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很闲吗?—-被老板指名道姓表扬的运营来辟谣了

blank

新媒体运营很闲吗?----被老板指名道姓表扬的运营来辟谣了

新媒营运营很闲吗?实话告诉你,闲的新媒体运营都是些不入流的运营!

首先你得会选题,写文案,运营社群,偶尔还得露一手策划,有些企业还得要求你会视频制作和做图片,就这你还认新媒体运营很闲吗?

既然我敢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我肯定是已经成为一名新媒体运营了,而且我相信,看这个问题的大多数人可能不是已经入坑了,而是徘徊犹豫的小伙伴居多。

关于我

我读的是通信专业,刚开始也只是听别人的建议说这个专业以后可以找计算机的工作,但我真正了解计算机后,发现我真的对代码没有丝毫兴趣,

而且我们学校的课蛮水的(基本上是啥都教,但啥都不深入教),这几年流行的语言还得自己去培训机构的官网找资料自学,一开始的职业规划也没有好好做T_T。

为什么进入新媒体运营?

毕业后,我顺利的没有成为程序员,那段时间舅舅正好在杭州开了一家新媒体行业的公司(卖女装的),知道我毕业了,就让我去他公司试一段时间,

平时主要负责各种渠道号,偶尔去客串一下摄影的工作,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没错,就是感情破裂),我顺利被扫地出门T_T。

blankblank

blankblank

图片不敢多放,要是被认出来就惨了。。。

后来回家玩了一个月,准备出去找新的工作,当然不可能是程序员,还是新媒体运营,但投出去的大部分简历都石沉大海一样,

好不容易收到一份面试通知,面试顺利,然后告诉我需要在公司培训3个月,培训费用为1w6,或者从工作后的工资里扣,一个月3000,持续一年半,我一听不对劲,这是落到培训公司的坑里了啊,果断溜溜球。

这里也提醒一下找工作的兄弟们,现在很多培训公司利用招聘的套路来骗应届生参加他们的培训,让应届生白白背负巨额贷款,简直无良!!这里指名道姓南京巅峰。

回去后,我反思了一下,总结出自己的3个问题,也是一种过来人的提醒吧

1.因为我没有参加过面试,直接去亲戚公司,所以简历,面试话术这一块不是很理想。

2.没有自己的作品集,我不可能拿原来公司的去面试。

3.我不是科班出身,毕业后直接上手,导致基础理论知识可以说等于0。

总结了以上3点,我明白只能去学习。

我刚开始是想着自学,但我折腾了一段时间,发现现在网络是真的方便,但东西也很杂乱,不知道哪些有用哪些没用,我知道我得需要系统的学习。

想系统的学习,我肯定得去报班,我也不说我报了哪个班,免得有人以为我在打广告,但我想跟你们说不要去线下培训班,他们的培训费用巨高无比,伙食住宿还得自己掏钱。

报了班之后,长达3个月的失业,学习了新媒体的理论知识,文章排版,更加系统的渠道运营,最后当然少不了面试技巧,但黄天不负有心人,最后终于拿到了一份offer。

blankblank

OFFER

blankblank

给你们康康我新的工作环境

另外,我建议如果想要学习新媒体运营的小伙伴,你们可以自己创建一个公众号GZH,这里面其实有3个好处:

1.注册方便,不要钱。

2.锻炼长期输出文章的能力。

3.以后出去面试的时候,公众号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作品集。

OK,接下来说一下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接下来的内容可能有点干,会花费你的一小点时间))

一.客户旅程

二.选题

三.内容

四.渠道

一.客户旅程:了解需求

说到底新媒体运营最后的任务就是引导用户购买你的产品,一切没有目的的行銷通通都是耍流。

一开始,我在女装公司工作的时候通常都是漫无目的的发放文章(毕竟不是科班出生),这样一来导致我的工作效率非常低,一个星期下来也收获不到几个粉丝。

也得亏老板是舅舅,换做一般企业早就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所以你得了解客户旅程,也就是用户在不同的阶段你得用不同的方式来说服用户。

1.问题感知阶段(Preblem Recogntion): 白皮书型的内容,让用户知道自己是存在这个问题的。

2.訊息搜索阶段(Information Search):垂直教程型的内容,这时候你要发布一些干货内容,让用户发现你的产品。

3.评估产品阶段(Evaluation):软文型内容,ok,用户产生兴趣了,那么他会在各个产品之间进行对比,这时候你就需要发一些软文了。

4.购买产品的阶段(Purchase):优惠型内容,这个时候的用户已经下定决心购买你的产品,就差临门一脚了,你可以适当的做出一些打折。

5.购买后评价的阶段(Post-Purchase):知识库型内容,在于帮助用户更好的使用你的产品,提升他的满意度,推荐更多的人来买你的产品。

只有清楚用户进行到哪个阶段,才能摸清楚用户的需求,再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訊息推广,打在痛点上的销售手段,才能最后促成销售结果。

