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揭秘銷售流程:40%成交率

第三章:揭秘銷售流程:40%成交率

在我的經歷中,行銷/銷售演講做到一流的,有兩種典型的範例:

第一類是業界大佬,如喬布斯;第二類是直銷公司,演講者沒有大佬的名氣,但是聽上去真實可信,而且有著鼓舞人心的煽動力。

與之相比,大多數500強公司的講座行銷,常常乾癟癟的乏善可陳。

儘管直銷業在台灣,和老鼠會常常聯繫在一起。但是,這個行業在銷售方面,真是有那麼一套。因此我花了一些時間,去了解直銷業的銷售模式。

讓我大開眼界的,是一位美國直銷業者的分享。隱去姓名和公司名稱,我用Jack和ABC公司代稱。

ABC公司主打銷售的,是高價的家具類產品。這家直銷公司,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這家公司主要採用1對1的上門銷售(經預約)。他們的銷售人員,上門銷售的成交率,在20%-40%之間。

需要說明的是:他們銷售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相比,處於高價位。銷售需要在第一次1對1拜訪中完成。

頂級銷售:“好人”的秘訣

Jack的同事Peter,是公司的頂級銷售人員。成交率在40%以上。與大多數人的感覺不同,他是非常和藹的一個人,看不出有多少積極進取、攻擊性等傳統“銷售人員的優良品質”。

他有一句話:

我不銷售給客戶。是客戶從我這裡購買。

按步驟銷售

這家公司的銷售人員,工作任務是上門拜訪預約客戶,進行銷售演示,拿到訂單(通常在一次拜訪中完成)。說明:銷售經理會確認這些預約,然後分配工作任務。

能夠持續的取得20%-40%的初次拜訪成交率,秘密武器,是他們的銷售過程。這個銷售過程,是他們30年經驗的積累。

他們把一次上門拜訪的銷售演示,分為了1步1步的過程。每一個步驟,服務於兩個目的:

1) 把演示推向下一步;

2) 把客戶推向靠近成交的心理方向。

例如,第一步,是銷售熱身,主要是讓銷售人員從精神和身體上,進入銷售狀態(銷售人員也是人,很多時候,他們更喜歡呆在家裡睡覺玩遊戲,而不是去和陌生人講話)

第二步,則是破冰。通過與客戶的溝通,讓他們放鬆。

在第三步,銷售人員通過一個簡單的評估,檢查客戶是否滿足促銷資格(如果客戶購買,這能幫客戶省下一大筆錢)。

注意這一步,銷售並沒有要求客戶購買,只是簡要介紹促銷,進行資格確認。

在第四步,銷售會請客戶完成一個簡單的問卷,關於需求和優先級。

在第五步,銷售會介紹ABC公司。

在第六步,銷售會介紹產品(產品演示部分)。

順便說明一下,他們的銷售過程,一共有15步。

除了前2步外,其他步驟都遵循一個邏輯上的順序,以幫助客戶。同時,每個步驟的設計,都有明確的產出,以有益於銷售人員推動購買。

例如,第三步,促銷活動資格確認,在做評估和介紹時,會讓夫婦雙方都加入溝通。因為ABC希望,在做銷售演講時,雙方同時在場。這樣的大宗消費,幾乎都是一個共同的決定。如果你一開始忽略了一方,最終對方可能成為強大的阻礙因素。

這一步還有一個目的:讓夫婦雙方都對促銷活動產生興趣(可能的一大筆錢的節省)。而節省的金額,與評估表中,兩者的輸入有關。這樣,讓目標客戶積極參與到銷售過程中,而不是被動的聽。

同時,在設計溝通話術時,採取了一些措施,讓促銷聽上去更可信。

而第四步,需求和優先級問卷,則用於識別潛在客戶的關鍵需求。一旦了解了客戶當前的問題,以及在選擇新的產品時,他們看重什麼因素。銷售人員就可以在以後的產品演講及其他環節中,有針對性的溝通。

