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驚嘆的經典網絡營銷案例!

讓人驚嘆的經典網絡行銷案例!

做行銷策劃,有3件事一定要堅持做:

第一、了解市場,緊貼用戶,深入一線;

第二、圈內圈外積累優秀經驗,學習經典案例;

第三、反复實踐,不斷試錯,總結方法。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些非常精彩的行銷案例,精彩會遲來,但從不會缺席。

01漢堡王VS麥當勞

說起經典行銷案例,那就不得不提麥當勞和漢堡王這對好基友了,這對老冤家在行銷上已經是相愛相殺近60年,我們每每談起“互撕”的品牌,必然不會忘了這倆。

他們總是通過一些行銷事件抬高自家,然後順便懟一懟對方,隔三差五就乾上一架,每次都是腦洞大開,一個比一個雞賊。而大多數時候雖然是互撕,但一直都共贏。

肯德基估計內心OS:這倆貨怎麼總是不帶上我。

在70 年代的時候,漢堡王瞄準了麥當勞自動化卻缺乏靈活性的機器流水線,打出“Have it your way” 的廣告,他們聚焦在客戶的多變口味上,於是就有了這麼一個視頻場景:

麥當勞叔叔都無法抗拒美味,喬裝打扮偷偷跑去漢堡王買漢堡王。

就問你狠不狠!

在長久的互懟過程中,漢堡王總是強調自己是真火烤,非常的引以為傲,總是逮著機會貶低麥當勞時非真火烤。

不僅在1982年發起“火烤而非油炸” 的廣告大戰,而且之後為了噁心麥當勞,漢堡王還拍了一個《漢堡王送給麥當勞的禮物》視頻:

漢堡王陣勢搞得很隆重,先是空運裝車,還有摩托開道,堡皇特地跑到人家麥當勞門口,給人家送了一個巨大的禮盒,禮盒打開就是一個烤箱。也就說我送你烤箱,你也可以做出像我一樣好吃的漢堡。

這還沒完,他們又安排了合唱團在那唱“我們從1954年就開始烤漢堡了,你們至今還在用油炸。現在我們把這個烤箱給你送來啦,以後你們也可以烤出好吃的漢堡啦,千萬要試試看,這是我們最真誠友好的建議!”

真的是戲精!無敵的臉皮。

話說在店裡用真火也容易出消防事故,赶巧,這樣被燒的天災漢堡王就經歷了好幾回。

但是別人漢堡王夠硬氣,一點都不慌,還沒等麥當勞懟過來,漢堡王竟然直接把自己家火災現場做成了廣告海報,還配上廣告語“flame grilled since 1954(從1954年起專注火烤烘培) ”。

我的膝蓋直接獻上了!

02一家小珠寶店老闆的豪賭

在美國北卡州威爾明頓,有一家小珠寶店,2010年冬天,這個店的老闆推出了一個炸裂的促銷活動:

如果感恩節之後的2個星期裡,你在本店買了珠寶。在聖誕節當天,如果另外一個小鎮Asheville(距離威爾明頓500公里左右)下雪超過3英寸,珠寶留著,錢全退,全退!

這個消息一下就在附近傳開了,甚至Asheville的當地居民也專門驅車500多公里來這家珠寶店買珠寶。

結果聖誕節當天,極少下雪的Asheville竟然下了6英寸的厚雪,小店前排滿了申請全額退款的人,這個老闆二話沒說,真的全額退款,當天退了40多萬美金。

如果你認為這是一次完全失敗的促銷,那就錯了。

因為這位老闆早就根據自己那段時間的銷售額購買了天氣保險。

在當地,這種保險主要是針對一些靠天吃飯的商家,比如賣傘的小店主,每個月要下十五天以上的雨天才能獲利,這樣店主可買一份15天以上會下雨的保單,假如真的下雨不超過十五日,就會獲賠一筆足以平攤損失的費用。