二.选题:确定目的

在进入新的公司的时候,我经常被老大说"多看看热点啊,别一天到晚的就在发呆(其实我真的在想该写什么好T_T)"。

一个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一半。

选题,就要确定写作的目的,站在目标用户的角度,去了解他们最关心什么,有什么痛点问题,然后写出能够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

但随着工作时间增长,我学会使用两个方法解决选题:

1.常青树:这个类型的话题来源于你的目标用户,你用户关心什么样的问题,你就生产什么样的内容。

在你打开搜索软件的时候,输入问题的关键字,他就会自动拓展出,你就可以在这里面选取~

另一个查找常青树话题的方法就是访谈法了,问卷调查,一对一都是可以的。

2.热点话题:这种类型的话题就是相当于热搜话题了,比如什么明星离婚,然后你可以从这里面做文章。

blankblank

三.内容:生产文案

说实话,我读的是通信工程,这个专业和写文案真的是十万八千里,所以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心里也挺打鼓的,不确定能不能写出文案来。

但后来,随着课程的深入,我知道其实写文案也是有窍门的,它不是像数字一样死板,这是有迹可循的:

1.列提纲:打个比喻,提纲相当于一座房子的地基,如果地基都没有打好,它就是摇摇欲坠的。

你可以先写出一个大概,然后再把自己想写的东西给填进去,下面我发一篇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列的提纲,最后的成品肯定会有所不同的~

blankblank

2.多举例子:当你写了一大堆的干货的时候,其实读者不一定看得懂。

那么这时候你应该抛出一个例子,比如说你可能不会列提纲,那么我抛出自己的提纲,然后你在增加自己的血肉,不就是你的东西了吗~

3.学会分段:这点我想大部人都一样,我们都不喜欢读一大段的文字,所以我建议你可以把一段话维持到2-3行,不是电脑的行数,是手机的。

4.讲故事:讲故事可以帮你构建权威,因为如果你一上来就抛出自己的观点,那么读者可能是不会买单的,所以你可以说自己的故事也可以编一个故事。

这可不是心理学,而是生理学,人在读故事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叫催产素的东西,它会指引你读完故事。

我很喜欢<<文案完全创作手册>>的一句话:"身为文案写手,你应该是销售员而非艺术家,你的工作不是让读者取悦自己,而是要说服大家购买产品。"

我在这非常推荐大家读这本书,它可以帮你快速的进入写作的世界~

blankblank

文案完全创作手册在打一波广告,关注【兔头运营录】,即可免费获取海量书籍~

四.渠道:引流用户

在一开始写完文章的时候,我发布到GZH,发生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没人看我的文章,这让我一度产生挫败感,怀疑是不是自己写的东西不够好...

然后进过系统的学习,我知道光在GZH发展是不够的的,这相当于在玩一个单机游戏,所以我得在不同的渠道进行发放,引导他们关注。

1.了解渠道用户: 这点很重要,不同的平台是给不同的用户看的

举个例子,你是卖足球课程的,你不可能将你的内容主攻小红书,因为小红书主要是做女性产品的,知乎或者虎扑才是你的战场。

2.认识渠道数据:在发放内容的时候,你得知道这个平台的流量够不够,也就是这个平台具不具备行銷的潜力

3.分析渠道机制:你发放内容后,想获得排名,就得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比如说知乎,用户就可以通过搜索、推荐、关注、热榜以及问题找到你的文章。

4.行銷理念: 为了获得更多的用户,你得学会打小广告,得去引流啊,这里我推荐<<影响力>>的六个小方法:

•互惠性

•稀缺性

•一致性

•权威性

•偏好性

•共识性

影响力

看到这的客观们,应该不会觉得新媒体运营很闲了吧,新媒体运营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工作,所以,共勉吧,后浪!

写文章不容易,写好的文章跟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点个赞。

另外,如果想知道更多关于新媒体知识的小伙伴私信我,或者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我会抽空一一回复。

还有,本文的干货笔记图书都可以在GZH【兔头运营录】找到,里面还有我整理出的行銷案例,图书,简历模板等一切你想获得的新媒体内容。

blankblank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blank

新媒体编辑和新媒体运营,中间到底差了啥?

blank

哪个自媒体编辑器可一键同步多个平台?快看,它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