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wth Hacking

blank

Growth Hacking

這本來是36氪上面轉載的A16Z的某張生動體現創業過山車前半部分的圖,我直接用來引入最近很多大牛和我聊的Growth Hacking的方法。

我對“Growth Hacking / 技術營銷”的基本理解就是:其實沒錢做推廣,可能也不能刷臉,就像2005年的YouTube和2007年的Qunar. 但是團隊產品和技術能力很強,可以從無數數據中讀到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比如《Q大道》裡面說的“internet is for free porn”之類的。於是用50%的編碼和50%對用戶的理解,再鑽各種三座大山的空子,比如所謂“運營”之類的:2010年給每個粉絲發私信……於是流量增長了,數據多了,更容易修改產品了。

但我對國內創業團隊的體會是絕大部分團隊的產品技術能力比較慘,產品經理不會寫代碼,技術大牛是色盲,中間需要美工同學做翻譯(所以現在各地服裝學院火了,清華美院就更不用說了)。真正能做技術營銷的團隊少而又少。每個團隊都在找產品總監。甚至京東也在找。甚至BAT也在找。

所以,我們應該仔細研究產品經理和碼農的結合培訓體系,中間加上邢帥的PS課程,然後取消大部分大學的計算機系。如果有同學對技術營銷感興趣,請直接找我報名,我們不定期會找大牛辦講座。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Growth Hacking

blank

不做跨境電商和亞馬遜的賣家,我們還能做什麼?

blank

入門錯誤六:不精不准的“目標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