這一步也消除了客戶的常見反感:銷售人員都不問他們需要什麼,就開始賣產品。

第五步,公司介紹,會告訴客戶市場上的常見廠家,並強調ABC公司的獨特之處。這一步期望的產出,是讓客戶覺得,儘管看上去市場上有很多選項,真正的選擇只有一個。

每一個步驟都經過精心的設計,引導客戶逐漸靠近終點:從理性和感性的雙方面,相信購買ABC的產品是最好的選擇。當銷售人員遵循這樣的步驟時,通常在初次拜訪客戶的成交率,在20%-40%。

而當銷售沒有遵循上述步驟時(可能是因為懶惰,或者覺得自己的方法更好),成交率會掉到20%以下。因為每一步,都在引導客戶達成銷售的過程中,完成了特定的工作。即使你忽略一個步驟,也會降低成交率。

一般的銷售人員,覺得銷售演講就是“一件事情”;而對於ABC公司而言,它們是一環扣一環的過程,一層層的打開成交大門。

理解每一步中的客戶心理

當我了解到ABC公司的銷售過程時,感覺大開眼界。儘管在此之前,我對於流程式的銷售方法,並不陌生。因為微軟公司,本身就是採用的流程化的銷售管理。

不同的是,微軟這樣的公司,面對企業客戶,銷售週期長項目大,它的整體模型,對應著企業的採購流程,沒有深入到具體個人的心理因素。

而ABC公司的銷售模式,需要在1次上門拜訪中,完成大部分的銷售工作。因此他們的步驟拆的更細,每一步對應的是客戶的內在心理狀態。因此它的銷售過程,就是出色的攻心術解析。

在設計15步流程時,ABC公司理解,當陌生銷售拜訪時,客戶的最初心態,應該是有些警惕、不安。畢竟,有推銷的上門了。

因此在開始演示之前,銷售人員首先需要幫助客戶從警惕、不安的心態中,解脫出來。這是第二步:破冰設置的目的。

在客戶心情放鬆之後,銷售會介紹接下來的計劃。因為通常這會比客戶預期的時間更長,因此需要設置他們的預期:

**太太

接下來,我會簡單的向您介紹我們公司,以及產品。市場上有不少這類的產品,但我們的產品有3個關鍵的差異。所以我會演示給您看,以確認它們是否符合您的需求。這需要10分鐘到15分鐘的時間。如果您對產品滿意,希望進入到價格環節,我會根據您的配置,計算價格以及優惠方案。

您覺得這樣可以嗎?

一旦客戶同意了,他們通常願意聽你講下去。如果跳過這一個確認,很可能中途客戶就耐煩,心想“你丫到底還要講多久”。

接下來,銷售會在產品演示中,激發客戶的慾望。

在銷售過程中,還需要在客戶心理中激發的另外一種狀態,是緊迫感。人們總是習慣於拖延行動。

在ABC的銷售中,緊迫感通常通過兩方面創造。

第一:在銷售演示中,討論為什麼“很快需要”而不是“將來需要”。感謝第4步的客戶需求問卷,銷售已經知道,客戶所關心的主要問題。否則,你的討論只是無的放矢。

第二:促銷方案:在銷售上門時,帶有時效性很強的促銷方案。在第3步,客戶已經知道了促銷方案的存在。但是細節,只有在客戶已經滿意了產品之後,才會展開。否則不僅僅浪費時間,而且容易扼殺訂單。

要點是,在設計銷售流程時,每一步的順序,是考慮了客戶的心理狀態,從一開始的不安,到最終迫切的希望成交,需要達成的轉變。

只有當客戶比較放鬆,同意銷售提議的議程之後,才能開始公司和產品介紹;只有已經激發了客戶的渴望時,才能關注於創造緊迫感。

銷售人員犯的最多的錯誤,大概就是在客戶不想要的時候,已經開始賣。

關門:提前消除客戶拒絕因素

客戶總是有各種理由,會拒絕購買:無論他們是否告訴你。例如選擇競爭對手,不那麼需要你的產品,覺得價格不合理,覺得自己無法承受費用,可以將來再說…

這些理由就像一個個的門,客戶可能從任何一個門中,逃離出去。

ABC公司的15步銷售流程,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逐步關上一扇扇的門。一直到最後,客戶感覺省下的合理選擇,就是購買產品,而且是立即購買。 (顯然他們還是可能說不,但是主要的大門,應該已經關上了。)

