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芒“不务正业”?与杜海涛联名多种周边,让人目不暇接
今天,是一个訊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早上起床的那一刻起,就沉浸在成千上万的碎片化訊息中,朋友圈、微博、短视频……


对个人而言,我们的注意力被逐渐分割成碎片;对品牌来说,人们注意力的分散,意味着品牌的传播越来越难,抢占用户心智的成本也随之增高。
于是,随着时代的潮流,品牌开始“不务正业”,推出各种新玩法。如开启新鲜有趣的快闪店、打造流量IP的粉丝基础、跨界联合国潮IP、推出系列周边等。


其中,在品牌周边的玩法上,各品牌脑洞大开!从一开始周边仅限于日本动漫IP的衍生品,分为模型、手办等周边和服饰、手机壳等软周边。到今天,周边已经作为品牌的一种文化衍生品,蔓延至时尚圈、餐饮届、服饰类等各行各业。
那么,品牌是怎样玩转周边的呢?
1. “始终如一”的星巴克
说到周边联名,人们不难想到星巴克。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圣诞节星巴克都会推出专属圣诞杯,至今已经坚持了近24年,甚至成为了星巴克的一种标志性文化。这一种坚持,不仅成为了星巴克的一种仪式感,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品牌的黏性。


2. “杂货铺”的喜茶
喜茶作为网红茶饮界的代表,TA曾在一年中推出69次、近100种周边产品,种类涵盖美妆、服饰、生活三大类。各种口红、衣服、音响、手机壳等,让人们感叹:喜茶已经成为了一家杂货铺。


3. “玩具总动员”麦当劳
相信,每个年轻人都在麦当劳有一段美好的童年记忆。小时候总是缠着爸爸妈妈去麦当劳,不仅是为了那里的薯条汉堡,更是为了TA的周边玩具;长大后,虽然不用缠着父母去吃麦当劳,但不变的仍是那句“现在儿童套餐有什么玩具送?”遇上喜欢的玩具,也会“厚着脸皮”点上一份儿童套餐。在麦当劳的极力推广下,其周边玩具成为了人们去吃麦当劳的“借口”。


4. “杜海涛周边”我很芒
杜海涛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他作为“快乐家族”中的忙内,在快乐大本营等综艺节目中表现十分出色,为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如今,他成为我很芒的品牌代言人,更与我很芒联合推出多款周边,如T恤、手机壳、抱枕等。多款周边,让人们能搭配出一套OOTD,走到哪里都是街上最亮的崽!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茶饮市场,我很芒仍能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成绩单,是因为TA紧跟时代发展,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在衍生出我很芒的周边产品,不断丰富品牌形象,赢得当下年轻人的欢心。
由此看来,各大品牌推出的周边产品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对品牌形象的一种再塑造。看似“不务正业”,实则通过周边产品打造出品牌独特的时尚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