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歸因分析- Google Analytics(轉發)

blank

關於歸因分析- Google Analytics(轉發)

1.什麼是歸因

歸因模型是指一種或一組規則,用於確定如何將銷售功勞和轉化功勞分配給轉化路徑中的接觸點。例如,在GA中,“最終互動”模型會將100% 的功勞分配給銷售或轉化之前的最終接觸點(即單擊),而“首次互動”模型會將100% 的功勞分配給引發轉化路徑的接觸點。
上面這段是GA官方文檔的定義,簡單的說,歸因就是將轉化或銷售按照一定的規則在各個渠道上劃分,用於評估渠道優劣的一種方法。 GA默認是最終互動歸因。

2.歸因的分類
GA在模型對比工具中提供以下默認歸因模型,如表2-13所列:
表2-13 各歸因模型解析

blank

您也可以在該工具中創建自己的自定義模型,創建的地方在GA中選擇“管理”→“歸因模型”→“+新建歸因模型”創建自己的歸因模型。可以將自定義歸因模型共享出去,也可以直接導入別人分享的自定義歸因模型。

3.歸因的使用<br>在GA中選擇“歸因”→“模型工具對比”就可以看到如圖2-44所示的歸因分析的界面,在這裡選擇的轉化是“在線時間超過10分鐘”,此處是根據讀者自己設置的目標選擇的:

blank

圖2-44 歸因模型對比工具模型對比工具上各個位置的功能如表2-14:
表2-14 模型工具對比解析

blank

可以看到有67%的最終互動轉化次數是來自直接訪問的,高度集中在直接訪問這個渠道,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比例會是直接訪問的呢?這個就涉及到怎麼理解最終互動歸因了,例如,一個用戶在上述的時間區內,首次訪問的時候是通過自然搜索進去的,達成目標1次,之後多次通過直接訪問進去,達成目標10次,在這段時間區間的最後一次是通過直接訪問進來的,達成目標1次,那麼這個用戶達成的12次目標在最終歸因的時候就歸類到直接訪問上去了。
所以,如果在選取時間區間內有頻繁轉化的話,最終互動歸因是不適合使用的。如果是註冊數量作為目標,那麼歸因後就知道那個渠道帶來的註冊量最多了,可以指導廣告費用的投放。
上圖中的“0.00”:表示給定的渠道、來源、媒介和關鍵字等有費用數據,但選定日期範圍內的總支出為0 元。如果是“—”:沒有費用數據,例如尚未上傳費用數據或這是無需支付費用的渠道。

4.渠道報告上的歸因<br>從上面最終互動歸因的原理上,可以知道,期間多次轉化的這種歸因方法不適用,下面我要介紹另一種我常用的歸因方法,渠道報告中的歸因,這裡的歸因原理是與最終互動歸因完全相反的,可以說是“首次互動”,但有不完全是,因為它是受廣告參數影響,如果用戶第二訪問的時候從其他帶廣告參數的頁面進來,這時候新的廣告參數會覆蓋掉舊的廣告參數,這時候達成的目標在渠道報告會歸因到新的渠道,而在首次互動歸因是歸到舊的渠道,在歸因上,我更多的是看渠道報告上歸因,直接就這次轉化歸到此次的渠道上去了,如圖2-45所示:

blank

圖2-45 渠道報告上的歸因同樣是696次轉化,在渠道上的歸因就有60%是在自然搜索了,這與自然搜索是目前站點的主要流量來源是符合的。這種方式的歸因更符合業務情況。
5.多渠道歸因現在的行銷,越來越多的用戶在轉化之前已經就接觸過我們的廣告了,除了轉化前最後一次廣告的臨門一腳,在之前的廣告也是對用戶轉化有促進作用的,怎樣才能評估這種類型的廣告的效果呢?
這時候就要用到多渠道轉化,在GA中選擇“多渠道路徑”→“熱門轉化路徑目標”,如圖2-46所示,可以看到用戶最後轉化的之前經過了哪些路徑(需要注意:查看熱門路徑報告,進入默認是兩次以上的,需要在“路徑長度”中選擇“1次或更多”才會看到跟下圖一樣的報告,且對應在轉化中要選擇一個目標,這裡還是選擇“在線時長超過10分鐘”):