如果你讓門開著,客戶常常會從那裡溜走。

為了關門,首先你需要了解,都有哪些“門”。在ABC公司所在的美國家具市場,最大的門,就是客戶想看看“其他公司的選項”。

如果在銷售拜訪結束時,這扇門依然開著。客戶會感謝你,但是卻拒絕下訂單。因為他們還要“看看其他的”。

在銷售詞彙中,我們把這稱為“異議”。誠然,作為銷售人員,你需要在客戶提出異議時,進行處理。但是,關門的要點在於,在銷售過程中,提前消除客戶的潛在異議。

在ABC的銷售演講中,會比較市場上的典型產品,與ABC的差異,展示ABC的獨特銷售賣點。在這部分展示結束時,銷售會問客戶:“我們先拋開價格問題。這是你們希望裝在家裡的家具嗎?”

如果對方的回答是“是”,那麼他們基本上,同意自己想要ABC的產品(不考慮價格因素)。現在,價格常常會成為客戶拒絕的主要理由。尤其是“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因此,在產品演示之後,接下來的一步,就是分期付款介紹。例如1年、2年的分期付款方案。這樣,更有可能在他們的預算範圍之內。

同時,如果在這一步,發現即使在分期付款之後,也超出客戶的接受能力,通常接下來,銷售會介紹一個低額的選項。而不是糾結在原有的主打產品上。

要點在於,在這個過程中,銷售人員關上了越來越多的門:其他公司的選擇、價格承受能力,等等。這樣到最終,客戶缺乏好的理由說“不”,而有足夠多的理由說“是”。

這不意味著每個客戶,最後都會買單。但是,成交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關門的質量。

關門問題

“關門”針對的,是客戶的心理狀態。

那麼如何確認,到底你的“關門”成功與否?常見的一種方式,是使用關門問題。

例如,在產品演示後,銷售會問:“先不考慮價格因素,這是您們希望安裝在家裡的產品嗎?”如果對方回答“是”,你可以確認,他們對於產品的好感。

在銷售中,有一句名言:“Always be closing”。

這是ABC公司的做法,關門問題,貫穿於銷售的全過程。例如,在介紹了產品的安全特性之後,會問:“這種水準的安全性,是您希望具備的嗎?”而在介紹了他們獨特的售後保障之後,會問:“這些售後保障,是您想要的嗎?”

通過詢問關門問題,一方面銷售人員可以及時的發現客戶的異議,進行處理;另外,讓客戶在心理上逐步確認自己的需求。注意:銷售的演示,重點是ABC公司的獨特之處,當客戶確認他們想要這些之後,其實基本上,也就排除了競爭對手。

這就像“溫水煮青蛙”,通過不時的讓客戶認同小的看法,在心理狀態上逐漸走向成交,最終達成水到渠成的銷售。糟糕的銷售,常常是把青蛙直接丟到沸水里,而你的客戶,完全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自然砰的跳出來了。

價格暗示

在英文中叫做”Price conditioning”,我把它翻譯為價格暗示。

簡單的說,價格暗示的概念,就是教育你的潛在客戶,期望和預期你的產品在一個高的價格點上。因此,一旦你的產品價格低於客戶的預期,銷售會相對容易。

奢侈品行業,算是玩這一手的專家。

在喬布斯的帶領上,蘋果的風頭,甚至比傳統奢侈品更猛。在上海的第一家零售店,開在陸家嘴黃金地段:國際金融中心。佔據了大門外的黃金位置。全透明的建築風格。你一眼看上去,哪怕從來沒有接觸過蘋果,也會感覺“東西擺在這裡賣肯定貴”。幾千塊的蘋果產品,跟這個腔調一比,簡直像是佔了大便宜。

直銷業是另外一大行家。當然他們沒有像奢侈品砸環境,而是通過溝通技巧,讓你產生“貴”的期望。安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價格暗示,通常並不是1句話的事情,而是貫穿於銷售過程中。

回到ABC公司的實踐。

為什麼價格暗示如此重要?首先,客戶通常並不清楚,到底一個產品應該值多少錢。你需要讓它們從心理上,產生更為具體的認知。而且,ABC公司的產品,在行業處於高價位。因此,他們需要利用和強化客戶的心理:高價格代表高質量,廉價意味著低質。