這位珠寶店老闆就是充分利用這種氣象保險,借助這種極富傳播力的促銷活動,繞開了打折送贈品之類的老套手段,即提升銷售,又大大提升了知名度。

03一次改變日本國民習慣的行銷

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蓬勃發展,雀巢希望可以用咖啡打開日本市場。

但是,當時的日本消費者更喜歡喝茶,沒有喝咖啡的習慣。

於是,雀巢在進入之前首先向各個年齡段的的消費者進行了測試,詢問他們對雀巢咖啡的看法。

沒想到,反饋讓雀巢異常興奮!因為測試下來日本消費者標識非常喜歡他們咖啡的味道。

雀巢公司馬上就投入巨額的行銷費用,讓自己咖啡鋪天蓋地的進入了日本市場。

但最終結果,令人大失所望。日本人確實表示喜歡咖啡的味道,但是卻堅決不買。

在萬般無奈之下,雀巢高層決定讓行銷專家克洛泰爾·拉帕耶來操刀雀巢在日本的行銷,這在當時充滿爭議。

因為克洛泰爾不是典型的行銷人,他實際上是一名兒童精神科醫生,他曾與自閉症兒童一起工作多年。

但正是由於這種經歷,他確信一件事:人們是無法告訴你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的。

在經過反複調研後,克洛泰爾很快發現,日本消費者從根本上沒有和咖啡建立連接,而喝茶是日本人一直以來的生活習慣,現在要做的是建立日本人和咖啡的連接。

那克洛泰爾是怎麼做的呢?

他排除眾議在日本推出咖啡糖。

突然間,全日本孩子發現了幾十種不同口味的咖啡糖,並且口味他們非常喜歡,一下子就推廣向日本全國。

從咖啡糖開始,雀巢最終轉向冷含糖的咖啡味飲料,然後自然而然地轉向了雀巢咖啡。

結果,作為一個之前完全不喝咖啡的國家,日本的咖啡銷售額逐年上漲,現在都是穩定排在前列了。

一顆咖啡糖實乃點睛之筆!

04英特爾建立電腦選擇標準

1991年,英特爾推出首個廣告語“Intel Inside” ,並提出Intel Inside計劃,而同時讓人們深刻記住的,還有“燈…等燈等燈” 這段洗腦背景音。

那個時候的消費者買電腦只是考慮品牌,根本不在乎你用的是誰家的零件。為了給消費者建立“只有用了因特爾CPU的電腦才是好的電腦” 這種認知。因特爾開始給電腦製造商巨額補貼政策。

當時製造商只要在電腦上帖上Intel的標籤就可以獲得最多50%的推廣費補貼政策,商家僅僅靠補貼就可以獲得巨大利潤。當然,整個補貼計劃包含很多項,為了這一宏大計劃,英特爾瘋狂砸錢將近70億美元補貼。

這一長期行銷最終直接將“Intel CPU=好電腦” 的理念深入消費者的心智,造就了因特爾在筆記本電腦市場的地位。

可以說這一行銷舉措,為消費者選擇電腦,建立了一條新的標準,直到現在都一直影響著消費者認知。

05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2009年,澳大利亞昆士蘭旅遊局在全世界範圍發起了一場申請“全世界最好的工作” 的活動,獲勝者不僅可以獲得一份15萬澳元/6個月的高薪工作,還可以享受大堡礁豪華住宿待遇。

在風景如畫的島嶼上散散步,喂喂魚,寫寫部落格,告訴外面的人自己在島嶼上的“探索之旅”。這樣工作6個月,就可以得到15萬澳元(約70萬人民幣)的薪酬。

工作地點是澳大利亞的大堡礁。

面向全世界招聘。求職方式是錄一段視頻發到昆士蘭旅遊局的郵箱。

最終,活動一共收到了來自20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5萬份工作申請,招聘網站的點擊量超過800萬。昆士蘭旅遊局大費周章哪隻是為了招一個看護員,很明顯就是為了大堡礁旅遊業。

70萬人民幣作為推廣費用可以說是非常少,但他們很成功,據媒體報導,本次活動一共為大堡礁帶來了相當於2億美元的宣傳效果。

行銷除了找渠道做廣告,真的得敢想敢玩,不要只盯著直接轉化一個點。

06把地球上最不缺的元素賣到最缺

鑽石最早應該是興起於歐洲,皇家和貴族們用磚石首飾來炫耀財富和地位。當時產地固定且產量極低,只能用作皇家特供。

但19世紀末,南非發現了一座巨大無比的鑽石礦,其儲量是全球原儲量的十倍之多。這時,英國戴比爾斯公司(De Beers)買下了這個巨大的鑽石礦,巔峰時戴比爾斯公司控制了全球90%的鑽石出貨量。

但是大規模的開採導致鑽石價格崩盤,人們發現被認為極度稀缺的鑽石原來並不是那麼稀缺;再加上鑽石的唯一元素就是碳,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元素之一了,所以當時大眾市場對於鑽石的消費一直不高,人們不需要。

那在當時如何把不值錢的鑽石高價賣給別人,還必須做到讓購買你鑽石的客戶,心甘情願不再轉手呢?

