售、採購、生產、財務、品質等業務,還包括這些業務之間的串聯。 這裡的E(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企業級軟體、傳統的企業和公共服務行業、企業之間的應用。
(1)企業級軟體
從使用的部門來看,企業的各營業單位(銷售、採購、生產、計劃、財務、人事等)都可能會用到ERP軟體,而一些其他的企業管理軟體,如PLM(產品生命週期)軟體,主要為研發部門使用;CRM(客戶管理)軟體主要為銷售、市場部門使用;MES(製造執行)軟體主要為生產車間使用,這些軟體我們可以稱之為部門級軟體。
ERP軟體和傳統的財務軟體之間的區別
很多ERP廠商是做財務軟體發家的,但很多財務軟體並不是ERP軟體,財務只是ERP軟體各種功能的一部分。 財務軟體是以財務為核心,使用的部門也主要是財務部,一個典型的區別是該軟體能否運行MRP,如果某個軟體號稱ERP軟體,卻連MRP都無法運行,那麼肯定不能稱之為ERP軟體,因為ERP是在MR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與財務有良好的集成。
(2)傳統的企業和公共服務行業
E一般僅指企業(Enterprise),即製造型、貿易型、零售型公司。 我們熟悉的ERP客戶基本上都是傳統的企業,但實際上不僅僅「企業」在用ERP軟體,還有很多非傳統企業(政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也在應用ERP管理業務
(3)企業之間的應用
企業級的應用不僅包括管理企業內部的業務,而且包括管理公司之間的業務往來,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與供應商、客戶等合作夥伴之間的往來,這個是我們常說的協同商務,隨著工業4.0和台灣製造2025的提出,協同商務逐漸成為企業訊息化建設中重要的一環
2、ERP之R(Resource資源)
R是資源的意思,具體而言,企業的內部資源可以簡單歸納為人、財、物這三樣:
❑人力資源:企業員工等人力資源管理;
❑財力資源:貨幣資金等財務性資源;
❑物料資源:包括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還包括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以及各種易耗品。
ERP系統的管理物件即上述各種資源,通過ERP的使用,企業的生產、採購、銷售過程能及時、高質地完成客戶的訂單。 ERP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資源的作用,並根據客戶訂單及生產狀況做出調整資源的決策。
對應上述三個資源物件,ERP管理軟體的功能可分為十個主要的組成部分:
❑人力資源管理(HRM) ❑財務管理(Finance)
❑生產計劃(Production Plannin)生產計劃 ❑製造執行(MES)製造執行系統
❑物流管理(Material Management)包括所有對物的管理,採購和庫存管理系統;
❑銷售管理(Sales and Distribution)銷售和分銷管理;
❑協同商務(Collaborative commerce)協同商務管理;
❑品質管控(Quality Management)品質管理與品質控制模組;
❑設備管理(Device Management)設備及維修、維護管理;
❑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專案管理;
❑資產管理(EQ Management)資產與設備管理模組。
3、ERP之P(Planning/計劃)
企業管理過程中有一點很重要:有計劃的管理「資源」的很重要。
使用ERP有多個層次,有不同的評判標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與計劃相關,細分來說,無非就是三方面,事前對資源的計劃(是否有計劃)、事中對資源的控制(計劃的形成過程)、事後對資源的評估(計劃的執行效果)。 具體而言,系統中的很多功能,如信用管理、批次管理、發料管理等,都需要事前做好計劃,事中控制,事後評估,那麼計劃管理的具體體現,我們常用的方式和手段就是企業流程管理,通過各種流程執行和數據管控達強迫員工按計劃執行各種任務並跟蹤執行結果,從而評估企業相應訂單和管理運行水準,通過持續改進不斷提升管理, 這一點和以記帳為目的的財務軟體有巨大的區別!
總結:
所以我們評定是否是真正ERP系統,通過以下幾個指標加以判斷:
1、需求和計劃從何而來、
2、產生計劃的依據和計算規則是否合理,
3、執行流程是否規範,
4、是否通過系統進行數據管控,
5、是否通過持續改進提升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