在銷售過程中,會提醒客戶一個事實:“廉價常常等於劣質”。

“有多少次,您買了一個廉價的產品。然後發現它不能滿足需求,或者乾脆壞掉了?最後我們不得不換一個更好的產品。結果我們買了兩次單,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偶爾在溝通中,銷售會說:“這不是廉價貨,它是高端產品。”會談到那些公司,安裝便宜的產品,2年後倒閉了,留給客戶一個劣質的產品,客戶不得不自己進行維修,甚至扔掉(在家具行業,這是常常發生的現象。而ABC公司已經有30年的歷史,生產優質的產品)。

銷售會談到生產產品中,使用的優質原料。甚至特定部分的價格:

“我們選擇的,是50美元/米的材料;一般市場上使用的,是20美元左右。但我們不想2年後,就來進行維修。”

作為演講的一部分,銷售將會展示一個調查的摘要(來源於一份報紙),顯示像ABC公司進行的這類家具安裝,平均花費在14000美元左右。

這些行為,有兩方面的作用。

第一:提升了客戶對於價格的預期。可能本來客戶認為,10000美元就能搞定所有的事情。但是,來自媒體(而不是ABC公司)的調查顯示,平均花費在14000左右,客戶會重新思考自己的估價。

第二:由於ABC的定位,是“高質高價”。銷售使用的語言,強化了客戶心目中的“高質高價”感覺。當談到“1米50美元”時,客戶可能會想:“如果這個材料就是50美元/米,那麼它的總成本,會有多貴?”

事實上,ABC公司開發了一個聰明的價格暗示工具,來銷售他們的門。他們從一個第三方的商品目錄,摘錄了各種原材料的價格,匯總到一起。向客戶展示,如果按照市場價格採購原料,從頭安裝一個高質量而且安全的門,需要花多少原料成本。

對於一個門的成本是多少,客戶常常有自己的估計。而這個匯總表,則向客戶顯示,如果是單純採購原料,將會花費比他們預期多得多的價錢:而且沒有安裝和門本身的質量保證。

這樣,當最終銷售人員給出報價時,客戶不會“大吃一驚”,因為他們已經有了預期。

同時,通過向客戶展示,一個第三方的商品目錄上的材料價格,合理化了ABC公司的高價格。客戶不再覺得,價格高的毫無依據。

另外,你可能覺得,強調“高價格高質量”是不是會降低成交率。畢竟,這是針對普通家庭。這裡有一個理由:銷售上門會有促銷計劃,幫助客戶省掉一筆錢。而你在客戶心目中“高質高價”的印象越強烈,這個促銷就會越有力,從而推動客戶立刻下單。

客戶喜歡佔便宜,而不是廉價貨。

創造緊迫感

客戶拖延是銷售的噩夢。

在ABC公司,當與客戶預約上門拜訪時,客戶會被告知:銷售人員會帶著兩個價格方案。一個是正常價格,一個是促銷價格。加入促銷方案會幫他們省掉一大筆錢,條件是:他們需要同意使用它們的房屋,幫助ABC宣傳推廣。具體的細節,銷售人員會與他們面談。

這個促銷方案,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創造緊迫感,讓客戶當天下單。

作為銷售代表,在拜訪客戶之前,並不明確客戶需求的緊急度。可能客戶希望立即行動,可能是他們正在考慮的,沒有明確時間表的事宜。

創造緊迫感是銷售代表的職責。他們會通過幾種方式,來促成目標。但是首要的手段,就是促銷方案的應用。

ABC公司使用的主要促銷方案,是讓客戶成為“樣版客戶”。客戶需要允許ABC公司,對家具安裝前後的狀況拍照,在房產中放上一塊廣告牌(美國人大都是有獨立的住宅和庭院),以獲得一筆大額的補貼(說明:他們不稱之為“折扣”,而是叫做“補貼”)。

樣版客戶數量有效,這給了喜歡產品而有拖延心理的客戶,強大的購買理由。但是,如果銷售沒有激發客戶的購買慾望,促銷就缺乏效果。這也是在15步流程中,前面的需求調查、產品演示等的作用。