這個時候,戴比爾斯放大招了,他們緊緊控制鑽石的出口量,同時為了打動世界鑽石需求,打出“A diamond is forever(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的經典口號。

利用鑽石代表美好、永恆、愛情,將鑽石同美好的愛情相互聯繫起來,建立了“ 鑽石=美好+永恆,而愛情=美好+永恆,所以鑽石=愛情” 的認知,讓人們對鑽石從此有了瘋狂需求。

這句廣告語更是被《廣告時代》雜誌評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廣告語。

最終,戴比爾斯成功地把鑽石推廣給了大眾,使鑽石的價格一路走高,並最終形成瞭如今高度壟斷的鑽石市場。

07金龍魚的1∶1∶1

最開始,金龍魚引進國外已經很普及的色拉油,雖然有市場,但不完全被國人接受。色拉油雖然精煉程度很高,但沒有太多的油香,不符合台灣人的飲食習慣。

後來,金龍魚又研製出將花生油、菜籽油與色拉油混合的產品,使色拉油的純淨衛生與台灣人的需求相結合,使得產品創新終於滿足台灣市場。

之後為了打造強勢品牌,金龍魚全新推出“健康生活金龍魚”,然而雖然投入巨大,但這些模糊的品牌概念除了讓消費者記住了金龍魚這個品牌名稱外,並沒有引發更多聯想,而且大家也還還沒有清楚地認識到調和油有什麼好。

於是在2002年,金龍魚全新打造“1∶1∶1” 的理念。看似簡單,單配合“1∶1∶1”最佳營養配方的理性訴求,既形像地傳達出金龍魚由三種油調和而成的特點,又讓消費者覺得只有“1∶1∶1 ” 的金龍魚才是最好的食用油。跟上面因特爾打法有點類似。

也正是通過這個簡單的行銷傳播概念,金龍魚在2002年才真正讓台灣消費者認識了調和油,一直穩居小包裝食用油行業第一品牌地位。

知道現在很少人知道1:1:1具體是什麼,但是我們都能夠記住1:1:1,並且認為這個比例應該是很科學的。

08米其林餐廳評級行銷

1900年,當時米其林公司的創辦人非常看好汽車旅行的前景,如果汽車旅行這個概念能夠流行開來,那麼他們的輪胎也就會賣得更好。

所以他們四處僱人將地圖、餐館、加油站、旅館等等有助於汽車旅行的資料收集整理起來,出版了隨身手冊大小的《米其林指南》,並在當時的巴黎世博園區內大力推廣。

最開始的《米其林指南》就是一本類似於今天商場裡派發的購物指南一樣的小冊子,並且慢慢地都是衝刺著大量廣告,實在沒什麼好看的。

米其林兄弟及時注意到這個問題,於是把免費發放手冊為收費販賣,並且決定精簡這本指南的針對范圍,最後逐漸明確定位在全球各地的餐館和美食評價上,並在1931年推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米其林三星分級評選”。

然後還經過無數商業策劃人的包裝和完善,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影響了整個世界。

一個賣汽車輪胎的公司,為了提高輪胎的需求量,最終做出了針對世界各地餐廳和美食的《米其林紅色指南》,真的不得不佩服!

09可口可樂的瘋狂擴張之路

可口可樂的渠道建設絕對是全球所有快消品廠商的典範,它真正做到無處不在!在可口可樂內部就有過一句話:要讓可口可樂伸手可及,使它無處不在,要使它在舞廳、理髮店、辦公室、火車上等地方可隨時取用。

可口可樂為了提升建廠速度,確保渠道鋪設無處不在,他們利用自己生產並提供糖漿,出讓部分特許裝瓶權的方式快速建廠。

而它向全世界開疆擴土的傳奇竟然是出現在二戰時期。

這樣的行銷策略可以說是極具瘋狂的,二戰爆發後,可口可樂第二任董事長羅伯特·伍德魯夫提出:

不管我國的軍隊在什麼地方,也不管本公司要花多少成本,我們一定讓每個軍人只花5分錢就能買到一瓶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甚至印刷了一本名為《完成最艱苦的戰鬥任務與休息的重要性》的小冊子。這部小冊子雖然基本沒什麼科學性之說,但是絕對是超級經典的行銷軟文。

這個冊子重在讓士兵們相信:可口可樂能夠降低戰士們的精神壓力,提升休息效率,不僅是休閒飲料, 而是生活的必需品了,與槍砲彈藥同等重要。

之後,伍德魯夫馬上仿照美軍使用脫水食物的方式, 把可口可樂濃縮液裝瓶輸出,並設法在軍隊駐區設立裝瓶廠,也就是美軍到哪,可口可樂就到哪。

最後可口可樂在二戰期間一共賣了100億瓶,最重要的是建立了64家裝瓶廠。

藉著征戰全球的美國大兵,可口可樂被傳到了全世界各地,之後再很多國家佔據了絕對優勢的市場份額,成為了全世界人們的飲料。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2019年全球營銷人必會的6個營銷自動化工具

關於2020年營銷的一些猜想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