blank

圖2-46 多渠道歸因通過這個報告可以知道:
(1)首次轉化與多渠道後的轉化的比例,如果多路徑轉化的比例很多,就必要分析哪種類型的最多,之前是通過哪個渠道的,對應的提高該渠道的市場預算,或是有需要做再行銷。
(2)一次轉化中最高的渠道是哪個,這個就是優質渠道,需要加大投入。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眾號- GA小站(ichdata),作者:Haran
原文出處及轉載訊息見文內詳細說明,如有侵權,請聯繫[email protected]刪除。
原始發表時間:2019-10-21
本文參與騰訊云自媒體分享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原文鏈接: 2.3.8、Google Analytics高級應用--歸因的幾種用法

************************************************** **********************************
這一節來講講歸因,雖然前面介紹了兩種渠道質量評估方法:

渠道質量評估(1)——指標評估法(GA中實現ROI計算)

渠道質量評估(2)——波士頓矩陣評估法(GA中的氣泡圖)

但這兩種方法都有些問題,只考慮一個接觸渠道的情況,忽略其他渠道的作用,在實際情況另一種方法用的比較多——歸因。

為什麼需要歸因

行銷渠道的多樣化,用戶在轉化之前可能通過多種渠道訪問過你的站點,下面一個用戶轉化前的多路徑訪問流程圖

blank

第一次是通過SEM進入

  • 第二次是通過Display
  • 第三次是通過Email的然後才轉化

如果用指標評估和波士頓矩陣的話,一般是將轉化歸類到Email,但實際上Email之前的SEM和Display也是對這個轉化有貢獻的。

如這個Email是站內的行銷的,那麼沒有前面的SEM和Display,根本不可能做Email行銷的。

行銷渠道越多、顧客行為路徑越複雜,就越需要歸因來幫助判斷渠道價值,從而可以合理分配行銷資源,資源有限性使得資源的分配變得很小心翼翼,這是行銷策略裡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在渠道上的分配差異則是與同行的差異所在,合理的分配可能使你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什麼是歸因分析

按谷歌的定義歸因是指一種或一組規則,用於確定如何將銷售功勞和轉化功勞分配給轉化路徑中的接觸點。其實歸因是將銷售功勞和轉化功勞在各個觸點上的分配。

分配的規則就叫歸因模型,也可以稱這個為分賬模型。

歸因有三要素

  • 轉化:關鍵的事件或產出,事件如註冊,訊息提交,產出如訂單,都可以作為產出。
  • 觸點:轉化之前的每個接觸的步驟都稱為觸點,包括消費者與廣告進行的所有互動,可如瀏覽、點擊或其他互動(語音),這些觸點構成消費者的轉化路徑,過程類似於如下所示:
blank

回溯期:用於指定轉化有資格被分配歸因功勞的回溯時間。例如,如果回溯期是30 天,則1 月30 日完成的所有轉化將僅會歸因到1 月1 日至1 月30 日這一期間內發生的接觸點。

所有的歸因都要明確這三個要素,不同工具對比的時候,數據不一致往往就是這三個要素中有不一樣的。

歸因的作用

借助歸因模型,我們可以實現:

  • 能夠將預算分配到不同的渠道去,提升ROI,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最優化問題了,有限的資源在有效的渠道分配,如何使得產出最大化。
  • 了解不同渠道的協同效應,定位助攻渠道,按漏斗的來理解就是擴大開口。
  • 了解目標受眾的習慣和行為,知道受眾是通過哪些渠道觸達到我們的廣告的,這類受眾是否具有明顯的一些用戶屬性上的規律。
  • 提供更加客觀的理由以取得市場預算,給預算的正確提供數據依據,說服Boss給你更多的預算,。

歸因的分類

根據觸點類型可以分為點擊歸因、瀏覽歸因和其他歸因,目前主要在於點擊歸因,瀏覽是在最近兩三年才提出來的,還沒有完善,也沒有大規模應用。然後還有一個其他歸因,就是其他新興的類型,如語音。

blank

我們通常說的歸因是指點擊歸因,沒有特殊說明或指定,就是指點擊歸因,其實也就是渠道歸因,可以用於評估渠道價值。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新版GA-Google Analytics 4 property (原App+Web) 如何配置?

blank

Google如何應用大數據來獲取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