銷售常見的錯誤,就是在客戶還不想要產品的時候,已經開始“給折扣”。

在結束產品介紹後,有一個步驟,銷售會更詳細的介紹促銷活動,並且展示給客戶促銷條款。這個促銷條款,是除了產品本身之外,最為重要的成交工具。因為它基本上把客戶的選擇,現在在了“買”或者“不買”,排除了“考慮一下”這個讓銷售最頭疼的選項。

條款列出了“樣版客戶”的一些選項,例如允許拍照、允許放置廣告牌。如果客戶選擇越多,那麼得到的補貼也就越大。還有,如果客戶越早加入,補貼越多(這一條給了客戶更強的動機,盡快行動)。

在條款中,有類似如下的文字:

在結束拜訪時,無論客戶簽字與否,銷售代表必須收回針對樣版客戶的報價單(含補貼)。這一點必須清楚的解釋給客戶,以免造成任何誤導。

如果客戶對此有異議,銷售可以解釋說,補貼來自於行銷費用,數額有限。因此採取先到先得的原則。

在衡量了客戶房屋(以確定家具尺寸)後,計算價格之前,銷售會說類似如下的話:

“這個促銷方案,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因為如果你們越早安裝,越早成為樣板客戶,對於這個地區的行銷影響就越大,你們也能省下更多的錢。讓我們先拋開價格因素,有任何其他原因,導致你們在接下來的6-8週內,無法安裝的嗎?

這個問題很關鍵。

如果客戶沒有其他原因。那麼可以假設,除了價格之外,客戶在心理上,已經可以接受在今天下訂單,在接下來6-8週內安裝。這樣銷售接下來,可以用促銷方案作為工具,來關上“價格”的門。

而如果客戶有其他原因,銷售可以先解決這方面的顧慮。否則價格和促銷缺乏意義。

在討論促銷時,有3個重要的原則;

第一條:永遠不要無條件給予

如果你給了客戶什麼,你一定要得到一些回報。

例如在這個促銷方案中,客戶要得到價格的優惠,就需要成為“樣本客戶”:6-8週內安裝;在房屋周圍樹1個廣告牌,4-8周等。同時,他們需要今天下單。

如果客戶覺得你輕易就會給,他們會要的更多。免費的午餐誰不喜歡。

第二條:價格和促銷的理由要真實可信

不少銷售喜歡講這樣的話:“我們的價格是10000元。你如果從我這裡買,我會給你8000元。”

這給客戶的感覺是:你的第一價格根本就不真實。然後他們會接著想:“恩,這個8000塊還有多少水分呢?”

而在ABC的銷售流程中,前面用了具體的溝通,來提升客戶的認知。例如產品原料價格的展示。從而讓客戶認可原價的可信度。

而在促銷環節,使用“作為樣本客戶,獲得行銷補貼”這樣一個容易接受的概念。

第三條:“害怕失去”常常是比“想要得到”更強大的動機

心理學家調查顯示,人們在得失方面的心理感覺,是不一致的。大概有1:3的關係。簡單的比喻:你要得到300元,才能沖抵失去100元的不適。

在ABC的銷售過程中,首先會給客戶“樣本客戶”的報價單,上面有他們能得到的補貼。而如果客戶當天拒絕成交,這份報價單會被銷售收回。這其實給了客戶一種“失去”的心理感覺。

過程決定結果

我花了比較長的時間,來解釋ABC公司的銷售過程。希望它能打開你的眼界:銷售不僅僅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環扣一環的過程。高質量的過程,才能持續的獲得高質量的結果。

你在哪一個像限呢?

=====倒追關係學電子書免費下載=====

* 情場:《單身女人,讓男神倒追你》:關注公眾號“倒追學堂"獲取

* 職場:《求職者,讓雇主倒追你》:關注公眾號”讓雇主倒追你“獲取

* 商場:《銷售員,讓客戶倒追你》:關注公眾號”讓客戶倒追你“獲取

What do you think?

Written by marketer

第四章:客戶購買週期

第二章:經典倒追案例:1:300的秒殺